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回忆杀!2021年汽车圈刷屏事件盘点,你知道哪几个?

    车e估头像车e估头像
    车e估2021-12-30

    话说,2021年汽车圈里出现了不少热搜事件,今天我带大家来一波回忆杀,看看这些刷屏事件你都知道哪几个?

    No.1新能源年度销量超300万台

    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远超预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新高,分别达到302.3万辆和299.0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也大幅提升,由2020年的5.3%提升至2021年1-11月的12.7%。

    2021年最终的年度销量会是多少?突破300万是肯定的了,业内人士预测普遍在300-330万之间。让我们再等待些时日,就可以得到这个准确而又惊人的数字了。

    No.2中国年度汽车出口达200万

    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仅106万台,仅一年时间,2021年有望实现出口增长100%的目标,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2021年1-11月,汽车企业出口179.3万辆,同比增长110.8%。其中,乘用车出口142.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商用车出口36.6万辆,同比增长77.0%。预计2021年全年出口有望超过200万辆。

    近年来,上汽、奇瑞、比亚迪等中国车企均在“出海”方面有卓越表现,很多车企正在推进全球化发展。虽然目前中国汽车出口体量相对还小,但是趋势已经到来,我们有理由有更多期待!

    No.3当汽车与元宇宙相结合

    2021年下半年,“元宇宙”绝对称得上科技乃至资本领域的弄潮儿。车企扎堆元宇宙,小鹏、理想、蔚来纷纷申请“小鹏元宇宙”、“理想元宇宙”、“蔚来元宇宙”商标,以防被人抢注。

    早在商标热潮之前,就有多家车企已经开始使用“元宇宙”字眼,比如说长安福特在宣传新车EVOS时称其为解锁惊艳元宇宙的终极密钥;长安发布UNI-V海报,背景为2060年元宇宙的世界;目前最接近元宇宙的应当是还没有量产的智己汽车,曾推出一款名为“原石谷”的游戏。车企如果能与元宇宙结合得当,确实也会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与未来。如此看来,这么多车企抢占元宇宙商标,似乎也不难理解了。

    No.4日系三强“重启”电动化战略

    我们都知道长期以来,日系车着力发展其混合动力技术,为他们赢得了市场和利润,让他们并不急于发展纯电动车,基于多重原因考虑,政府也无意强推,所以在目前中、美、欧纯电动汽车市场上,鲜有日系品牌的身影。

    但在新能源大热的趋势下,从拒绝电动化到力推电动化,日系三强算是“想明白了“,纷纷发布电动化战略。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日系车有很长时间的积累,并不曾落后,接连“重启”电动化战略,虽在时间上有略微迟到,但他们的前景绝不允许被低估!

    No.5大众紧追特斯拉

    大众集团CEO迪斯曾在内部多次组织中高层研讨会,商讨如何进行转型、应对市场的竞争、追赶特斯拉…事实上,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很多方面都在学习特斯拉,包括电池电芯的研发,电池回收的流程等。今年年中,大众集团发布了最新的2030 NEW AUTO战略,核心仍旧是围绕新能源,比如电动汽车的技术投入,对上游电池产业的布局,在关键市场的电动汽车战略。

    其实,大众在几年前发布初版新能源战略之后,就不遗余力推进其ID系列在全球市场的销售。2020年以来,大众ID.3和ID.4就成为欧洲多个市场最畅销电动车车型。在中国市场,ID.4的销售也不断上升,要知道,这是大众ID系列进入中国的第一年。多个车企都曾夸下海口说要超越特斯拉,但以目前的形势和发展规划来看,大众不是没有机会。

    No.6北汽成戴姆勒最大股东

    北汽通过继续投资增持戴姆勒股份,以9.98%的股份超越吉利集团,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

    有分析人士认为,北汽持股戴姆勒股份9.98%,吉利持股戴姆勒股份9.69%。谁是戴姆勒第一大股东既没意义,又有意义。没意义在,北汽和吉利两者仅差0.29%。有意义在,两者合计组成的中国元素持股戴姆勒19.67%,名副其实的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同时,在国企三年改革行动和混改的背景下,北汽和吉利持股戴姆勒,可能就是一回事。

    No.7滴滴从美股退市

    滴滴的退市,可以看作是互联网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在数据安全、大数据杀熟、反垄断等诸多方面,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会面临更多的政府监管,平台经济将告别野蛮生长。

    滴滴沉寂的同时,其它网约车平台的日子则好过多了。在市场上潜伏多时,一直屈居于滴滴之后的几个网约车品牌,如曹操出行、如期出行、哈啰出行、T3出行等,都纷纷加大营销活动的力度,通过补贴、拉新等活动拓展市场,连已在市场上偃旗息鼓的“美团打车”也重出了江湖,和高德打车厮杀“聚合打车”业务。

    No.8动力电池产能大涨

    动力电池产能增长,产能规划到2025年更是达到惊人的3TWh的天量。因为目前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才600多万,3TWh电池可以满足约6000万台车的使用(如果按照平均50Kwh/台车来概算),那么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要达到6000万台?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但电池生产和装车规模上来之后,一个有利的点就是可以让电池的成本因为规模效应而下降(结合电池技术的进步),已经有多个机构预测在2025年以前,动力电池的成本将会下降到100美元/Kwh,届时电动汽车价格将接近于同款燃油汽车——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美好和顺理成章。

    No.9汽车“缺芯”影响一整年

    汽车缺芯,贯穿了2021年一整年,超出了众多行业专家的预期。AutoForecast Solutions曾做出过统计和预测,截止到11月份,因芯片短缺导致的全球汽车累计减产量达1009.7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累计减产达198.1万辆,占总减产量的19.6%。

    新车减产产能不足,导致汽车库存指数进入荣枯线以下,在北美、欧洲、韩国汽车市场,部分热销车型都面临“一车难求”的难题。也导致了新车售价有所回升,甚至部分二手车价格上涨,消费者买车要付出更多费用。

    10.造车新势力时代到来

    2021年,得益于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第一批新势力品牌也进入到了黄金增长期。特斯拉的车市和股市双丰收已经不再是新闻,以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也都屡屡创造月度新高!

    新能源发展势头一片大好,吸引了众多新的玩家加入。小米、百度、创维、鸿海都已经明确了造车计划,华为、大疆、滴滴、360、美的等也通过各种方式,与新老势力车企形成绑定。随着入局的新选手越来越多,新能源的赛道也会越来越拥挤,谁能抢得优势地位,谁又会不断掉队,让我们拭目以待!

    写在最后

    2021即将过去,2022马上到来,在此感谢各位读者大人的一路陪伴,提前祝大家元旦快乐~

    次阅读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