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人汽」“突发因素超预期”,汽车业驶入至暗时刻?

    人汽头像人汽头像
    人汽2022-04-09

    作者:管宏业

    2022年的“倒春寒”迟迟不能散去。本是春花烂漫的季节,却因疫情打乱了所有预期。从年初的天津到二月的深圳,直到仍处于静默中的长春到上海,大半个中国都在砥砺前行。

    一个显而易见的疑问:此轮疫情,对一季度汽车运行乃至全年经济预期产生了多大影响?

    4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结合329国常会内容,释放多个重磅信息。

    首先,对形势判断更加谨慎。会议坦承,国内外形势发展“超出预期”,提出“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3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同时收缩,中小企业仍处收缩区间,且面临需求下降、输入性通胀导致的成本攀升问题,疫情反弹和防控趋严导致经济活跃度明显下降。

    其次,明确“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内涵是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稳增长”的核心是“保就业”和“稳物价”。

    另外,针对近期疫情冲击,加大微观主体纾困和就业兜底。困难行业和弱势群体在疫情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手停口停”。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要求“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环比分析,1-2月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消费、投资、出口也均超预期增长。但3月受全国疫情扩散,压制了消费与服务业复苏。PMI数据显示,3月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同时收缩;高频数据显示,疫情反弹和防控趋严导致经济活跃度明显下降。

    根据长江证券出的一篇研报,截至4月4日,本轮疫情已经波及29省245个地市(区),相关GDP全国占比为79.6%,影响远超2021年三季度次高点。

    以此轮影响最严重的上海为例,2021年,上海市GDP为4.32万亿元,即使不涵盖上海庞大的辐射与外延能力,仅上海平均每天创造价值120亿元。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认为,4月10日至5月10日,上海才能进入暴发流行期。保守估计,上海疫情要到5月下旬才能进入下降期。

    综合来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受到较大拖累,仍处筑底阶段。由于多地数据仍在爬坡,负面冲击或持续反馈在二季度GDP损失上。

    结合对2021年基数与2022年环比增长动能的预判,经过加权测算,结合百城拥堵时延进行拟合,长江证券认为,一季度损失后对应的GDP增速为4.5%。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龙头产业,我们认为,此轮疫情防控,对汽车造成的冲击要更大一些。

    尽管按照中汽协数据,根据13家重点企业上报的周报推算,2022年3月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24.9万辆,同比下降11%;2022年1-3月累计预计完成651.7万辆,同比增长0.5%。但溢出效应将在二季度初期更明显的体现出来。

    自3月初长春封城开始,一汽集团决定,自3月13日起,安排在长春的五大整车工厂有计划全部停产。

    目前,一汽集团在长春的整车生产涵盖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红旗、一汽奔腾以及一汽解放等多个品牌。市场上主销的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大众迈腾、丰田RAV4等车型,全部遭受影响。按照年产能推算,停产一天带来的损失就达到1.2万辆。

    而至截稿时止,一汽集团停产已有28天,仅长春一地的损失就超过33.6万辆,这还不涵盖因为零部件供应中断、物流受阻带来的其它更大的损失。

    事实上不止是当下的长春和上海,今年年初,天津、深圳、西安等多地,也因疫情影响,驻地车企生产一度中断。

    以主基地在天津的一汽丰田为例,受疫情影响曾关停数日。据统计,今年1月,一汽丰田仅生产汽车4.1万辆,同比下滑45.41%,几近腰斩。长春封城后,一汽丰田长春工厂生产的RAV4荣放、凌放车型,也不得不暂时中断。

    很显然,长春、上海分别作为国内最富底蕴、最具活力的汽车城,这一南一北两个中心停顿下来后,牵动的不仅是超千万辆的产能,大半个中国的汽车业也被迫慢了下来。

    问题不仅在于供给侧,更在于需求端,比产能降下来更可怕的是需求萎缩。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判断,位居中国经济三重压力之首的就是“需求收缩”。但从今年来看,需求不振并没有好转。从金融数据看,1-2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量6965亿元,仅为2021年同期的51.4%。

    实际上不用看数据,以我们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多少也能感受到这点。即使是没有封城的北京,从北城到南城,交通拥堵也好,市场景气度也好,大幅异于以往。“人流量、进店量,比以往少了差不多得有二分之一”,我们在与北京多家汽车经销店沟通后,得出大家的共同感受。

    很显然,今年的需求端与去年相比甚至还要弱不少,要完成年初GDP 5.5%左右的增长目标,必须要有更加积极的政策刺激和托底。

    封控减产、成本上升、需求不振、赛道振荡,很显然,对中国汽车来说,某种程度上进入了又一个至暗时刻。

    有鉴于此,特别是对当下重心还没有从燃油车转到电动车上的传统汽车企业而言,一方面有必要全力以赴换赛道,另一方面必须保证燃油车不失血过度“活下去”。在史上最严的疫情防控措施没有放松前,挑战的难度与完成的艰辛,都将远甚于以往。

    次阅读
    2评论
    34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3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