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缺芯或持续半年,100万辆车推迟交付!
LG和SK达成18亿美元和解协议 终结电动汽车电池争端
上汽大通MAXUS G50 PLUS正式上市 售价11.88万元-14.98万元
一汽丰田亚洲狮上市 售14.28-17.98万元
售价3.76-4.36万元 五菱宏光MINIEV马卡龙正式上市
详细要闻1:
据外媒消息,美国政府计划于当地时间12日与芯片和汽车企业举行会谈,商讨全球芯片短缺问题,受邀企业包括通用汽车、韩国三星电子等。市场研究机构英国埃信华迈公司预测,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将有100万辆汽车因“缺芯”推迟交付,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销售额将减少600亿美元

许多人都知道手机和电脑离不开芯片,但其实汽车也是芯片的重要承载工具与核心应用场景。大体上说,汽车芯片按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就是它的功能芯片,比如汽车的中控系统和自助驾驶与辅助系统,以及发动机底盘和车身控制等都是需要功能芯片的。
第二类是负责功率转换的半导体,分布于电源和接口。
第三类则是传感器,也就是说每个大类芯片下面还拥有若干个分类,所以,一辆汽车要搭载的上百种芯片,才能保证汽车各系统的正常运行。
而此次严重短缺的就是应用在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中的微控制器。 这类芯片在汽车中分布最广,仅去年全球车载微控制器安装量就超过了25亿颗。

对汽车生产企业来说,没有芯片的供应,大部分智能化系列的车型将出现功能缺失,安全性无法保障,当然也就无法进行完整的汽车生产,因此只能减产,甚至是部分停产。 为应对芯片荒,芯片制造厂商即便愿意扩大汽车芯片产能,也要面对投入大、周期长等问题。
分析机构预测,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至少还要持续半年甚至三个季度 。对此,晶圆代工厂已经开始考虑可行性方案。台积电已经同意优先供应汽车芯片,且正计划在半导体生产工序中采用特殊方法,将汽车用产品的交货期缩短一半;三星电子也正在考虑紧急扩大汽车芯片的产能;联华电子也表示,希望能通过优先供应汽车业缓解部分压力。
为应对汽车芯片荒,晶圆代工厂已经开始考虑可行性方案。台积电已同意优先供应汽车芯片,正计划在半导体生产工序中采用特殊方法,将汽车用产品的交货期缩短一半;三星电子正考虑紧急扩大汽车芯片产能;联华电子表态,希望能通过优先供应汽车业缓解部分压力。
目前,沃尔沃、保时捷、蔚来等汽车厂商已经受到缺芯问题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此前在谈及全球多家车企因芯片供应问题出现阶段性停产时表示,由于提前布局芯片自研,比亚迪几乎不受这次全球汽车芯片短缺的影响。
详细要闻2:
两家韩国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在一场激烈的美国贸易争端中于最后一刻达成和解,从而使得美国总统乔·拜登不必在损害知识产权和气候议程遭受政治冲击之间做出选择。

根据两家公司的声明,SK Innovation Co。同意向LG化学的子公司LG Energy Solution支付2万亿韩元(18亿美元),现金和特许权使用费各占一半。
两家公司“将通过良性竞争和友好合作,致力于帮助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在韩国和美国的发展,”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表示。“特别是,我们将共同努力,加强电池网络和拜登政府追求的环保政策。”
和解协议将使SK Innovation的电池得以避免长达10年的美国进口禁令,并结束两家公司之间为期两年的争端。进口禁令可能会使福特汽车新款F-150电动皮卡车和大众汽车ID.4 SUV的推出复杂化——两者都将于明年开始生产,使用在佐治亚州SK Innovation工厂组装的电动汽车电池。
详细要闻3:
近日,上汽大通MAXUS G50 PLU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4款推荐配置,售价区间为11.88万元-14.98万元。定制价格区间为10.98万-16.58万元。
新车外观采用最新家族式设计语言,大尺寸格栅造型非常具有辨识度。动力方面,G50 PLUS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传动系统方面,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外观方面,G50 PLUS全新的家族式前格栅采用智聚四海的宽阔设计风格,宽大的格栅运用横向具有张力的设计手法,刻画出大气开阔的前脸,格栅两侧的电镀饰件赋予整车更加运动的基因。
车尾采用贯穿式勾勒的设计手法,视觉上全面增强了低趴的姿态。上半部在尾灯之间加入高亮黑的饰板,与尾灯融为一体,配合扁平化的“MAXUS”字样,强化整体感;下半部则使用全新的后包围造型,有效减少了传统MPV的笨重感,全面增强整车的运动气息,并与车头遥相呼应。

上汽大通MAXUS G50 PLUS采用了全新的内饰布局,座椅为暖色调的肉桂棕配色,融入缝线立体拼接工艺,提升整车的温馨感。同时,新车将率先搭载电子怀挡,换挡操作更便利。多功能副仪表台区域前部使用镂空式设计,不仅保留了手机无线充电等实用功能,还可用来放置包包、鞋子等多样化物品;尾端则增加了杯托设计,进一步扩大了开放的储物功能。

新车搭载上汽大通自主开发的蜘蛛智联2.0版本,其深度整合了腾讯智慧出行核心能力与生态,囊括社交功能、腾讯生态、极速语音等多元化板块。同时,G50 PLUS还针对驾驶辅助领域进行升级,搭载全面升级的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具备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功能、IHC自动远光灯控制等功能。
在上述场合,上汽大通还推出了G20 PLUS 尊享版及尊雅版两款特别版车型,售价分别为22.38万元以及23.68万元。G20阳光版和时光版价格分别为26.98万及30.98万元。
作为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MPV,EUNIQ7在同一场合上市,新车推两款配置,补贴后售价分别为29.98万及39.98万元。
详细要闻4:
近日,一汽丰田亚洲狮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4.28-17.98万元。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家族化设计语言,大尺寸进气格栅很有气势,头灯造型非常犀利,整个前脸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车身侧面造型同样有着强烈的家族气息,腰线平滑流畅,采用了大尺寸多辐式轮圈,颇有豪华感。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20/1780/1455mm,轴距为2750mm。

车尾辨识度非常高,造型饱满,层次丰富。ALLION标识位于尾部中央红色饰条处,与亚洲龙如出一辙。排气采用了隐藏式设计,暗示了其低油耗的特性。


内饰同样是大家最为熟悉的家族式设计,大量采用皮质包裹凸显豪华感整体设计风格以实用性为主,简洁大气。12.3英寸液晶仪表盘科技感十足,9英寸中控屏幕也能提升一定的便利性。

动力部分是新车最大亮点,搭载与亚洲龙、凯美瑞相同的Dynamic Force系列TNGA 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71马力,与之匹配的是全新的Direct Shift CVT变速箱。
详细要闻5:
日前,奥迪e-tron Sportback和一汽-大众奥迪 e-tron纯电动车型正式上市。定位于纯电动中大型SUV,分别为进口版车型和国产版车型,新车提供了S-line运动套件可以选装。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54.68-71.88万元。

一汽-大众奥迪e-tron的设计延续家族最新语言,大尺寸的中网让它很有辨识度。中网更为扁平化,采用封闭式结构。作为灯厂,e-tron的大灯采用更为锋利的造型,采用LED光源照射效果更好。

从侧面来看,车身线条很立体,多条筋线采用间断式设计,营造出更为立体的肌肉线条,轮毂采用低风阻造型。新车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901x1935x1640mm,轴距为2928mm,其中车高比进口版车型高出12mm。

尾部造型非常立体,采用更多的直线线条。贯穿式尾灯造型与大灯相呼应。尾灯的层次感更为鲜明,同样采用LED光源。尾标增加了“一汽奥迪”标识,“50 quattro”,而进口版本则都为“55 quattro”。

内饰方面,延续了海外版的整体设计,非对称的中控台上有多款屏幕,营造出更为科技的内饰感觉。四幅运动风格的方向盘,两侧为镂空设计,大尺寸的全液晶仪表+双中控屏幕,操作起来跟方便。

一汽-大众奥迪e-tron 50 quattro的电机总功率为230kW(313Ps),总扭矩为550N·m,这相比在售的进口版e-tron 55 quattro车型的动力参数有所减低,官方称国产e-tron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7.5s。续航部分,新车搭载来自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为96.7kWh,NEDC续航里程为500km。

奥迪e-tron Sportback车型与奥迪e-tron出自同一平台,两车外观上最大的差异在于车尾,前者的溜背造型呈现出轿跑SUV风格,视觉效果颇为动感。不过在内饰部分,两车造型几乎相同,三块大屏的设计得以延续。

新车两侧应对国内法规采用了传统的外后视镜。车身后半部的溜背式设计在线条上与A5 Sportback和A7相近,扁平低矮的车顶也为e-tron Sportback带来0.25Cd的风阻系数。奥迪e-tron Sportback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01x1935x1616mm,轴距2928mm。即便拥有庞大的身躯,但在设计师的妙笔下新车并不是显得臃肿累赘。

车尾设计了一个上翘的“小鸭尾”,相似的设计在近两年逐渐兴起,其取代了传统加装的小尾翼,同样令视觉效果更加运动动感。横贯式LED尾灯造型及光源都与e-tron相同,点亮后效果出彩。

奥迪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车型最大功率265kW(360Ps),最大扭矩561N·m,boost模式下最大功率则为300kW(408Ps),最大扭矩664N·m,官方称其0-100km/h加速时间为5.7s;同时,新车电池组容量为95kWh(可用容量为86.5kWh),WLTP标准下续航里程为446km。
一汽-大众奥迪e-tron将以CKD形式在一汽-大众奥迪长春工厂组装生产,国产后降低了新车的售价门槛。奥迪e-tron Sportback采用轿跑风格,给用户更多个性选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