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17款林肯MKX 2.0T 两驱尊享版

外观造型设计很有亮点,很喜欢!空间大,省油,静音效果不错,但内饰设计简单没有个性,很普通!总得来说还不错👍
一杯清茶发发呆:省油如何谈起
·林肯MKX
外观造型设计很有亮点,很喜欢!空间大,省油,静音效果不错,但内饰设计简单没有个性,很普通!总得来说还不错👍
一杯清茶发发呆:省油如何谈起
如果要评选在全球市场影响较大的越野车,我想普拉多一定榜上有名,无论是强大的越野能力还是优秀的可靠性都毋庸置疑,至今也有许许多多的老普拉多还在偏远地区兢兢业业地服役,而新款的普拉多也换装了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备了混动系统,因此我也去体验了一下,看看这台车的表现如何。后备箱图片没拍,用张平台的,侵删。 试驾车是TX版,即指导价48,98w的版本,国产普拉多全系都搭载了2.4T发动机+p2单电机,匹配了八速自动变速箱,综合330Ps,单看参数还是比较强的,另外需要指出虽然车尾都标着e-hev,但这台车的混动系统和下游的THS并没有什么关系。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表现还算可以,日常中低速动力储备还是比较强的,高速再加速稍微弱了点,总体体感上零百八秒多的水平,虽然不及一些大电机的对手那么强,但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也不成问题。日常驾驶也能感觉出电机更多的是辅助作用,只有极低速时能够短暂的纯电驱动并实现熄火滑行,整体驾驶感受还是比较接近传统油车一些。动力响应表现还算不错,速度稍微起来之后中小动力请求的响应也都还是比较到位的,稍微多踩一些也能及时的降低档位保持一个比较高的转速,大的动力请求作为一台纯燃油车也还是比较快的。平顺性表现还算可以,低速时稍微有点窜,动力释放稍微有点不线性。低速换挡时稍微有点小的动作,不过倒是都不是很明显,总体考虑到定位和硬件基础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电机的加入还是能够保证这台车在绝大多数工况下都是比较好开的。 底盘表现分开说,舒适性层面,这台车的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小震动的处理也比较到位,不会像一些对手那么的“碎”,大的一些路面震动井盖这些化解的也很不错,也没什么多余的动作,减速带的表现也还算比较干脆,总体还是比较“扎实”的感受。此外简单走了一段非铺装路面,即使面对一些较大的颠簸反馈也比较柔和,没什么多余的动作,也比较贴地,较快的通过也能够保证舒适性,这点也算是这类越野车的优势,总体舒适性还是比较优秀的。 运动性表现好评,对于这种带大梁的越野车来说谈极限操控肯定没什么意义,日常稍微快点的并线转弯侧倾也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的,也基本上没什么多余的动作,弯道中也不太需要特意减速,正常不特别激烈驾驶倒是和一些城市SUV也没太大的区别。 转向手感好评,作为一台越野车低速还算比较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匹配的阻尼也没什么问题。保留了路感的同时也不会有过多的反馈,还是挺不错的。日常的指向性和车头响应速度对于一台越野车来说还算不错,跟随性也没什么问题,日常开也不会觉得拖沓。 刹车脚感总体还好,大多数情况下制动力的释放都还是比较线性的,少数情况下有些轻微的波动,幅度倒是不大,基本上不怎么需要适应就可以刹的平稳,稍微控制一下也不怎么点头。 NVH表现一般,发动机噪音和振动的抑制都不怎么样,对于一台四五十万的车来说实在是有点掉价,环境音的隔绝也不算很好。风噪表现还算能接受,当然试驾车加装了一个顶框和侧爬梯,理论上没有这些的话风噪表现会好一些,路噪表现倒是没什么问题。总体日常高速巡航倒还是可以接受,但如果需要频繁加减速的话感受确实不怎么好。 静态上,这代普拉多整体还是比较“复古”的风格,也给了一个比较方的造型,比老款要更年轻化一些,总体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好看的,此外圆灯版只有最低配,稍微有点可惜,当然好看与否还是见仁见智。 内饰相比之前的普拉多来说还算是有一定进步,总体还是比较年轻化一些的,没有之前那么的“油腻“了,我个人觉得还算是有一定设计感,当然这配色确实不怎么上档次。做工大面上还行,用料实在是差点意思,基本上以塑料为主,虽然不奢求像一些自主品牌一样但这个表现确实也差点意思。车机系统表现也比较落后时代了,但好在支持主流的手机互联倒也能用。另外作为一个越野车大多数功能都保留了实体按键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越野相关的功能按键都比较直观。储物空间表现还行,常用的物品都还是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置的。 前排人机工程学总体好评,座椅还算是比较舒适的,坐垫稍微有点短但也能接受,方向盘也能调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另外这台车的视野还是挺好的,侧边窗线也确实要比多数车型低一点,可以方便观察路况。五座版的后排表现还算不错,空间中规中矩,当然够用肯定不成问题,座椅靠背也可以比较大范围的调节,还是比较舒适的。简单看了下六座版,第二排独立座椅乘坐感受还行,空间确实就不怎么大了,而且也无法调节前后。第三排也基本上坐不了成年人,还是建议正常买五座版就好。后备箱空间好评,虽然电池位置凸起,但基本的装载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当然六座版的后备箱就不怎么行了,那个座椅实在是突兀了点。 字数限制剩余内容请移步主页观看
大家好,已经开了600公里不到更新一下,一箱油还剩15%。没有高速,单程18km计,大概堵车10.5(均速15),畅通7.5(均速35)。以下内容前3项均对比40Li尊享,就是带空悬那款,我试过2次,当初纠结了半年的选择,印象很深。 1. 行驶底盘品质,不如X5,我的感觉是低一个纬度。带avs的500h是走得质感流,紧绷有韧性,2档软硬调节小有区别。X5是空悬类似魔毯,在水上漂,但是过坑有韧性,个人觉得X5感受更高级。 2. 加速,各有千秋,谈不上谁更好,X5是那种把人踹出去的小推背(我朋友有麻豆X和麻豆S,那种我觉得是大推背),缺点是有延迟,太突然。500是平衡加速。2.4T混动完全没有涡轮延迟,油门跟脚,缺点是不知不觉就90+。个人猜想,可能2.4T混动就是要用这套资源搞出类似V8的平顺加速。我觉得,这个目前的黑科技未来的家常菜值得优先体验。 3. 行驶品质,500胜,第一回合,隔音,和X5半斤八两,X5是整体充满高级感的闷闷的外部声音,500有三档主动降噪,传进来的声音就是外部声音细微版本。发动机声音X5是低沉咆哮热血悦耳,500只有sport才有发动机声音而且是假的模拟声音,两家感受差不多。第二回合,行驶品质,500胜,X5极其晃,刹车点头严重,过不平行的坑有严重晃动,极其掉价。500h如第一条,走的紧绷质感流,晃动就好很多,实测direct4控制车身姿态有用,点头轻微,侧倾方面只体验了高架转圈路,速度70基本忽略侧倾,再快就不敢了。看配置表500h还有专属V打头的姿态控制系统,不知道有没有作用。综上2点,500胜,这也是是我pass掉40Li尊享的头号理由。 @到这里小总结,给各位汇报一下为什么当初会定500h,pass掉我20岁以来梦想之车X5。主要是现在年纪大了,略有感悟,平庸之中偶尔的跳跃,这才是人生的真相。现在的500目前更符合我的理解,eco能舒舒服服开,sport能小打小闹一下。那如果进口X5还在并还有空悬,可能会是另一个结局了@ 4. 空间,我黑武士500h显小,起码目测比汉兰达小,可能还后排也略小,事实就是我汉兰达的后排脚垫长了塞不进去500后座,更比不上国产X5了,看上去是缺点,其实我认为是优点,我不需要那么大的车,我需要的是大小合适的,精致的车。500后排空间算大不算奢侈的水平,电调角度坐着舒服。后备箱深度可以但是有点高,下面有备胎和工具,和汉兰达不一样。纵向高度不大行,再加上还有溜背造型,颜值到顶,实用方面起码是比不上汉兰达。 5. 关于马克莱文森有更新,21喇叭之前评价然并卵,现在经过家人评价,对比之前汉兰达JBL提升很多。自己体验下来音量越大感受越好,对比发现qq音乐比网易音乐感受要好,抒情歌比节奏歌好。 6. 内装品质,超好评,各种紧致,严丝合缝,外面是体现在钣金缝隙,里面体现在内饰缝隙。甚至原厂地毯都是严丝合缝没有旷量。头上脚下,甚至各种储物空间都有绒面覆盖。另外,引擎盖和前叶子板是铝的,尾门是铁的,贴车衣师傅说的。 7. 内饰材质,皮革细腻超好评,但是皮革覆盖的面属实是不多,全车内饰没有摸到硬塑料,都是软塑料,简单形容,手能碰到的范围都是皮革,其他不是,总的来说还是塑料有点多。但是这里必须要提一嘴sport运动座椅和后座,都是加了Alcantara面的,又是红色的,看起来赏心悦目,摩擦力到位,关键是后座也有。前排座椅稍微有点单薄,也许运动座椅都这个鬼样子。另后座带电动还算体贴,带通风加热属实浪费。另外还有马莱位置包的布,是另一种翻毛皮,也许叫翻毛布更合适,新鲜,摸起来很有手感。车顶也是类似这种材料,不是传统网面布,这点诚意到位了。结合日本厂的严丝合缝装配,值得满分评价。顺带一提,氛围灯很好看,自带64色14主题8段亮度调节,常用常新。 8. 车机功能和影像,HUD惊艳,这是一套系统,HUD本身超清晰,配合55.9那款350h才带的方向盘触摸型HUD控制。逻辑也好,一摸就有HUD显示,按下局部模拟震动反馈。藏了2层菜单带自定义,属实是意外收获。中央车机一般,取消实体按键差评,好在带了一个常亮快捷键区域,切换驾驶模式和空调场景和氛围灯也方便。影像好评,透明底盘,360环影,倒车,极其清晰,起码比汉兰达清晰2个维度。甚至流媒体后视镜都清晰了一个维度。选装科技包的大灯即使近光也会随速度变换照射远近。中控屏是防反光材质,这个细节超赞。 9. 一些其他,运动座椅短,方向盘小一圈。升窗器位置奇怪,常规驾驶姿势够不太到,窗户太高,抽烟手臂伸出去会肩膀酸。警示音频率过高,没啥大情况就一直响,并线后面车近一点还加重方向盘。现把所有辅助灵敏度调到最低试试。 10. 油耗,见本篇开头更新,目前600表显总平均8.8。 总结,越开越喜欢喜欢的休闲跑旅车,以后上高速体验sport后再更新汇报
从小就喜欢汽车,是个十足的车迷,今年2月份开始决定年内买车,最开始看的是奔驰E300,宝马530这类主流轿车,后来因为空间以及以后主要想开车自驾游,转而考虑SUV。一度试驾对比过路虎卫士,揽运,发现,后来因为过两年要买学区房,降低购车预算后,对比试驾过丰田普拉多,坦克700,林肯飞行家等等车型,先来一句简单总结:买了真不后悔。 放在五年前,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国产车,无论多便宜,更别提一个刚成立没两年的新牌子。从小泡在汽车杂志里,也是理工科专业,自认为还算懂车,也很清楚燃油车,纯电车,增程车,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几个类型之间的特点和区别。说实话插混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理解现在有人依然坚持纯燃油车,毕竟几年前我也不相信这些除丰田混动之外带电的车。 扯远了,说说这车。首先外观内饰,各花入各眼,我和我老婆觉得很好,尤其是内饰质感很高级,别看网图,去试驾体验过就知道。 动力方面,非常凶猛,就是大马力电车的质感,这车以电为主,发动机只有在中高速巡航时才会介入直驱,所以开起来的质感基本跟大马力纯电车一样。 空间方面,咋说呢,第三排放倒的话空间很大,相当于一个空间超大的四座车或五座车,如果要用到第三排,第三排也是可以坐身材一米八以下的成年人的,只不过这种情况下后备箱就很小了,而且要协调下第二排,第二排别指望能随便跷二郎腿的话,三排都有个不错的舒适度,而且这车第三排座椅舒适度和配置也很高,就是三排坐满的话行李放不了多少。 油耗方面,这个是比亚迪的优势,我看过网上的测评,3吨多重的车普遍反应馈电油耗10-13,但是我从来没开过这么高,前几天跑了一次1600多公里的长途,基本都高速,保电60%,全程110%限速开,平均油耗9.5-10,没超过10。市区代步用纯电油耗更低,电不足的时候油耗也就8-9,很惊喜。 再就是这车用的华为智驾,问界M7M8同款,高速非常舒服,市区复杂路况暂时不太敢用,虽然应该也没事,但目前智驾我只在高速和城市环路上用。 越野性能方面,新车开了1个多月跑了3500公里,但还没下过土路,有些遗憾,以后有机会自驾碰到越野路况再试吧,应该不差。这车越野配置很丰富,但我应该用不到几次,我可以不用,但它不能没有~ 这车目前各方面我都很满意,唯一不确定的就是可靠性和耐用性,这个需要时间来检验了。在车方面我没啥情怀,也不会给自己戴爱国啥的高帽,选择这车就是基于理性的研究和试驾后的真实体验,我也愿意为了自己的喜好任性一把,希望比亚迪和方程豹不要让我们这些人失望,这车只要可靠性和耐用性过关,在世界范围内都一定有很强的竞争力,以前我也曾经调侃过比亚迪是“X养的”,垃圾车,没想到现在成了比亚迪车主,听起来挺讽刺,希望能够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让我们能够开上性能优越,可靠耐用,价格合理的好车,不用再被国外大牌当韭菜收割。 扯得有点儿多也没啥逻辑,上班摸鱼闲来无事随便写的,哈哈。
我是3月25号下定,4月11号提车。 下面说一下我这段时间用车的体验,外观方面的话确实是见仁见智的,我选的银外咖内,倒是比较喜欢那种大一点的车,但是我目前的用车体验来说,坦克七百很宽,很高,但是不够长,一个非常威武的车头, 配了一个内敛的车尾。 空间方面的话,我1米86 200多斤,前排的乘坐体验是相当不错的,后排的话就只能勉强算得上是够用了,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可调节,但是腿不能往前伸,对于这个坐姿来说显得非常的尴尬。后备箱不提也罢,确实是小,坦克hi4t车型电池一般在后备箱了,相对来说比电池放在底盘上的车提升了越野的安全性,也牺牲了很多的空间,也牺牲了配重比,这个配重比真的很影响开车的舒适性,大家不同品牌的车,多试一试,而且可以去租回来开,体验几天,就明白了,坦克七百起步翘头真的很严重,而且还是小油门电起步。 内饰方面的话,我还真比较喜欢这一套内饰,翻毛皮加真皮,点缀了一些亮银色饰板,好看!在现在咱们国产者越来越追求科技化的时候,他做的很保守,一块儿仪表盘,没什么功能,一块很大的中控,也没什么功能,中控可以看点视频,听音乐,导航,这不是很普通的功能么,和手机的互联只有最基础的接打电话和蓝牙播放音乐,别人微信给我发的定位,我还需要从车机里面重新找,有的时候都找不见这个位置。使用车载的网易云音乐播放音乐的话,每次着车还得重新打开网易云重新点击播放,使用语音说播放音乐的话,它就会跳转自己的那个爱趣听,这个地方体验不是很好。 座椅的话,还行,挺宽的,通风加热按摩也挺好使,但是那个腿托角度挺尴尬,我这个个子应该不算很高,一个正常的驾驶坐姿,腿拖是拖不住我的腿的。驾驶位的舒适进入还是很不错的。 音响和语音识别,音响低音不错,语音识别一般,有时候喊不出来,功能也只能说够用吧。 整车隔音还是做的不错的,亏电行驶的时候还是会有些噪音的。 有个坦克APP里面有一些远程控制,蓝牙钥匙不好使,让我比较惊喜的是他有这个手机控制车前进后退,对于这么宽一个车可太方便了。 无钥匙进入,不好使,有时候识别不出来。 国产三大件,他没有冰箱。 下面来说说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有点软,过弯的时候侧倾非常严重,气动悬架升高后在标准模式下,加速就会自己降低,应该是需要调到越野模式吧,没怎么试过。发动机挺冲,毕竟也是3.0TT,不过,我是没怎么懂他这个混动模式是怎么驱动的,我之前开的其他混动的车子,低速是电高速是油,坦克七百是慢踩是电,快踩的时候,分时候,电多是用电,电不多是用油,这个逻辑我确实还没有研究明白。然后是变速箱,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我就没懂他这个顿挫明显,123档特别明显,在d档模式下,换挡很保守,转速两千多吧,我已经听到发动机嘶吼了,他开始换挡,然后顿挫,这个确实还有进步空间,应该是这个发动机电动机变速箱这个架构逻辑,是什么P2架构吧,他电驱动的时候也会有顿挫。 一直没说他的那些越野的各种配置,但是我也没体验过我就不瞎说了,这锁那锁的,我还得再研究研究,等我舍得把这个车去越野的时候再说吧 应该有人好奇这个油耗吧,目前开的话混动模式,满油满电七个油左右,亏电行驶十二个油。95的,亏电基本是一公里一块钱,充电一次,1.2一度电,充满40块钱,混动跑算下来基本也是一公里一块钱。所以对于这个东西,大家还是要算清楚,新能源是省油,但不一定省钱,你要是有家充的话,确实会省点,阶梯电价是多少钱我不知道,而且家充慢 然后就是这个电动脚踏,汽车这个挡泥板可能有一些设计缺陷,到现在经历了两次下雨天,下雨天都会把泥溅在脚蹋上。 每个人的开车方式方法不一样,我说的仅代表我个人目前开车的实际体验。 最后总结一下 【最不满意】 空间小 【驾驶感受】 势大力沉,力大砖飞,顿挫明显 【油耗】 百公里12个油
各种国补,厂补,省补算下来落地39了,觉得还行。驾驶很轻快,不像这么大的车,转弯很灵活,发动机噪音是不小,声音挺生硬,低俗纯电行驶的时候很安静,发动机介入声音就上来了。油耗是真的挺低,长途没跑,市里正常开也就10个油,加满油油箱显示五百多公里续航里程,油箱确实有点小。主动安全配置很全,挺好用的,前后有障碍都能自动刹停。座椅偏硬,支撑性很强。大灯关闭不了,没有off档,天还没黑灯就亮了。车机5年内是免费的,5年后也不知道续费要多钱,销售也不知道。建议即将提车的伙伴谈价格的时候加一条,把车的隐藏刷了,这车锁车升不了窗,后续去4S刷是要钱的,有点坑,这功能都不给自带上。后备箱挺大,但是有电池也很厚,拿取东西不方便。后排一般,前面座椅放的稍微倒一些后面就有些挤了。刚开了一星期,当下感受就这些。
家里之前的老车ES200已经开了7年,总体感受是舒适大方,省心可靠!因此这次换车早早就锁定在了RX上。好不容易等到1月份新款RX上市,开启预订后第一时间就下了定金,等了2个月后终于提车啦! 用车目前一个月了,开了1300余公里,总体感受是偏正面的。 要说目前最满意的地方,一是独特有设计感的外型设计;二是动力比起前代大幅升级的同时,油耗非常经济;三是车内空间很理想,适合全家人舒适的长途出行;四是车辆安全辅助系统和车机系统全系都配置很到位。 具体说一下用车几个方面的感受。 空间和储物方面: 虽然没有拉长轴距,但试乘下来,车内空间比起BBA的中型SUV还是大一些的(新款GLCL没试过)。 无论是我在驾驶位的头部空间,还是后排家里人的乘坐空间都十分宽裕,后排座椅我身高178是可以翘个二郎腿的(但是一定要装防踢垫哦,否则会经常碰到前排座椅),可以调节倾斜度更是好评,长途乘坐时后排的家人一致好评。 后备箱空间相当满意,可以轻松摆四五个拉杆箱进去! 车内储物空间非常多,中控台上方分了两层好评,能摆纸巾之类的随手物件。档把台有一个硕大的储物格和一个能左右两侧开启的扶手箱;一个常规杯托和一个可升降的深杯托。 其它的位置同样如此,小雷设计师在储物空间方面真是动足了脑筋! 驾驶感受方面: 我的车是350h两驱版,零百加速8.1秒,个人感觉日常生活已经足够用了,路况好时一脚油门轻踩,不知不觉就过百了。 还没试过满载爬陡坡,在日常的城市高架、桥梁这种坡,基本上没啥感受,油门轻踩就绰绰有余。 平时发动机声音非常轻柔,油门深踩超过一半之后则有点嘶吼,好在伴随而来的动力也很充沛,不会是干吼不走的感觉。 静止状态下的隔音完美,在车流中等红绿灯的时候非常静谧。运动状态下,优科豪马的胎噪还是一如既往地不给力,风噪和发动机噪声表现中规中矩。查了下网上的实测分贝数,基本和我的体感相符合。 外观内饰方面: 新RX前脸格栅大气富有设计感,侧面线条优雅修长,尾部贯穿式尾灯中规中矩,漆面颜色很靓! 中控用上了14寸大屏,支持carplay和carlife,功能也比较丰富; 空调调节、座椅通风加热仍然是实体按钮,很方便 基本上身体接触的部位都是软包材质; 座椅比ES高,支撑性(硬度)比ES大,腿部更舒适; 中控台分了两层,下层可以摆放一些例如纸巾、香水之类的物件,且不会影响视线; 64色氛围灯目测只有在黑暗环境下才会开启,而且开了之后也很暗,只能说聊胜于无; 档把处和之前一样,大面积用了烤漆面,需要经常清洁,否则就是指纹收集器。 油耗表现方面: 是真的省油!!! 出4s第一次加油到跳枪,是60升。 提车两周开了680公里,大部分时间是临牌,所以城市地面拥堵状况占了大半。周末看到续航还有120公里就去加油,没想到加了40升就跳枪了。 第二次加油时,又行驶了660公里,高架通勤和近郊游玩都有。加了38升跳枪。 截止目前,综合油耗显示6.0,个人感觉非常省油了! 安全、娱乐和科技配置方面: 安全配置方面,雷克萨斯很厚道。有主动预防碰撞系统,行人保护系统,车道保持系统等等,车里还有N个安全气囊。 音响方面,除了加装了马克包之外的车型,新RX全系用的都是12喇叭的松下音响。以我的木耳朵听起来,表现比起之前的老车ES进步了不少,主要是重音部分更好。 科技配置方面,解锁车门都是通过按钮实现了,蛮有趣的;全系还有自动远近光、电动尾门、自适应巡航等等配置;电子钥匙也可以通过APP远程控制车辆的开关门、空调等等,比较实用。 娱乐方面,车机自带了一些影音APP,连接手机热点后就可以不消耗车载流量播放啦。除此之外,因为车机支持carplay和carlife,所以应该还是有不少拓展性的,要慢慢研究。 说了这么多优点,接下来说说缺点。RX350h我这个版本,用下来也是有些不甚如人意之处,不知道雷克萨斯在后续版本里能不能升级解决啦! 1,车辆尾部太没特色,跟某些国产车神似。 2,所有没有选装半苯胺皮座椅的车辆,在前排座椅的后方都会有两道长长的拉链,逼死强迫症。 3,发动机介入的时候,声音和震动会略感不适,尤其是开着空调原地停车等人的时候感受特别强。据说是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通病? 4,进口车,定价还是贵了一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