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能源车企为谁打工:蔚小理单季累亏60亿,宁德半年挣82亿,有锂企毛利率达91%

    搜狐财经头像搜狐财经头像
    搜狐财经2022-09-08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同比降幅达到了25.5%,同期营收仅下降4%,这是很不健康的。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游企业利润暴增,但下游企业却‘连汤都喝不到’。”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在8月份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如此评价道。

    锂价高企,有人吃肉,有人吃草;有人亏损创单季最高,有人归母净利润增百倍;有人销售毛利率下降10个百分点,有人销售毛利率增长5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经历“冰火两重天”。

    第二季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创下单季度亏损最高,“蔚小理”车辆毛利率均环比下降。动力电池企业也并不好过,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同比下降7.96个百分点;亿纬锂能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10.34个百分点。

    消失的利润都去哪儿了?

    新能源整车厂哭穷

    “目前除特斯拉之外的新能源整车厂都是亏损的,因为动力电池成本占到汽车总成本的40%-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曾如是调侃。

    随着半年报的陆续披露,曾庆洪的这句话得到验证——部分新能源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

    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第二季度的汽车毛利率均环比下降。

    具体而言,蔚来车辆毛利率为16.7%,环比下降1.4个百分点;小鹏汽车的汽车利润率为9.1%,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理想汽车的车辆毛利率为21.2%,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降的同时,新势力的各项投入也在增长。

    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研发开支为12.65亿元,环比增长3.6%;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6.65亿元,相当于第一季度的水平。

    理想汽投入环比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22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为15.3亿元,环比增长11.5%。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13.3亿元,环比增长10.2%。

    第二季度,蔚来的研发费用、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均为“蔚小理”之首,分别为21.5亿元、22.83亿元。

    各种因素叠加之下,亏损扩大成了已上市新能源车企的常态。

    理想汽车2022年第二季度的经营亏损为9.79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2.6%,亏损环比扩大136.9%;净亏损达6.41亿元,创下上市以来的单季度新高。小鹏汽车2022年第二季度净亏损27.01亿元,环比扩大近59%,同样创下上市后最大单季度亏损。

    蔚来归属于蔚来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也为同比扩大316.4%至27.45亿元。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蔚小理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上游电池涨价。

    小鹏汽车称,主要是由于电池成本的增加,导致销售价格调整带来的收入增加被部分抵销。蔚来汽车表示,主要由于单车电池成本增加,部分被有利的ET7销售占比变化所抵消。

    理想汽车更是在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业绩会就有所提示,“今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已经包含了部分零件价格上涨的情况,由于我们有一定的库存,所以整体成本受到的影响不大。从第二季度起,我们会面临电池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本季度初我们的销售价格也有所上调。”

    面对电池价格的上涨,车企的做法是将涨价压力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特斯拉、比亚迪、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约20家车企旗下新能源汽车纷纷宣布涨价,涨价幅度在数千元至3万元不等。

    其中,3月21日起,小鹏汽车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万元至2万元不等。2022年4月1日起,理想汽车对理想ONE的售价进行调整,全国统一零售价格将由目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理想ONE涨价有望对冲电池成本上涨;但鉴于涨价前的留存订单仍待交付、以及库存电池逐步耗尽,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承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陈士华曾透露:“目前,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几乎没有几家能够赚钱,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相较之下,上游原材料企业利润非常高,更上游的锂矿公司利润更高。”

    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承压

    对于动力电池涨价,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称,“问了曾毓群董事长,他说‘不是我搞贵的’”。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则指出,上游原材料的资本炒作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的困扰,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石油焦等锂电池上游材料均出现价格暴涨。

    2022年前7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的企业中,除弗迪电池(比亚迪)外,共有7家A股上市公司。

    制图:搜狐财经

    在这些上市公司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孚能科技、多氟多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100%,其中孚能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长495.48%至52.23亿元。

    在上述5家企业中,多氟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5.54%。除此之外,其余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远低于营收增速。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左右,亿纬锂能更是增收不增利。

    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29.71亿元,同比增长156.32%;实现归母净利润81.68亿元,同比增长82.17%。

    动力电池企业的钱到底好不好赚?

    欣旺达电动汽车类电池的毛利率为8.76%,同比增长2.37个百分点,但仍为上述企业中的较低水平;鹏辉能源锂离子电池的毛利率为16.64%,同比增长0.52个百分点。

    孚能科技的销售毛利率为13.58%,较上年同期的5.28%上升8.3个百分点。不过,2021年其销售毛利率较2020年上半年的27.14%下降21.86个百分点。

    孚能科技在2021年半年报中称,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幅度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目前产能规模较小,在供应链方面规模效应不显著。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除了上述三家动力电池企业外,毛利率下降成为其余动力电池企业的共同点,并且比造车新势力毛利率下降幅度更大。

    剩余四家企业的毛利率下降幅度最小也有6.78个百分点,最高甚至下降超10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的毛利率为15.04%,同比下降7.96个百分点;国轩高科动力锂电池的毛利率为12.49%,同比下降6.78个百分点;多氟多锂电池的毛利率为11.20%,同比下降7.32个百分点;亿纬锂能的销售毛利率为14.96%,同比下降10.34个百分点。

    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企业也选择将部分涨价压力转移给下游车企。这使得部分企业二季度的毛利率环比有所增长,但整体上半年毛利率依然下降。

    宁德时代就在业绩会中表示,“大部分动力电池客户二季度价格调整协商已基本完成,储能还有一部分正在协商,价格调整开始确定的基准时点不一定均为 4 月初,不同客户、不同产品略有差异。二季度对一季度有部分追溯调整,需要综合上半年整体来看。”

    除宁德时代以外,孚能科技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了上调并和客户形成了合理的价格调价机制;国轩高科在5月份表示已实行价格联动机制,并已陆续落地。

    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陆续调价,不免引发车企的抱怨。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曾回应:“平常也遇到客户对我们的抱怨,说整车厂不是很赚钱,你们电池厂是不是把利润都拿走了?我们公司今年虽然还没亏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边缘挣扎,非常痛苦。利润往哪儿走,大家也可以想象。”

    锂矿企业“周期性”吃饱

    一圈讨论过后,炮火被引向了更上游的锂矿企业。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锂矿企业毛利率普遍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两大锂业龙头企业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上半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84.26%、60.53%,分别同比增长33.11个百分点、25.4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赣锋锂业锂系列产品毛利率为68.37%,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天齐锂业锂矿产品的毛利率为77.05%,同比增长18.25个百分点。

    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的毛利率变化是锂矿企业的一个缩影。

    此外,盛新锂能、盐湖股份、永兴材料、江特电机的销售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39.61、19.81、29.51、40.9个百分点。西藏矿业的销售毛利率甚至同比增长超5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西藏矿业的销售毛利率为91.51%,同比增长58.03个百分点。

    分产品看,西藏矿业铬类产品的毛利率为71.99%,同比增长45.02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长25.18%;锂类产品的毛利率为94.47%,同比增长53.25个百分点,营收同比增长961.55%。

    财报介绍,锂矿,锂及其化合物是国防尖端工业和民用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原料。锂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广泛应用于信息产品、摄像机、电动汽车和民用电力调峰电源等。

    在财报中,锂矿企业不约而同提及了涨价。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盐湖股份等企业均提及营业收入的增长是由于产品销量、价格均上涨。

    根据亚洲金属网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分别为 47.55 万元/吨和47.75 万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71.35%和 123.65%。

    锂板块公司中报情况。图片来源:海通国际

    海通国际9月8日发布研报称,回顾2021年以来的6个季度板块毛利率情况,锂行业公司毛利率整体跟随锂价大幅上提,但是在二季度毛利率出现了一定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二季度锂矿价格涨幅超过锂盐。成本上涨,而锂盐价格向下传导需要时间,所以部分缺少自有矿的锂盐企业毛利率环比Q1出现下滑。

    营收增长叠加毛利率增长,锂矿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均大幅提升,天齐锂业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百倍、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78倍。

    财报显示,天齐锂业联营公司 SQM 2022 年半年度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天齐锂业在今年上半年确认的对该联营公司的投资收益为23.26亿元。

    据报道,一位锂企年轻董秘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我们享受这一段时间的高红利,是因为我们挨了很多年的打。锂这个行业总是有高峰,也有低谷。你吃了那么多年的亏,现在赚个一两年的钱不是很正常吗?”

    以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增百倍的天齐锂业为例,今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实现营业收入142.96亿元,同比增长508.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3.28亿元,同比增长11937.16%。

    而自上市以来至2021年,天齐锂业一年归母净利润最高为22亿元,不到2022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1/4。2019年至2020年,天齐锂业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9年亏损近60亿元。

    彼时,天齐锂业表示,2019年,在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锂产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滑,行业面临多重压力和巨大挑战。

    另一锂业巨头赣锋锂业也在2019年出现利润低点,实现归母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73.3%,为2016年以来归母净利润最低的一年。

    下游抢矿混战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车企、电池厂商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决定,把矿产资源握在自己手里。

    据财联社援引咨询机构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统计称,自2021年初以来,汽车制造商对电池上游原材料的投资已经达到21项,其中16项投资于锂行业,而锂是生产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这些投资包括直接入股矿业公司和获得供应合同,相关车企有宝马、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集团、特斯拉、雷诺、丰田、比亚迪等。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企业龙头,早在几年前就布局下游锂矿,并入股北美锂业 North American Lithium lnc.(NAL )、澳大利亚锂矿企业 Pilbara Minerals、加拿大锂矿商Neo Lithium等国际矿业公司。

    2021年,宁德时代与赣锋锂业竞购Millennial,但最终被美洲锂业公司Lithium Americas Corp.以4亿美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的报价成功“截胡”。

    2022年4月份,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又成功以8.65亿元的报价成功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

    随着锂价的上升,车企也加入陆续加入这场抢矿大战。

    今年2月份,特斯拉与澳大利亚锂矿供应商Liontown签署了一项每年不低于10万公吨锂辉石精矿的五年协议;又于3月份与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Lithium达成供应协议,CoreLithium将在四年内向特斯拉供应高达11万吨的锂辉石精矿。

    今年3月,比亚迪斥资30亿元,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获得盛新锂能5%以上股权。5月份,比亚迪又被曝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矿山,据测算,在这6座锂矿中,氧化锂品位2.5%的矿石量达到了2500万吨以上,折算为碳酸锂可达100万吨。

    自嘲为宁德时代打工的广汽决定不做“打工人”,布局上游锂业。

    8月16日,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新能源动力电池最上游材料端展开合作,持续探讨在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层面的深入合作。

    正如埃隆·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中所言,“锂的价格已经达到疯狂水平。除非成本提高,否则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大规模进入锂矿开采和精炼领域。”

    面对高昂的锂资源,车企“抢矿”更是一种“不得不为”的维护利润的举措。

    运营编辑:张祎

    END

    次阅读
    1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