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日系车“皮薄馅大”的标签,其背后隐藏着多重因素。
首先,日系车企在碰撞溃缩理论的运用上显得尤为彻底。这一理论,由奔驰首创,旨在通过车身材料的形变来抵消碰撞应力,保护驾驶室等重要区域。然而,日系车企在执行此策略时,似乎过于追求成本控制,导致车辆在碰撞后的实际表现不尽如人意。当碰撞速度超过一定限度时,车身材料的形变无法完全抵消碰撞应力,从而无法确保乘客的安全。这种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维修成本,使得日系车在碰撞后的损失更为惨重。
此外,日系车在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也备受争议。尽管它们在测试中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网友普遍反映,这些成绩往往是通过应试设计获得的。例如,日系车可能只在驾驶员一侧进行加强,以应对碰撞测试,而忽视了其他区域的安全性。这种钻漏洞的行为,无疑让人对日系车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除了碰撞安全性问题,日系车的钣金、钢板和油漆质量也备受诟病。国人购车前喜欢敲一敲车身,虽然这种做法并不科学,但日系车在这方面确实给人一种不结实、廉价的感觉。此外,日系车的油漆也偏软,容易留下划痕,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的负面印象。
更为严重的是,国产日系车在“偷工减料”方面的问题。与国外版本相比,国产日系车在防撞钢梁、高强度钢等方面往往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无疑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做出的妥协,但却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安全。
综上所述,日系车“皮薄馅大”的标签并非空穴来风。日系车企在追求成本控制的同时,也需要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车主二:
早年间,“皮薄馅大有三脆,雅阁天籁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这实际上是对日系车安全性的一种质疑。确实,在那个时代,日系三杰——雅阁、凯美瑞和天籁,虽然在销量上独占鳌头,但在安全性方面却留下了不少遗憾。
以六代雅阁为例,其曾因在撞击中被撞成两截而备受关注。经调查,撞击碎片中的纸质材质来自底盘填充,这一发现更是让雅阁被冠以“纸糊车”的称号。同样,凯美瑞和天籁在安全性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防撞钢梁形同虚设,车身刚性和抗扭性一般,撞击后往往面目全非。与同时代的迈腾、帕萨特等德系车相比,日系三杰在安全性上的确存在不小的差距。
然而,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安全性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的日益重视,日系车也开始在安全性方面下功夫。以新款凯美瑞为例,其采用了与雷克萨斯同平台的TNGA架构,实现了软硬兼施的全面防护。新款凯美瑞在A柱、B柱内侧增加了热成型钢加强件,门槛梁也采用了高强度钢板,同时还标配了10气囊和主动刹车、防碰撞预警等安全配置。在IIHS碰撞测试中,新款凯美瑞更是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如今的凯美瑞已经脱胎换骨,相信再也不会有人因其安全性而指摘。汽车的安全性并非取决于重量,而是取决于车身刚性和车内的安全性设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