2025年2月22日小米汽车旗下首款中大型纯电SUV小米YU7(图片|配置|询价) 近日完成工信部申报,并宣布将于2025年六七月正式上市。作为小米汽车继SU7之后的第二款量产车型,YU7定位轿跑风格SUV,融合高性能、长续航与智能生态优势,剑指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等热门车型,进一步拓展小米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版图。
设计与外观:家族语言下的运动美学
小米YU7延续了SU7的家族化设计语言,采用低风阻轿跑SUV造型,车身尺寸为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属于中大型SUV范畴。其设计亮点包括:
空气动力学优化:前脸配备镂空式大灯组与主动式风道,前盖后部设有导流出口,有效降低风阻系数;车顶集成激光雷达,尾部采用透明U型尾灯、双层扰流板及夸张导流槽,兼具科技感与运动感。
-细节升级: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全景天幕等配置提升高级感,轮毂提供19至21英寸多种规格,搭配低风阻设计进一步优化能耗。
-内饰革新:贯穿式三联屏中控布局,集成数字仪表、导航及娱乐功能,搭配悬浮式中控大屏,取消物理按键,呈现极简数字化座舱。
-性能与续航:双电机四驱与超长续航
小米YU7提供单电机后驱与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版本,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 双电机四驱版:搭载前130kW/后235kW电机(新增申报版本)或前220kW/后288kW高性能电机,综合功率最高达508kW(691马力),零百加速预计5秒内,最高车速253km/h,匹配三元锂电池。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最高车速240km/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兼顾成本与性能平衡。
- 续航表现:配备96.3kWh和101.7kWh两种电池容量,CLTC工况下最长续航达820公里,支持800V高压快充,15分钟可补能300公里。

智能科技:生态互联与高阶智驾
小米YU7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深度整合的智能生态与自动驾驶技术:
- Xiaomi Pilot系统:标配L2+级辅助驾驶,支持高速领航(NOA)、自动泊车等功能,未来通过OTA升级城市道路领航能力。
- 人车家全场景互联:车内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可联动小米手机、智能家居,实现远程控制家电、预约充电等场景化服务。
- 硬件配置:车顶激光雷达、多摄像头与传感器组合,为高阶智驾提供硬件冗余。
定价与市场策略:瞄准中高端市场
据行业推测,小米YU7的起售价或为30万元,顶配车型可能接近40万元,主打30-40万元区间。其差异化策略包括:
- 性价比优势:相比SU7 Ultra(预售价81.49万元),YU7以更低门槛提供高性能与长续航,同时延续小米“硬件微利+软件服务”的商业模式。
- 生态捆绑:购车可能赠送小米手机、手表等产品,或提供订阅制智驾服务,增强用户粘性。
上市计划与产能保障
小米YU7的生产基地位于北京经开区,依托高度自动化的工厂(700余机器人、76秒/台产能),确保交付效率。随着近期大规模路测完成和工信部申报落地,其上市进程已进入倒计时。与此同时,小米SU7的稳定交付与SU7 Ultra的发布(3月交付)为YU7积累了市场口碑与产能经验。
小米YU7的上市将面临多重考验:
1. 竞争压力:需在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等强敌中突围,差异化智能生态与性价比是关键。
2. 产能与品控:小米汽车工厂需同步支撑多车型量产,确保品控与交付节奏。
3. 品牌转型:从手机跨界至汽车,用户对“小米制造”的信任度需通过产品可靠性进一步验证。
尽管如此,凭借小米生态的庞大用户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及供应链整合优势,YU7有望成为中高端纯电SUV市场的“搅局者”,推动小米汽车向年销30万辆目标迈进。
结语
小米YU7的推出标志着小米汽车从轿跑向SUV市场的战略延伸,其融合性能、智能与生态的定位,或将重新定义中高端电动SUV的价值标准。随着上市日期的临近,消费者与行业正拭目以待,看小米能否再次以“价格厚道”的颠覆者姿态,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