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3发布于:摩卡PHEV车友圈
多档插混车型为啥没人买?事实证明,逆势而行没有未来! 玩车情报局 首发 2024-4-1712:00安徽 听全文 约6分钟 34人听过 随着奇瑞也推出增程式车型,这也意味着,又一个曾经执着于多档插混技术的车企,也“叛变”了。 种种迹象显示,多档DHT技术正在被车企所抛弃,吉利这边,星越L混动被直接命名为增程电动版,而新推出的领克EM-P,被称为超级增程电动方案,奇瑞这边除了新推出的增程式方案以外,还有单档插混方案,显然没有全部把宝押在多档DHT上,而就算是曾经因为多档DHT方案,和李想在网上隔空“对峙”的长城汽车,也在高端越野车型上采用了P2插混方案。 至于比亚迪、长安、东风、北汽等传统车企,和问界、理想、零跑、哪吒等造车新势力,要么早就推出增程式车型,要么是单档插混的坚定拥护者。 从销量来看,多档DHT技术的车型,销量都比较惨淡。这类车型之中卖的最好的银河L7,3月份卖出了4016辆,无论是相比增程式车型,还是相比单档插混车型,多档DHT的受欢迎程度,无疑要低得多。 多档DHT方案,其实刚开始方向就错了,车企推出这种技术的初衷,无疑就是两点: 第一点,绕过丰田、比亚迪、本田、通用等车型的专利壁垒。别说丰田THS专利到期了,那只是第一代技术,给你你都不会采用。 第二点,还是对于电机驱动不信任,选择相信内燃机,觉得自家的内燃机技术较强,可以弥补纯电机驱动在部分场景下的不足,大量采用小电机+多档DHT的技术方案。 其实你看看各家DHT混动技术的电机功率就明白了,比如奇瑞的电机只有50-75KW,吉利的电机只有80-100kW,长安的只有85-125kW,长城也只有115-135kW。而增程式的方案思路则完全不同,更多的相信电机驱动,将辅助工作交给了内燃机,说白了内燃机就是一个燃油充电宝。 深蓝S7电机功率175-190KW,零跑C11电机功率是200-400KW,零跑C10是170KW,理想L7电机功率是330KW,问界M7是200-330KW,对比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吧,多档DHT插混,因为内燃机的戏份更多,可以在各个场景下保证动力性能的输出,但是增程式也可以通过大电机加大电池的方案,保证全场景下的动力输出。 所以,很多人关于高速行驶或者急加速的情况下,增程式串联式的方案,会因为内燃机发电功率的问题,导致动力输出不足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在动力电池价格大幅降低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完全不可能发生。因为按照增程式的保电方案,你根本不可能把它开到完全没电,除非你一次次开启强制EV模式,在高速上作死。 多档DHT方案,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它是反潮流的,在动力电池成本高、电机驱动功率较低的背景下,你让内燃机更多参与驱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动力电池的价格都降到0.4元每WH了,各家的电机转速一个比一个高,你还让内燃机这么多的参与驱动,完全是逆势而行。要知道,内燃机发展了上百年,已经基本上到达瓶颈了,热效率再高,也很难突破45%,而动力电池和电机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瓶颈。 多档插混这么做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相比比亚迪DMi、丰田THS、本田iMMD都是类似的,多挡DHT结构的混动,还内置了一个速比可调的混动专用变速箱,比如长城是两档可调,吉利和奇瑞是三挡可调。别看档位少,这和燃油车的9档和10档可是完全不同,电机的扭矩大,和发动机的动力并联、直连、串联各种工况组合在一起,有几十种工作模式,因此,非常考验车企的软件调教,调教不好非常容易产生顿挫问题,基本上各家车企的多档DHT车型,开起来都不怎么平顺,发挥不出电驱的优势,开起来更像一台燃油车。 更关键的是,从实际的能效表现上,多挡DHT结构的混动也没有展现出对于DM-i等无挡位混动的大幅超越,高速能耗优势微乎其微,顶多低个半升,但是结构复杂了很多,质量风险更大,成本也更高。 所以我说,别听车企各种宣传天花乱坠,关键你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如今没有一项技术方案是完美的,增程式、单档插混、多档插混、纯电、燃油,但是多档插混完全是逆潮流而行的,这意味着,随着电机技术不断提高,动力电池价格不断降低,多档插混技术的劣势会越来越明显,而纯电和增程式的优势会更加凸显,此消彼长之下,多档DHT方案,会更加无人问津,我们拭目以待。
任何技术的本质都是解决问题,DHT解决的问题,基本就是油电协同效率的问题,先得认清本质才能明白对错,技术本身无对错,只是取向,你插电不管用几档,解决的都是发动机参与驱动的逻辑问题,增程解决的是电池不够用以后用油续命的问题,前者的基础是油车,后者的基础是电车,性质基础本身就不同,非要论个好坏对错本身就有问题,基础是油车,你怎么解决都得看你这油车的底子好不好吧,增程好不好,主要还是看这个电车的底子好不好吧,这是完全两种技术路线,长城和领克搞DHT,是本身就有较好的油车平台基础,怎么搞只是锦上添花的事,理想零跑本就没有这个基础,平台开发也是直接纯电基础,解决的无非就是増程器效率的问题,没有绝对对错,你说你天生就屁股大,还非要穿牛仔裤,那不是就是找罪受么
你这个见解非常对
屁股大不能穿牛仔裤?我觉得行!
楼主说的不完全对,作为蓝山老车主我来说到说到…… 1.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更大”,电机功率“更大”。.不要拿中大型SUV增程车和小插混车比。理想L9电池容量44.5度,电机总功率330kw,纯电续航wltc180公里,系统综合扭矩620N/m,百公里加速5.3秒,亏电油耗7.8升/百公里。同样大小的插混蓝山电池容量也是44.5度,电机总功率350kw,比理想L9还大了20kw,纯电wltc续航180公里,系统综合扭矩933N/m,百公里加速4.9秒,亏电油耗6.7L/百公里,这些数据懂车帝可查。 2.插混车换挡有顿挫? 那是你不清楚原理。首先理想L9、问界M9和蓝山四区长续航版都是P1+P3+P4的电机架构,以电为主油为辅。其次增程发动机是串联模式,而蓝山的发动机是串并联模式,只是发动机并联时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这个二挡档位是在发动机端的,车辆行驶时,不管发动机工作在串联,还是并联模式下,电机都是时时工作的,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的介入,更感觉不到换挡和顿挫,建议你最好去试试…… 3.多挡变速箱的调校复杂,要保养换油,也容易坏。现在变速箱很成熟,没有你说的这么不堪一击。不然怎么还有满大街的油车在跑呢?能造变速箱的车企就没几家,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相比不懂这方面的车企当然难一些。还有插混变速箱的调校相比智驾的调校,哪个会更难一点?至于插混的多挡变速箱保养,增程车电机的变速箱实际是减速器,也要保养的,也要换减速器油的,和插混变速箱保养一样的。 这样分析对不对?
分析得不错
理想L9和问界m9现在都有50+度电池。有电机协调扭矩,只要标定没问题顿挫不会严重。多档变速箱用油会比减速器更多,且因为有离合器存在,保养上一般还是成本会高些但不严重。插混真正的大问题还是对整车设计布局的限制。没有传动轴的插混基本上不是前驱就是全时四驱(因为都想后轴放永磁电机),做不到后永磁前异步的后驱+适时四驱。双叉臂和空悬的也更难布置。而且混动的研发城本高周期长,迭代周期总比增程慢半拍的话,在这个时代就是比较大的劣势了
为啥说现在多当插混顿挫?
那是因为他们没开过,我的2档dht,丝毫顿挫感受不到
怎么可能?说这种话就是门外汉,现在讲的多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是集成在发动机里调速的
百万分之一的可能,纯电机驱动故障的时候,超混可以内燃机驱动,够了。其他种种好的地方太多了。只是增程式成本确实太低了,无技术研发成本(新势力高额的研发技术费用成果就是车机、彩电、冰箱,高额的奖金!)总之资本的力量在全球形成压倒性威胁的时候,怎么赚钱怎么来呗,又便宜又有人愿意高价买,何乐而不为?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