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闲侃丨“记仇”的李想,好像什么都没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

    买车网头像买车网头像
    买车网2021-12-24

    最近,理想汽车CEO李想发布了一条微博,其内容仅8个字:感谢鞭策,继续努力。但仔细看看微博图片的内容,嘿,李想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什么都说了!好家伙,图片里的所有内容都是针对性的和大众中大型SUV销量进行对比……并且还在图片中注明了去年9月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所说的话:增程式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

    这家伙,李想还真挺“记仇”啊。对于这位大佬来说,真的是永远在力挺增程式。谁说增程式不好,他就跟谁急眼……回想去年理想用户日上,李想本人就增程式是过时的技术这一问题,各种“口吐芬芳”……而在历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理想汽车都会派人宣传一波增程式电动车的优势……

    为何增程式在国内“不受待见”?

    “增程式电动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一种车。增程式相比于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多了一个增程器,所以按照规划,应该算电动车的范畴。按照国际上的划分,应当单独归属为EREV。不过,国内并没有针对性的将其归类,而是直接将其划分至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中。

    要知道,国家针对新能源的补贴分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三种,氢燃料电池由于尚未普及,我们暂且不讨论。虽然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也在补贴的“红利”范围之内,但其在补贴力度上比纯电动汽车低很多。这样一来,对于车企而言,开发一辆插电式混动车型就比开发一辆增程式车型更有利。毕竟,插电式混动车型是以燃油为主导,可以在已有燃油车型的基础上二次开发。而增程式实际上是完全的电驱车,燃油部分只是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小发电机。所以,增程式一般都是基于纯电平台或增程专属平台开发。这就导致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受限于成本、技术等多种原因,其最终售价不可能走廉价路线,其终端售价也会相应提高。无论是早年间进口的雪佛兰沃蓝达、宝马i3,还是合资生产的别克VELITE 5,都因为售价过高最终落得了铩羽而归的结果……

    也正是因此,很多自主品牌都不愿研发增程式电动车。至于外资企业,进口新能源车没补贴,国产后补贴也不高……更不愿在国内投放增程式电动车了。

    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前景到底如何?

    尽管当今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争议仍然非常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不断推进,其优势也变得逐渐明显。毕竟大家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下嘛,甭管您是增程式,还是纯电动,以后大家都是在没有补贴的环境下成长了,而新能源又是大势所趋,有个增程器,还能确保续航里程!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也在今年看到了很多新款的增程式电动车或者增程式新技术。譬如岚图FREE、天际ME5,包括赛力斯最近联合华为正式发布的高端品牌傲图AITO,以及与新品牌一同发布的赛力斯纯电驱增程平台(DE-i)等。

    至于这玩意儿到底过不过时,在哥看来,根本就没有过时的技术,毕竟所有的技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说,增程式未来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发展前景的,尤其是补贴完全退坡之后,其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优势也势必会得到更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而产量上来后,也势必会降低成本,更受青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诸如广州、天津、杭州等城市,目前是可以直接申领新能源牌照。但上海则是截止2022年12月31日前,依然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车专用牌照,不受拍号限制,此后则不再享受新能源专属号牌,且需要拍号……至于北京,更特殊,虽然增程式同样悬挂新能源机动车绿色号牌,但号段为“京AF”,上牌按照燃油车指标管理,并且不享受新能源车辆尾号不限行政策。

    总的来说,增程式电动车只是油转电时期的过渡产品,虽然当前来看有着一定的市场前景,但未来还是会发展到以电能、氢能为主导的纯绿色能源。当然,李想也知道这一点,据说在理想汽车的纯电车型不会等太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