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越野最近几年真的是越来越火了,虽然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开始呈现萎缩之势,但是中国品牌发掘出15-40万元这一被忽视的新蓝海。
再加上长时间的疫情管控,年轻人都希望开着车出去自驾游,甚至去探索以往从未去过的蛮荒之地。所以硬派越野能受到追捧,自然显得顺理成章很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BJ60就是明摆着把“分一杯羹”写在脸上。这很合理,毕竟大家都想玩越野,但越野之外的需求又各不相同,这本身就是越野市场的再细分。但除了找准自身定位,还需要有足够说服消费者的产品实力才行。
在这方面,我这个接触越野车已逾十年的普通人,对BJ60实在提不起一个值得期待的高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车评人齐刷刷给出好评和积极预期,甚至觉得北京越野能借此打翻身仗,只会让我看着愈发感到尴尬。
一般来说,越野车的三大件重要性要比轿车、SUV高的多得多,后者再怎么说也就是城里代步、跑跑高速、偶尔下下烂路,但是越野车得把非铺装路面的性能摆在首位。这个时候,可靠性成了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一旦做不好引发的后果可不堪设想。
从这方面来看,素有“越野世家”之称的北汽越野,并没有受到广大越野迷的口碑认可。比如说宣传为越野起源的“工业垃圾”BJ212,现在大可以甩给BAW北汽制造续命,但是不靠谱的口碑可不是想甩就甩得掉的。
再到后面推出BJ40的时候,我本以为北京越野能推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结果做工和可靠性还是同级中的下游水平。我开过几次,恍惚中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坐着BJ212的感觉,开不好开、坐不好坐,除了车身能拆和不走寻常路,没啥可买的理由。
BJ80、BJ90我都不想细说,简直可以用“这位更是重量级”来形容,一个山寨大G壳子,一个换标GLS车子,除了欺负合资伙伴给自己山寨行为背书,啥正事都没干。
整个一大写的“不思进取”。
既然都这样的品牌形象了,你给我说BJ60借此打个翻身仗,痛改前非洗白白,我是不敢贸然给他一个机会找回场子的。

三大件里面,BJ60光是发动机就足够有槽点了。一般车企发布新车的时候,对于发动机方面的技术细节基本都会事无巨细公布出来。但BJ60的动力信息几乎就是三缄其口,唯一公布的汽油版搭载2.0T+48V的发动机,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配备分时四驱系统。
有意思的是,这里随便拿出一件,都不是北京越野的东西。
不信?咱挨个来看。
2.0T发动机基本可以确定和BJ40的新款车型一样,来自蜂巢易创。这个企业可有意思,它是长城旗下的动力企业,给BJ60提供发动机。
我都不知道北京越野心里是咋想的,找对家买发动机。先不说这个事情本身的脸面问题,反正在BJ40上就丢过一次人了。而且蜂巢易创又不是纯粹出售发动机的企业,它背后还有长城这个整车厂,注定不会给竞争对手赶超自己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BJ60连核心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哪怕用尽浑身解数,在动力标定上把这具引擎与同样外采的ZF 8AT变速箱匹配的天衣无缝(当然这也不可能,标杆是宝马),自然也不如那些掌握核心科技的车企,把动力性、能耗、可靠性、维修便利性做到一个完善的平衡。
这在汽车领域几乎是注定的,要么你把机械研发的大权和盘托出,依托于成熟方案降低成本;要么从头自研万事不求人,把技术吃透把产品做好。BJ60就是典型的两头不沾,只想着赚便宜。这种取巧的造车态度,你让我怎么信它能做到破百6s级,续航超千里?难道靠一个外采来的48V轻混和双油箱,就能比同款引擎的BJ40快三秒?
骗鬼呢!
当然,北京越野大可以把“性能”“续航”这两张大饼画在尚无明确消息的增程混动版上,但就现在人们对虚假营销和瞎画大饼的厌恶来看,北京越野第一手营销已经凉了半截,观感都不好更遑论什么“赶超”什么“逆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