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ID6X22款智享长续航版
用车场景:日常使用主要是每天上下班,往返路程约60公里,周末会各种公园以及周边自驾游约100公里。
转眼我的胖6提车已有5个月,公里数破10000,下面跟大家聊聊它的几个常用功能。
◇先说说好用的功能
[L2辅助驾驶]
说到ID的功能,首当其冲要说下L2辅助驾驶功能,我是从4000公里左右开始体验的(4000公里之前没有使用,主要还是对这功能有些许担忧)。熟悉该功能后,总结出最常用的两个环境:
①堵车路段②高速路段。
优点:可以做到解放双脚,不用的在刹车和电门之间频繁切换了,这个还是很香的。另外当你手离开方向盘超过10秒左右前方灯带会闪烁红灯并伴随发出警报,提示你接管方向盘,安全性很高。
但实际用下来还是有小缺点:
①刹车太突兀。
在跟车遇到前方排队等红灯时,会出现突然一个急刹,非常机械,车上有老人小孩的体验感非常不舒服。
②起步慢。
停车后起步会慢半拍,经常被旁边车道的车利用这个时间差,变过来加塞。变道加塞这个动作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为了降低风险,起步时我会轻踩电门补点速度去跟紧前车。
♡这两方面希望后期可以通话算法的优化,使刹车和起步变的更加线性,更贴近人的驾驶。

开启ACC辅助驾驶后的动画,前车识别速度还是很快的。

解放双脚的感觉,用起来真香。
[远程空调]
大众ID系列可以通过大众app远程操控空调,在夏季高温天,下班前提前半小时左右打开车上空调,等进入后那种凉爽感,让你瞬间觉得买的值。
另外大众app还可以设置定时自动打开空调,这对于上下班作息规律的朋友们非常友好,一键设置好舒爽整个夏天。

远程设置空调温度

远程一键开启按钮1(需要手机添加桌面卡片)

远程一键开启按钮2(大众app)
不过ID的空调马力很大,约1.5匹左右。所以打开后制冷效果会很快(相应的电耗也很明显变化),这时候就需要车主把空调出门口的角度往调整一下,以免出现直吹造成的手冷或者肚子痛。

空调开启的电耗平均16.8

空调不开的电耗平均12.4
[IQ.Light]
ID的车子前挡下面的灯带叫智能交互呼吸灯,之所以说智能交互,是因为在不同场景它会给你不同的提示,就像在跟你说话一样。
①它在充电时有多颜色显示,电量低于10%的段是红色,10%-20%是黄色,20%以上绿色,虚线是需要充的电量,充满后就变成一条完整的实线。

充电时流动的灯带,就像游戏里显示的血槽一样
②跟车距离过近时会显示红色,并伴随警报声。

亮红灯+响报警,安全提示。
③开启辅助驾驶后,手脱离方向盘超过10S左右会有红色报警。

手脱离方向盘,仪表盘也会报警。
④开启车载导航时显示蓝色流水灯光提示驾驶员转向。

根据所转方向随动的蓝色,提示两次。
⑤上车踩电门插上安全带&下车松开安全带,灯带中间显示白色。

白色小小的提示带,有点可爱。
⑥来电时灯带也会有两个短白一长绿的提示。

来电时的提示,像个小精灵。
ID的整个光语系统科技感十足。
◇再说说吐槽的功能
[座椅按摩]
大众ID高配版前排都带座椅按摩,这个功能看上去“很美”,实则非常鸡肋。经常不知道怎的就误触到开关,按摩也是“雷声大,雨点小”雷声大,噪音大不说按摩的力度很小,体验感全无。对用户使用来说还不如增加座椅通风来的更加实用。

按摩开关按钮,很容易误触。
[主动刹车]
主动刹车是大众ID安全性配置,目前经常触发的有两种:
①正常前进的刹车
这种主要靠前方的毫米波雷达+前方的摄像头探测,有次在商场地库会车,和对方开车刚刚交错碰面时,车子灯带突然闪红色,然后“邦”的一下给刹停了,当时坐里吓了一跳,以为车子撞到了什么东西,下车查看啥也没有。Id的雷达感应范围比较大,它可能感应到车道太窄无法通过,才作出的反应。
②泊车入库的刹车
这个也是靠保险杠上的超声波雷达探测,有几次倒车,在倒车影像中没看到障碍物,但是车子突然闪红色报警紧接着也是“邦”的就刹停了。
♡虽然几次刹停都是误杀,但是哪怕99次都是误杀,只要有1次是真的,这也是大众作为老牌车企给予车主的安全感吧。不过还是建议大众能够升级超声波雷达的灵敏度,减少误杀,提升用户的驾驶感受。
◇个人期望与建议
最后的总结,整体来看ID的功能配置还是很高的,像自动泊车等等的功能至今还没用过,有机会的话会去体验体验。ID不论从驾驶感受,还是舒适度表现都不错,安全性也很高。但像辅助驾驶和主动刹车等等方面还是有明显的槽点的,建议大众能够深耕技术,聆听用户的实际体验并做出优化和提升。

喜欢晚上的ID,炯炯有神。

肌肉感的线条

车机导航3D
◇对车的整体打分:4.5分(还算满意,但还有改进空间)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感谢圈主亚维农贝贝的推荐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