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车最不满意的点去年年中,我入手了长安CS75PLUS第三代冠军版劲航型,本来满心欢喜,想着有车以后出行方便,生活品质也能提升。作为一个开了一年的车主,还真发现了不少让我不太满意的地方,我想实实在在聊聊这车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买车前看宣传各种夸,什么“蓝鲸动力”“智驾标杆”,结果开下来才发现,有些问题真不是靠配置表能掩盖的。 一、油耗方面 首先买SUV的人都知道油耗高,但这车的油耗简直突破想象。官方说WLTC综合油耗6.9L/100km,可实际呢?我在市区开空调上下班,平均油耗稳稳在9-10个油,赶上堵车能飙到12个。有次用ECO模式跑了趟机场,单程30公里愣是干出18.3个油,差点以为车坏了。就算跑高速省油,最低也要6.4个油,但综合下来一年1.2万公里,油费就得7000多块,比同级别日系车多花两三千。最气人的是,4S店销售还说“新车磨合期油耗高正常”,结果首保后一点没降。后来才发现,这1.5T发动机虽然参数漂亮,但和爱信8AT变速箱匹配得不好,低速换挡频繁顿挫,市区开就像油老虎。 二、整车隔音 刚提车时觉得这车隔音还行,结果上高速直接打脸。速度超过100km/h,风噪、胎噪、发动机噪音全来了,特别是跑水泥路,佳通轮胎轰隆隆的声音像开拖拉机。我试过加装密封条、换米其林静音胎,花了2000块才勉强改善点,但原厂隔音材料明显偷工减料,车门缝隙大得能塞手指。最绝的是,销售还说“SUV风噪大正常”,可同样价位的哈弗H6和瑞虎8 PLUS,高速噪音明显小很多。现在跑长途必须开音乐盖噪音,不然耳朵真受不了。 三、车机系统 12.3英寸双联屏看着挺高级,实际用起来问题不少。语音控制识别率低,说“导航去火车站”,它能给你搜出“火锅店”;手机互联经常连不上,小米14比红米K70快很多,明显是优化问题。最危险的一次是高速上导航突然死机,重启后才发现已经错过出口,差点耽误事。更奇葩的是,系统只能显示QQ音乐,不能切换其他软件,想用车载大屏看视频?门都没有。销售说“后续OTA升级会解决”,结果半年过去了,系统还是老样子。 四、悬挂偏硬,操控性差 这车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确实不颠,但高速变道时车身晃得厉害,感觉像开船。有次超车急打方向,车身侧倾明显,差点撞到旁边车道的车。去4S店问,技师说“这是家用车设计,追求舒适性”,可舒适性和操控性不能完全对立吧?同价位的博越L底盘就扎实很多,过弯信心足。更无语的是,后悬挂用的是多连杆,但实际滤震效果一般,过坑洼路面能感觉到明显余震,座椅还硬,长途驾驶腰都快断了。 五、细节方面有待加强 先说大灯,近光灯照射范围小,铺路效果差,晚上走没路灯的路得开远光,但远光也不够亮,遇到对向车只能减速慢行。后来实在不行,三千元改的灯,再说内饰,看着用料还行,实际塑料感强,后排空调出风口装饰条提车不到一个月就断了,4S店还说是人为损坏,得自己掏钱换。后备箱空间倒是大,但地台太高,搬重物费劲,而且没有电动尾门防夹功能,有次拿东西差点被夹到。最搞笑的是,号称“L2级辅助驾驶”,但车道保持在弯道时偏右,得时刻盯着方向盘,生怕它跑偏。还有这内饰细节,也有些小毛病。中控台虽然用了不少软性材料,触感还行,但有些塑料件的质感真不咋地,看起来很廉价。特别是那个钢琴烤漆的中控面板,简直就是指纹收集器,稍微碰一下就满是指纹,还特别容易留下划痕,才用了半年,就感觉像用了好几年的旧车一样,我现在都得经常备着清洁布,时不时擦一擦。无线充电板的位置也很尴尬,手机竖着放不下,横着放又容易滑,基本上就没怎么用过,只能当普通储物槽用,这设计真的不太合理。 六、售后服务套路深,花钱买气受 买车时销售说得天花乱坠,什么“终身免费保养”“置换补贴5000元”,结果提车后全变味了。首保用的是最便宜的普通油,发动机噪音明显变大,想换全合成机油得加钱。置换补贴要等三个月才到账,而且必须在4S店买保险,比外面贵1000多。最气人的是,贴膜时被忽悠花3680元升级车膜,结果和朋友的免费膜没啥区别,去找销售理论,人家直接翻脸。现在每次去保养都像打仗,得提前查好保养项目,不然就被推荐各种高价服务。 总结:优点明显,但缺点也不少 平心而论,这车空间大、动力足、配置高,家用代步没问题。但油耗高、噪音大、车机拉胯、悬挂软、细节设计差、售后坑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如果预算有限,能接受这些缺点,这车可以买;但如果追求省心耐用,建议看看同价位的合资车或混动车型。长安CS75PLUS第三代冠军版劲航型,优点也有,空间大、动力家用够、配置丰富,但这些不满意的地方也实实在在影响着我的用车体验。希望厂家能重视这些问题,在后续的车型中加以改进,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