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国品牌,终于把日系车给干翻了!

    中国品牌,终于把日系车给干翻了!

    4.5,7.8万,140,000,这是11个中国日产,本田,丰田公司在11个月份的销售报告。日产是三大合资企业,分别是东风、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而本田则是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而丰田则是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

    26.3万辆,是丰本日汽车公司旗下三家公司,7个品牌,78款在售车型(11款东风日产,8款启辰,5款英菲尼迪,广汽丰田15款,一汽丰田16款,东风本田11款,广汽本田11款),上月在中国新增汽车销量总额。

    23万辆,这是上月中国比亚迪新车销量的总和。

    两者一对比,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丰本日=1.14迪。

    也就是说,日系三杰的销量加起来,也就比比亚迪的销量高一些而已。马自达,三菱,斯巴鲁,再加上东瀛的六大主力,再加上中国独狼比亚迪,日系车也不可能像过去二十年一样,在中国市场随便卖点钱就能“赢麻了”。丰田,本以为他在中国市场上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但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2018年,丰田在中国销量达到了179.6万辆。

    相比单月销量大幅下滑这种偶发事件,日系车更担心的是,这三年来,日系车的市占率一直在下降。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额达164.9万台,其中丰本日三家占到了15.9%。上个月,这个数字还只有20.5%,虽然和巅峰时期34%的差距很大,但至少维持了20%。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底线被突破了。2019年1月,东风日产的销量为44063辆,环比增长了12.2%,而一汽丰田的销量仅为36923辆,环比增长24.1%,其中一汽丰田的销量就达到了28895辆。

    这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日系品牌的崩盘已经成了共识。但转折点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快,如此之大的反转,确实颠覆了许多人对于日系汽车的认知。

    要知道,一年前,一些畅销的日系车型,比如本田的第十一代思域(图片|配置|询价),都要加价三千块,排队两个月才能买到。现在本田思域不仅可以免费插队,而且还可以享受至少1万元的现金优惠。

    时代变了。

    从日系三杰到日系三杰

    丰田,本田,日产在2022年发现,熟悉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变得陌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曾经爆满的车型,现在卖不出去了。

    尤其是东风日产,凭借着轩逸(图片|配置|询价)一台车就称霸世界,产品结构畸形得不可思议。11个月,日产在中国售出450000辆新车中,有280,000辆来自轩逸,其售价低于10,000,单一车型占比接近50%,远远甩开第二畅销的天籁(6880台)和第三的逍客(6685台)。东风日产在前11个月售出83.3万辆新车中,轩逸占到了38.9万辆,同样占到了近50%的比例,也就是说,轩逸至少占据了东风日产50%的销量。

    日产轩逸曾经以“空间大,油耗低,质量稳定”在中国市场叱咤风云。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轩逸倒下的话,整个东风日产都会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和月销相比,轩逸的下滑更隐秘,也更致命。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轩逸在乘联会的排行榜上,依旧是今年中国销量最好的轿车,名次并不符合现实;要知道,去年同期,轩逸的销量就达到了46.2万台,比去年多出了7万台。再加上这70000台,东风日产将会成为今年日系合资公司中的佼佼者。如果说东风日产旗下的轩逸是一款车,那么丰田则和一汽丰田一样,属于 SUV阵营。2018年,广汽丰田共售出24.3万辆 SUV,而东风本田售出12.2万辆小型 SUV (这是今年的数据)。

    可惜,没有如果。

    类似于东风日产轩逸,东风本田生产的小型越野车XR-V。去年,XR-V共售出19.1万台,成为该市场的冠军,但在今年前11个月仅售出92,000台。东风本田售出的12.2万辆车中,有10万辆XR-V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当然,丰田也好不到哪里去,尤其是双线作战的轿车和 SUV,而一汽丰田在双线战争中同时溃败。

    从零售总量维度来看,前11个月一汽丰田仅下降了5.9%,相比于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下降了近20%,这点损失根本不值一提。但是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的跌势,都是偏科的跌势;一汽和丰田的下跌,都是均衡的下跌。因为,在过去的11个月里,中国市场整体上呈现出先涨后跌的趋势。先看轿车市场,卡罗拉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上当之无愧的老大。

    卡罗拉是轿车市场上所有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车型,它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4.7%,从去年的三十万辆下降到了二十万辆。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广汽丰田雷凌,它的销量从20万辆下降到了17万辆。在 SUV市场,RAV4同比下滑20.5%,从一开始的20万辆下降到了150000辆,成为继大众途观之后的第二大跌幅。

    宏观上看,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出稳中向升的态势:前11个月,中国乘用车零售总额为1836.7亿台,同比增长了1.8%,同比增长31.7亿台。在微观层面上,日本品牌丢失的A级车和小型 SUV市场份额正被中国品牌争相抢夺。

    奥纬咨询的董事长张君毅对此做出了三点分析:

    第一,日系在中国追求利润与销量的和谐增长,而非单纯追求销量增长,因此日系并未采取激进的发展策略;

    第二,日系缺乏消费者洞察力,部分车型推出得不够及时。比如三缸机,美国品牌屡次证明在中国行不通的技术路线,日系仍在推,导致销量不佳;

    第三,成本竞争力不强。同样的供货商,对于日本品牌和中国品牌的报价差别还是很大的,而且供应商们也会用自己的脚投票。简而言之,所有人都愿意为了未来,为了更大的销量而妥协,这会加剧成本上的劣势。这不仅仅是供应商管理的一面之词,而是整体战略失速的表现。

    中国汽车市场越火爆,日系汽车的销量就会越低。

    这是一种反常,因为我们都知道,日本品牌一开始,就是生产小车。尤其是丰本日,尤其擅长制造尺寸精巧、性价比高的经济型汽车。无论是飞度,还是缤智,又或者是卡罗拉,又或者是思域,无一不是世界级的精品。按理说,日系汽车技术娴熟,卖车经验丰富,“小”车卖不出去,就不会失去“大”利润。但在中国,日系汽车却因为卖不出去,陷入了困境。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日系车不像中国品牌一样快速成长?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就是扶桑国樱花凋零的原因。

    为了找到病灶,我们可以先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典型的中国轿车用户(A级车和小型越野车)是怎样的;第二个问题,日系车是如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的。

    首先,中国小轿车,即A级轿车的消费者有两个主要特征:

    数量很多。去年,包括轿车和越野车在内的 A级车总销量为1078.5万辆,占总销量53.5%;今年前10个月,该数据为50.4%,尽管有所下降,但仍位居榜首。所谓“得 B级车者得天下”其实只是一句空话,售价在10万至20万元之间的 A级车是中国汽车市场容量最大的单一品类,也是各大汽车品牌的中流砥柱。

    有很多要求。说白了,就是“难伺候”。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买车,对五菱宏光、 BBA之类的东西,都不屑一顾。预算有限,但在面子,外观,配置,价格,空间,油耗,维修保养,保值率等等方面, A级车无限期等待。

    早期的德系和美系车因为油耗高、小毛病多,被淘汰出局。中国的品牌,因为质量差,耐久度低,开出去丢人现眼,被很多人嫌弃。韩系车虽然各方面都做得很好,价格也很公道,但2017年,韩国执意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导致中韩两国关系陷入危机,韩系车在中国也失去了发展的土壤。

    总之,中国消费者愿意花钱买一辆A级车,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可靠、开得起、卖得出去。

    可靠,是指质量稳定,瑕疵少,除了更换易耗件外,不需要大修;开得起,指的是油耗低、保养省、日常生活不心疼;卖得出去,指的是二手车的残值率很高,开几年就能赚一大笔钱。

    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汽车,完美地满足了这三点:挑剔的性格和精细的生产能力,造就了日本汽车质量神话:一车传三代;诞生于资源贫瘠的弹丸之地,造就了日系车对油耗的斤斤计较,甚至不惜以较窄的轮胎、较低的安全性换取较低的油耗;低成本、低油耗、低开销、不爱坏,再加上大量的保有量和良好的口碑,日系汽车的二手残值也随之水涨船高。

    一位来自四线城市的广汽丰田销售人员分享了雷凌的购车故事:94岁的谢先生是一名工厂工人,他的工资很低,所以他很关心这辆车的价格,因为这辆车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他本以为会把车换成探歌,但他的父母认为这辆车很便宜,省油又耐用,所以才买了下来。

    但是近五年来,日本三大品牌“靠得住、开得起、卖得出去”的金字招牌正在迅速消退。

    质量方面,东风尼桑 CVT变速箱出现故障,丰田汽车、本田等国产车型相继出现大量机油乳化现象。日系三大品牌的产品质量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让年轻消费者对“靠得住”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油耗而言,比亚迪 DM混动等国产混动车型,不仅在技术上超越了日系混动,而且在价格和配置上,也将日系混动打得落花流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比亚迪宋的DM-i,它的油耗和东风本田的CR-V混动版差不多,但价格却比CR-V便宜了三万。

    瓜子二手车的大数据也证实了这点:平均每年行驶1万公里,国产年用车成本不到1.2万元,日系美系在1.5万元左右,德系车最贵,超2万元。

    随着国产混动汽车的迅速崛起,日系车在省油方面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前期发展缓慢,如今国产新能源成仙,在 A级市场上铺天盖地,导致日系汽车的市场容量迅速缩小。为了避免用户流失太快,他们只能通过降价来扩大受众群体,结果就像是一把尖刀,戳破了他们一直以来吹嘘的“保值神话”。

    瓜子二手车发布的《2022年最值得购买的燃油二手车》报告显示,轿车、 SUV、 MPV、跑车和其他五大品类中,只有本田XR-V和奥德赛这两款车型上榜,其他消费者熟悉的卡罗拉,雅阁,凯美瑞,天籁,CR-V,汉兰达,都不见了踪影。

    总结一下,日系车曾经是中国用户最直观的三个维度,现在却变成了“靠不住、开不起、卖不出去”,再加上智能硬件水平远远落后,日系车在中国市场上走出了一条由热到冷的曲线,这也不足为奇。

    写到末尾

    面对销量暴跌,日系三巨头不约而同地把责任归咎于供应链和疫情。这是造成影响的两大因素,但这并不是日系车在中国失败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几乎所有日系车的优势都被中国品牌,或者更具体地说,中国品牌的混动车型抢走了。

    从数据和声量来看,中国品牌在2022开始正式“主导”中国汽车市场。“自进日退”的趋势在2023年将逐步加剧。三大日系车企之一,将会出现断断续续的停滞不前,比如比亚迪,比如吉利,比如长安,最有可能的就是东风日产。然后中国品牌就会给日本品牌致命一击,“两田”相继倒下。

    不过,比销量崩盘更可怕的是,建立起来的信心,在电动车时代彻底崩塌了。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暴跌,日本三大车企就像是被打傻了一样,反应迟钝,反应迟钝,手足无措。广汽、三菱、马自达,还有奄奄一息的斯巴鲁,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连还手的勇气都没有,那就别抱怨只能挨打了。

    小说家柯瑞·道特罗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铁匠们为自己在铁路时代无法销售马掌而感到悲哀,但是这并不能使马掌变得更受欢迎。”只有成为机械师的铁匠,才能保住饭碗。”

    这句话,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的高层,恐怕都没听说过。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夸赞自己的新“马掌”,又好又硬,又便宜?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