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L4级能力,成本仅25万!百度Apollo RT6无人车是如何做到的?

    电动知士头像电动知士头像
    电动知士2022-07-21

    7月21日,百度世界2022开幕,内容可谓干货满满,但最让我们关注的,无疑就是百度推出的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图片)

    先简单过一下这辆车的关键信息:

    • 源自百度自研的「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100%车规级和整车全冗余系统;
    • 高算力主冗双计算单元,算力可达1200Tops;
    • 全车38个传感器(含8个激光雷达),L4级自动驾驶能力;
    • 长4760mm、宽1870mm、高1650mm、轴距2830mm,定位介于SUV和MPV之间;
    • 成本价25万元,行业成本十分之一;
    • 支持有方向盘、无方向盘两种模式;
    • 2023年下半年会小批量投入到萝卜快跑试运营。

    可以说是亮点满满,但对我而言,这辆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的L4级能力,和相对极低的成本


    自研「阿波罗星河」架构

    根据最新的SAE J3016技术标准,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为“高阶自动驾驶”,意味着在城市点对点用车等场景下,乘客全程无需对车辆的行驶做任何干涉,就可以安全舒适地将乘客送达目的地。

    根据L4级要求,车辆要确保拥有极高的安全性,这就对整车系统的鲁棒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包括自动驾驶系统和转向/制动等系统在内的全冗余。

    为此,Apollo RT6自研了「阿波罗星河」架构平台,在电源、通讯、制动、转向、计算单元、传感器、架构等7个核心系统上做到了全冗余,任一系统出现单一故障都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

    此外,Apollo RT6在零部件的应用上,做到了100%符合车规,甚至软件层面的“Apollo OS”也实现了功能安全ASIL D认证。

    当然了,系统冗余只是作为车辆行驶安全的保证,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核心,还是在于感知系统和决策系统。

    为了满足需求,Apollo RT6全车共搭载了38个传感器,包括8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12个摄像头。

    按照百度的说法,如此丰富的传感器系统,构建起了一个“远、中、近”三阶段的感知系统

    其中,顶置的激光雷达负责远距离和暗光感知;周围的补盲激光雷达和超声波雷达负责中近距离感知;毫米波雷达负责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的感知;摄像头则负责车道线等关键信息的感知等。

    而在数据处理方面,Apollo RT6搭载了总算力可达1200TOPS的双计算单元,也就是说每个单元算力是600TOPS,并且互为冗余。同时,百度也强调了,该计算单元也将采用自研芯片,具体型号也没有透露。

    此外,Apollo RT6还采用了车、云一体的电子电气架构,从设计之初就将云端联动作为该车的核心能力。

    这不仅能让Apollo RT6在高精地图更新、整车升级、甚至是乘客娱乐等方面获得先天优势,而且还可以与百度Apollo的“云代驾”业务深度结合,在一些L4级自动驾驶不能覆盖的工况或者紧急情况下,采用云代驾的模式保证乘客正常的出行需求。


    出行市场深度定制,极限降本

    要知道,目前业内具备L4级能力的无人车,成本往往要在100万元以上,即便是百度上一代产品,基于极狐量产车改装的Apollo MOON,整车成本也要48万元——堪堪达到网约车运营成本区间。

    那么,Apollo RT6是如何做到25万成本的?百度是不是在吹牛?

    根据百度的说法,Apollo RT6降本的关键有三:

    • 针对运营场景定制,大幅降低车辆成本;
    • 自动驾驶套件成本降低;
    • 中国的汽车供应链具有成本优势。

    首先第三点我觉得其实说不上,要说造车,诸多主机厂对于供应链的把控肯定是不弱于百度的,这理论上不会成为百度降本的核心优势。

    重点在于前两点。

    首先是针对运营场景深度定制,Apollo RT6的车型定位就是出行市场,因此只要乘客坐在出行时坐的舒服就行,驾驶员相关的配置则是能省就省,比如仪表盘、中控屏、前排内饰甚至是方向盘、主驾座椅、踏板等等,省去这些,无疑将节省大量的成本。

    同时,由于Apollo RT6的城市出行定位,因此不需要太长的续航和多强的动力,基本300km以上就足以满足需求——就像电动出租车一样。因此,在电池和动力方面,Apollo RT6又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我甚至可以预测,Apollo RT6的续航里程就在400km上下,单电机,零百加速9秒左右。

    其实这种思路其实百度不是唯一一家,早在今年4月,特斯拉就在Q1财报上宣布正在研发一款Robotaxi,同样是无方向盘无踏板的设计,驾驶则完全依赖于FSD,专门用于出行市场——毫无疑问,它的成本也将是非常低的。

    我个人很看好这种路线,因为这是一种对出行方式的改革。

    对于多数人来讲,车辆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或是一种从A到B的较为舒适的方式。如果自动驾驶技术足够完善,车辆可以安全完美地将乘客运送到目的地,那么,汽车与电梯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乘客需要的,只是按下目的地按钮。

    在这种设想下,“共享出行”将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而私家车就会变成一种“小众需求”,如同如今的马和马术一样。


    混合固态Lidar,“成就”RT6

    扯远了,说回Apollo RT6,它能大幅降本的另一关键因素,在于自动驾驶套件成本的降低。

    Apollo RT6的自动驾驶硬件非常豪华,甚至在激光雷达数量上要比Apollo MOON还要多,又是如何实现的整车成本25万?

    我认为,其关键可能在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使用。

    在这套系统中,8个激光雷达应该是占了套件成本的大头,其中主雷达4个,补盲雷达4个,在雷达周围还可以看到蓝色的自动驾驶提示灯,这一设计在理想L9上也有体现。

    据百度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云鹏介绍,Apollo RT6的主激光雷达为128线的混合固态雷达,顶置4颗,瞭望塔布局,替代了前几代车型不曾缺席的旋转式激光雷达。

    虽然没有透露具体型号,但根据现场QA,百度提到这款雷达是“物理128线”,同时联想到百度Apollo与禾赛科技的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可以推断出,这款雷达应该是采用VCSEL芯片化激光器的禾赛AT128或者以此为基础的定制型号。

    据传,禾赛AT128这款雷达在混合固态里算比较贵的,但相比机械式的还是便宜太多了。如果百度的采购量足够大,即便是8颗(补盲雷达的成本会更低一些)激光雷达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百度的人也提到,这8颗雷达总成本,甚至比之前一颗机械式雷达(1万美金左右)都要低。

    我个人猜测,Apollo RT6自动驾驶感知套件的目标成本,可能仅需5万元上下,如果放在大批量投产的2024年,成本甚至会更低。

    这么看来,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Apollo RT6,成本仅为25万也就说得通了。换个角度想,甚至可以说是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快速发展,“成就”了如今的Apollo RT6。


    相比有人,打车成本降一半

    无人车成本低到25万,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不妨算笔账。

    按照东吴证券研究所出具的《软件定义汽车,RoboTaxi前瞻》研究报告,一辆购车成本20万元的无人出租车,在无司机无安全员的运营模式下,其综合每公里运营成本仅为0.82元,为传统燃油出租车的43%。

    而Apollo RT6的设计运营寿命是5年50万公里,售价25万元。如果按照上述公式简单计算,可知该车的5年50万公里运营总成本为(25+7.5+8+2.4+5+1.5)=49.4万元,平均每公里成本为0.98元,为传统燃油出租车的52%

    正如李彦宏所说,未来打无人车,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百度也表示,到2030年,将在国内重点的100个城市推广无人车业务,将上万辆低运营成本的无人车投入市场,届时,无人车出行将成为用户出行的首选。

    我相信这一天终会到来,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必然。但仍有两个前提:

    1.政策法规何时放开?

    2.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何时完善?

    我相信,这两个问题解决的那一天,就是无人车真正开始爆发的那一天。

    .万次阅读
    52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52评论
    3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