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E5用车体验去年也就是24年11月底,我满心欢喜地从青岛城阳区黑龙江路385号的润华汽车园润冠别克4S店,提回了崭新的别克E5。宽敞的车内空间,加上新能源车的低能耗属性,简直完美契合我跨市通勤的需求。想着往后能省下不少油钱,提车那天,连回家路上的风都带着甜意。可谁能料到,这看似美好的开端,不过是噩梦的序章。 今年3月底的一个傍晚,开车出差,在高速上仪表盘突然亮起刺眼的“动力性能受限”警示灯。慌了神的我匆忙下高速,找维修店一检测,好几个故障码直接让我头皮发麻。维修师傅建议去附近的别克4S店检修,一看导航,最近的店也有五十多公里。当时已是下午四五点,天色渐暗,但为了不耽误行程,我咬着牙发动了车。 好不容易赶到4S店,工作人员一句“维修人员下班了,明天再来”,瞬间浇灭了我最后的希望。看着逐渐暗沉的天色,想到第二天还有重要的会议,我急得在大厅来回踱步,最后只能在附近找了家酒店住下。无奈之下,我拨通了家人的电话。电话那头,将近七旬的父母二话不说,连夜开着家里另一个油车从青岛出发。四个小时的车程,等他们疲惫地赶到时,已是凌晨。那一刻,看着他们,愧疚与无助几乎将我淹没。 第二天一早,我开着家人送来的车匆忙出差,父母则留在当地帮我处理故障车。谁料,这家4S店竟说没有维修资质,让去33公里外的另一家店。可车子剩余电量根本撑不到那里!联系买车的青岛润华别克4S店,对方一句“没有拖车服务,最好叫保险吧”,彻底寒了我的心。想着父母在路边焦急等待拖车的身影,我满心都是说不出的委屈。 被拖到济南润通盛和4S店后,检测结果显示空调压缩机和系统故障,维修人员说换压缩机得等配件,当天修不好。考虑到父母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我只能让他们先升级系统,只求能撑回青岛。我满心疑惑:冬天买的车,制冷都没用过,压缩机怎么就坏了?好在升级后车子能启动了,四个小时的返程路上,在服务区充了一次电也没出问题,他们总算赶在天黑前回了家。本以为这场磨难就此结束,却不知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回到青岛的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去充电,可熟悉的充电中断提示又一次出现。当时恰逢清明节,本打算开车回老家祭祖,只能把车留在4S店维修。4S店提出提供代步车,可后来我们担心出了问题担责,只能放弃,选择坐大巴。从4月2日到6日,整整五天,4S店才告知问题出在电池冷却液上,之前的诊断完全被推翻。我们提出报销路费、住宿费,对方说你们这“一趟最多八百就够了”。但是也不给我们报销,却只肯加送四次保养,我只能无奈接受。心想只要修好车,那就算了吧。临走前再三确认不会再出问题,甚至要求一起去试车,售后却以“车间主任试过了”为由拒绝。那一刻,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这次真的修好了。 然而,修好电池冷却液仅仅一周,4月14日,维修后的首次充电,充到96%时,“请维修充电系统”的提示再次刺痛双眼。检测后发现,果然是之前没修好的空调压缩机的问题,只能更换。换完压缩机又冒出干燥罐故障,接着又是4.15-4.16两天维修。4月17日上午好不容易取回了车,可是!!!!当天下午,动力系统故障警报又显示了!售后说可能是氟没充满,第二天一查,竟然又发现一个新的故障传感器故障,只能又修!修好了这到了现在六月,又坏了,又显示动力系统故障,这次真的是无语了。 这辆十八多万的新车,短短几个月,故障一个接着一个,前前后后修了五六次!我们多次要求退车,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如今看着停在车库的车,满心只剩无奈和绝望。曾经爱不释手的新车,如今成了我不敢触碰的“烫手山芋”,每次启动都提心吊胆。四个月,五次维修,跨越700多公里的奔波,换来的却是无止境的故障循环!十八万买来的不是便捷与省心,而是无尽的焦虑和失望!明明是刚买的新车,为何要让消费者承受这些?!所谓的品质保障在哪里?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维护? 💔 爱车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