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强汉普:我是2024.3.1在当地提的车,当时提车有多激动,现在就有多难受。 我是草根出身,从十年前一辆二手面包车换到现在第四辆 2024款奔驰E300L时尚型轿车。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款车的用车感受。 外观,黑色大气沉稳,三叉星徽立标,极大的满足了人的虚荣心。 内饰高级感足,黑顶、棕色座椅,但不隔热,最近室外温度28℃时,车内就能高达40℃以上了。 2.0 T ,后驱,起步有点肉;出地下室上坡得踩一脚猛油;速度上100左右,再提速有顿挫。 目前行驶2300公里左右,表显平均油耗 9.7 L / 100km。(市区、郊外、高速都有跑过) 主动刹车功能,感觉有点傻乎乎的,该刹的时候不刹,距离前方车辆或行人还有一两米且速度很慢的情况下,突然主动刹车,不仅前、后方车辆或行人吓一跳,自己也吓的莫名其妙。(好像不支持永久关闭,每次开车手动关闭) 冷车打火后,挂p挡,关闭启停功能,车辆有异响;行驶过程中,关闭启停功能,等红灯,刹车得踩猛,不然车感觉要脱控;车辆要起步时,慢松刹车的话,刹车盘机械摩擦的声音特别大。 360°环影,只有在倒车或起步时才显示,走窄路速度很慢的情况下想要开启,需手动按键。 车窗关闭情况下,隔音效果不错,以至于,车里有点轻微异响都能听的一清二楚 下面开始正式吐槽! 2024款E300L时尚型,新车价49.98w,3月1日提车,办的按揭,优惠后,48.84w,加购置税和保险,算下来 55w左右,现在不到两个月,官降5.5w,朋友眼中所谓的“韭菜”、“冤种”(其实我倒无所谓,因为买之前做了心里准备,新款上市后最多半年肯定要降价的) 提车时的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毕竟品牌在那摆着,尤其是我这种草根,一步一步爬起来的普通老百姓,内心那种优越感可想而知。 但是! 问题来了! 提车500公里后,明显感觉主驾驶座椅乘坐时向左倾斜,肉眼也可见有斜面,预约了4s店售后,第一次去,没经验,直接开进了维修车间,维修师傅过来问了情况,用了水平仪测量,说座椅角度大概一致,没有倾斜,之后我就开走了,后来,售后部门打电话问我是否到店了,我说我都检测完回家了,所以第一次售后,没有记录。 车辆在行驶大约1800公里左右时,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副驾驶座椅异响,当天(4.14)刚好去外县,回来中午两点左右,立即去4s店报维修,一直到他们下班,快七点了,勉强处理好,让回去边用边观测(当时4个维修师傅拿图纸对座椅进行了拆检作业,座椅塑料外观件产生划伤) 4.15-4.16用车过程中,再次发现座椅异响,且又出现了 方向盘内异响 和 底盘异响!4.17再去4S店售后,报了三处问题,结果一个座椅异响研究了一天,没能处理好。 4.18去4S店,又花费一天的时间,把方向盘异响和底盘异响进行了确认(这里备注一下:新车2000公里左右,车速25-35之间,转速1000以上,测试了4s店试驾车,底盘也是有异响的) 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拆解检测,进一步确认问题。我没同意,新车2000公里同时出现三处异响,还要对车进行拆解,接受不了,随即提出,换新车或者退车! 4s店说,小问题根本达不到退换车的要求,只能维修。意见僵持,我只能先回家。 因为4.19和4.20有重要事情,一直到4.21(周天)又去 4s店找到售后经理商议处理办法,4s店仍旧说,只能拆解维修。僵持了半天,即便我们知道,这些质量问题没在车辆三包政策内,但还是提出了要求退换车辆,毕竟,谁也难以接受,新车2000公里就天天跑售后维修,4s店售后说,问题和诉求已经反馈给厂家,3个工作日后(4.25)回复。 4.24上午,我用车时(这之前几天内,一直停放地下室) 发现车辆的后排座椅也出现了异响 ! 刚好,中午,售后经理来电,说厂家反馈的也是让拆解维修,但对退换车辆没有进行任何回复(我不知道是 4s店没有上报还是说故意拖延),我顺便讲了又出现其他异响,他说他4.25要出差,让我先过去检测,或者4.26过去协商时检测。 4.25早上的时候,我实在等不了,先去4s店报了售后,经维修师傅检测,初步判断是左后门胶条摩擦异响,需要将车辆存放4s店进一步检测…… 到目前为止,车辆行驶马上2400公里,还有5天就过60天了,根据三包法,我的问题再得不到退或者换的解决,就只有走维修,自己承担隐形的车损了,这糟心感受…… 各位车友,假如,我是说假如(您别介意哦) 换做是您,您会怎么办?
#五菱星光提车日记看了一下车圈,啥啥都有,我是首批车主,12.16提车的,车友圈最早活跃的那批人,后来车子没啥事也就不看圈了,那就简单说说。 什么各种吹的,大家自行看车评吧,我就说点真实的。 颜值: 这个车真的长得挺唬人的,外形,尺寸啥的不像是这个价位的,回几次老家也的确有人说这车得十几二十万。但是车漆薄是真的,不耐刮也是真的,在飞沙较多的城市,高速状态下的飞沙是会在车上留痕迹的。 外做工: 漆面薄是真的,车门板,引擎盖板等等这些金属件,还是很厚实的,不是那种一按就变形的,前脸是塑料件,尾屁股是塑料件,这俩地方的塑料件是纯粹增加颜值的,但有的人觉得塑料感严重,所以线下看看很重要! 内做工: 有软包,有高级感塑料,也有颗粒感的硬塑料,但是没有什么大缝隙,公差属于这个价位段常规水平,线下看看很重要! 驾驶感受: 经过一次OTA升级,目前出厂的版本都是这个,我就基于这个分享哈,目前来说EV模式挺常规的,就电动车,HEV模式目前感受还可以,可能是天气转暖,发动机转速没那么高了,感受会好很多,EV和HEV切换之间的平滑性也提高了,但是比不上迪子那种的,还是有差距的。然后这个车身姿态还是很稳当的,毕竟这么宽大这么重,方向盘很轻巧,虚位我没感觉出来,指向性我觉得还行,我觉得无论什么车都是试试,习惯习惯。然后刹车的话,刹车调教算不上好,有点虚位。油门不错,动力响应挺及时的,常规超个车还是轻轻松松的。所以就驾驶这方面来说,这个车很中庸,没什么特点,但是也算不上槽点大,同价位或多或少都有点。 能耗: 这个东西比较玄学哈,跟驾驶习惯挂钩,像我路口起步缓,红绿灯早松油门,现在电耗在13,HEV油耗能在5内,综合油耗保持在4左右,所以经济性还是不错的,当然这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只要冬天,续航都跟拉稀了一样,目前纯电150km,按照我上述的驾驶习惯,我能跑120km左右,能耗这方面,插混车多少都会有优势的。 关于车机: 不能安装软件,后续能不能我也不知道,车友群很多自行破解车机然后安装软件之类的,然后容易出问题,是有风险的,别管影响不影响质保,不建议自行破解。然后系统自带的只有那么几个软件,够基本使用。不要去说迪子的车怎样怎样的,这要真的是买车的刚需必需,你也不会看星光这个车了。常规的语音助手能用,算不上好用,车机的操作是很简单的,上手很容易。所以说对于车机这方面不要有太多的惊喜,就相当于一个大屏幕,最大的作用就是360和导航。 其他的一些: 充电口设计不好,容易进水,溜背式设计导致后备箱周圈容易积灰,后备箱很大,很深。底盘不是油改电,但地盘也不是很高的,常规轿车高度,路况不好的地儿要注意,会刮底盘,底盘有电池,要格外注意!底盘防护已经足够了,底盘护甲不怎么建议安装,自行检索原因。空调加热是电丝加热,所以冬天纯电续航尿崩。新车有味道,要花不少时间散。后视镜后面预留行车记录仪接口,好评。 总结: 把星光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它合适,不要奢求有很多的惊喜,它在这个价位的亮点是混动底盘和独立悬架还有空间,至于更多的智能化和可玩性,如果这两者是刚需,不要选星光。圈里为啥星光问题这么多,没问题的话买完车不怎么看圈的,目前新批次的工艺应该还算可以了。 如果不是刚需车,我建议观望,今年汽车行业炸锅了一样,后续还会有好几辆价位差不多的车的,所以等。如果你刚需,然后需求就是省油大空间好开,想要个插混,星光可以选,那如果你想更高的智能化和可玩性,可以再看看别的,当然我觉得这个价位段的车,交通工具的属性是首要的。还想知道更多的细节还是评论吧,我一一回。可能运气比较好,首批车主的我的车没出问题,挺好的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