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米粉当冤种,真正的米粉会用真金白银支持,虚假的米粉只会在网上吹。
内卷也是越来越内卷,先从比亚迪秦开始,慢慢就会辐射到20+的车型,小米避不开,只能加入。
从客观角度来说,小米底盘,车身用料都算比较厚实,先比较同级别算是有优势的,颜值也算是一个特色。
但其他方面对比同级也是差不多,甚至空间方面可能会比较同级别主打家用的还略小一些。看起来还是年轻、运动风。注定受众有限。
乐观估计,小米会在4月下旬上北京车展,首批大批量交付应该在5月份,到时候应该是新能源内卷的白热化阶段。届时有极氪007 极氪001 2024款 银河e8 零跑C01 2024款 比亚迪汉ev 荣耀版 海豹 荣耀版 等等等等一系列车型。
小米2024年产能应该在70000台左右 平均到每月就是10000台,因为2024也是5月份才交付了。
月销万台对于主打年轻、运动的车🚗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某些人说什么长期排队、黄牛,真的挺离谱的)合理的排产周期那是正常,说什么有黄牛的真的是石乐志不带脑子。
小米是年轻人的小米,最早支持小米1到现在估计大部分不会超过35,但是主要年龄还是在25-30区间。时代精英的定义可能也是基于此。能有多少多余的预算支持小米,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希望小米定价团队好好定价
选择①想要一炮走红,订单正常排产消化产能,月销量定在1w,其中的定价肯定是基于同级别来合理定价。以最低配标准版为例,我大胆预测,17.99-18.99。
选择②不要走量而是拉高小米档次,月销量在5000以内,那么就得加上所谓的品牌附加值等等,我也大胆预测20.99-21.99标准版。
其他定价都与销量也是息息相关,我不多做猜测。大家可以在排行榜里面参考参考。
汽车工业,车卖出去了才能活下去,卖不出去一切都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