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问界M7车主·车龄1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博学的船帆EyK
购车一年多,跑了三万多公里。 说一些调教方面的明显缺点。 这车开的时间久了会有点头晕,总结起来就是车辆的动态响应与驾驶操作并不能很好的契合,具体如下: 1. 油门延迟 动力模式舒适,油门响应有明显延迟,并且延迟后扭矩上升比较突兀,会有超出需求的加速,马上要松油门。加速过程不够线性,动力释放不太符合预期。 运动模式基本没怎么用过,也是一样的风格,有延迟和更强的突兀感。 有时使用湿滑路面辅助模式,这个模式下动能回收在速度30以上时大概-15%, 加速动力也有延迟,突兀感有所减缓。 2. 动能回收 动力节能模式或者设置强动能回收时,松开油门有明显的延迟,且减速太强了,完全没法做到可控减速,再叠加延迟的油门响应,根本没法可控连贯驾驶。 动力舒适模式时,松开油门,速度在35以上时大概回收功率表显-25%,速度35到15之间,回收功率逐渐降到0%。 速度15到8没有动能回收。速度8以下应该是判断为蠕行工况,会有正功率输出维持蠕行速度(大概6-8km/h)。 感觉动能回收力度很小以致到0的范围区间8-20km/h,这是车辆经常低速跟车的范围段,而这时的减速感受与中速行驶时有较大区别。车辆无阻尼的滑行给人的感受像是在主动前进,有种不受控前进的错觉。 这个范围段松开油门后有时还会看到速度向上+1后又掉下来,而功率表显示一直为0%,也是给人不受控加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视频稍后我传一下。 3. 油门行程 在高中低速匀速前进时的油门行程都很浅,直观感受约3-5%, 印象里之前的油车会有明显的随速度的油门行程加深。 并且m7维持匀速的性能也不够好,在匀速点附近微小变化就会引起明显的加减速,油门初始段行程变化与扭矩变化对应关系过于灵敏,需要绷着脚维持。 4.悬挂比较晃,过路面抛跳后需跳动多次才稳定。 有类似感受的朋友下面聊聊,如工程师看到希望讨论一下。 支持国产,有空再聊下车的优点。 售后服务感受很好;车空间比较大,视野比较好。电耗大概15~20度每百公里,馈电油耗大概6~8。 买了3台混动车,发现各有各的调教缺点。
提问购买问界M7有一万元京牌补贴,销售要求在提车前提供更新指标的PDF。 但根据我之前所有的购车经历,这份PDF需要旧车过户后三个工作日才可上摇号网站进行更新申请。 如果我先售出旧车,这就存在我无车可用的阶段,请问各位在北京的置换车友是如何操作的? 销售提出的这个要求逻辑上是不合理的,我之前所有的购车经历都是办临牌开出新车,然后再处理旧车和更新指标。
提车半个月了,55公里air版本, 目前最难受的点在于:油门的调教过于敏感,在10-60中低速时,往往对于动力请求,车辆的反应是先停顿一下,然后以较强的加速往前冲。 这样的油门响应让我只能收着脚掌,以一种非常小而缓的油门开度来控制车辆,经常感觉右腿很累。 常设置为: 智能模式,智能保电30%, 车辆电量通常在20%左右,自动动能回收。 我试了增程模式,似乎没有发动机并联,但是中低速的油门响应比智能更灵敏。 车上似乎没有什么设置可以让油门的响应更温柔舒缓。 请问大家有类似的感受吗?有什么解决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