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怪大众还是怪宁德时代?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撞收费站瞬间燃烧致4死

    今天说的这个事情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交通安全也好,个人安危也好,都是应该重点关注的,一起看似普通的事故竟然直接导致4人死亡,而且现在新能源车是越来越多,此事务必重视。

    首当其冲便是大众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传统国际品牌优势不再,价值持续降低。

    其次纯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将进一步得到关注,如何降低风险是各大车企需要着力攻关的问题,而对网约车平台的进一步规范,制定合理化的标准将被加速提上议程。


    6月5日的消息,一辆大众ID.4,在杭州收费站碰撞后,立即就烧起来了,根本来不及救援。1名司机+3名乘客,全部不幸罹难。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出的关键信息如下:

    (1)出事车品牌为大众id4,纯电动汽车

    (2)出事主体是网约车,不是私家车;

    (3)收费站人员努力抢救了,没有袖手旁观,只是电池受重击后快速燃烧,没能救助成功;

    (4)有网友提出是因为网约车平台价格压榨太狠,司机疲劳驾驶导致事故发生。

    从网传的视频可见,碰撞力度极大,车底的电池受到暴力挤压。

    收费站人员努力抢救了,试图用灭火器灭火,只是电池受重击后,快速燃烧,直接爆燃。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根本来不及救援,最终导致车内4人死亡。



    如何看待新能源车撞收费站瞬间燃烧致4人死亡?

    我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标,强制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而事故的视频,如果没有加速,全过程只有12秒

    在2021年10月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中,ID.4X取得了4大项目全优的成绩。

    根据测评结果显示,上汽大众ID.4X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获得优秀评价(G),在“车内成员安全指数”上获得了优秀(G),在“车外行人安全指数”获得优秀(G),在“车辆辅助安全指数”获得优秀(G)。


    根据大众的宣传,ID.4X的电池通过了338项品牌标准电池安全认证,涵盖K13温度冲击、化学腐蚀、极端碰撞等,比国家安全标准的200多项还要多。

    其电池通过在电池包中间层加入云母材质靠云母遇热体积膨胀1000倍的特性将电芯包住。保证热量不蔓延到座舱,并将这个时间扩大到了至少17分钟,为乘员赢得了更多逃生机会。同时电池包上盖用的是比铝合金熔点更高的合金钢,就算发生爆炸,也会将冲击力向车底传导而非座舱。

    燃烧的电池

    大众ID.4比较多使用:宁德时代的811三元锂电池

    续航强,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循环使用次数能达到2000次。如果注意保养,起码能开个20万公里。

    但相对碳酸铁锂,三元锂电池理论上,只要超过 180 摄氏度,三元正极就开始分解,大量析出氧气。

    氧气与溶剂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然后箱体鼓胀,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一旦连锁反应发生,就可能引起自燃。



    此前友商比亚迪,在2020年时表示要:“改变行业对三元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回归正道”。

    理由自然是“安全”,安全才是电动车最重要的豪华。

    比亚迪当时还展示了一段对比,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电芯针刺测试的视频:

    三元电池在针刺之后,剧烈燃烧。表面温度超过500℃,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

    而其铁锂刀片电池则无明火、无烟、表面温度30-60℃,鸡蛋无变化。


    其实,放在整个锂电池体系中,三元锂与磷酸铁锂都是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赛后,最后优胜者。两种都是比较安全的电池。

    一般而言,在同一款车的低端车型上,会装配磷酸铁锂电池,在高配车型上会选择三元锂电池。

    【就老高操心的个人安全问题来说,实际上电车起火,基本上什么灭火手段都是没用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剧烈撞击下爆燃,干粉灭火器根本无法扑灭。磷酸铁锂电池还稍微稳定些,最起码不会爆燃。


    上汽大众作为传统油车制造商,尽管推出了ID系列,但不论是上汽大众ID.4 X(图片|配置|询价),ID.6 X(图片|配置|询价)还是ID.3的销量表现都十分一般。

    新能源车渗透率迅速提升,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对燃油车,呈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已经有厂商喊出“油电同价,颠覆燃油”。

    今年3月份,ID.3当月销量仅有3091辆,而ID.4 X则为1703辆,至于ID.6 X则仅有可怜的306辆。

    在现在新能源车当红的现在,这个成绩,十分拿不出手。

    让大家不解的是,大众汽车合资车企,在制造技术、供应链,甚至技术上,在开发新能源车,理应具备不小的优势。

    但事实上,大众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令人失望。

    2022年,大众纯电动ID.系列车型的累计销量仅为14.31万台。

    此次事故车辆车是上汽大众当时2021年推出的首款纯电SUV,补贴后的指导价为19.99万元-27.29万元。

    到底是驾驶员身体原因,还是油门当刹车或车辆性能等问题导致事故,仍需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马上就要盛夏了,天气越来越热,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疲劳驾驶,注意安全,特别是新能源车主,一定要随时注意车况,对于油车和行人来说也要随时观察身边的新能源车,防止被类似事故牵连。

    次阅读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