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致命事故后沉寂7年!这家美企靠3家中国公司重新切分万亿蛋糕?

    电动车公社头像电动车公社头像
    电动车公社06-11

    水面之上,中国汽车品牌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掀动全球,主导权变革似乎正在眼前;


    水面之下,中国自动驾驶公司也在暗度陈仓,看准了全球robotaxi市场最大的蛋糕。



    如同大众联手小鹏、Stellantis联手零跑,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也选择牵手中国自动驾驶公司,布局将来以万亿计的robotaxi赛道。


    而且一找就是三个!


    短短的一周之内,Uber就分别与文远知行、小马智行、Momenta达成合作,具体合作方式都是由中方提供自动驾驶技术,Uber出平台。


    双方强强联合,只等robotaxi的需求爆发之时,一举引领全球出行市场新风向!


    01. 投华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虽然优步已经被滴滴收购、退出中国。但放眼全球,Uber的大名可是如雷贯耳——


    据估算,在Uber已经布局的市场中,其市占率高达65%,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网约车龙头。


    2024年,Uber全年营收439.78亿美元,相当于半个特斯拉(977亿美元):



    营收和增长层面,Uber的数据表现也要比特斯拉漂亮得多。


    2024年,特斯拉的净利润仅有70.91亿美元,同比也有所下滑;但Uber净利润98.56亿美元,同比暴涨422%,简直赚麻了!


    而Uber之所以能拿出这份令人称羡的财报,一方面是主营的网约车业务基本盘足够稳健,另一方面也源于其开拓的“新副业”——



    就拿新的外卖业务来说,其201亿美元的营收已经接近网约车业务的228亿美元;送货、租车、接机等业务,也正在成为Uber新的增长点。


    然而,哪怕这些“副业”已经实打实地挣了钱、甚至挣了大钱,在Uber眼里居然都比不上robotaxi!哪怕robotaxi仅处于小批量运营阶段,大规模商业化更是遥遥无期。



    作为亲历者的Uber,对网约车如何取代传统出租车那是“门清”。肉眼可见的未来,robotaxi一定会对Uber立身之本的网约车业务构成直接威胁。


    既然达摩克利斯之剑早晚会坠落,与其到最后被robotaxi扫地出局,还不如“打不过就加入”,抢占新时代的头把交椅!


    于是带着这个思路,Uber一早就在布局自动驾驶技术。


    2015年,Uber开始组建自动驾驶团队,第二年就收购了一家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OTTO,并展开相关测试。



    这个阶段的Uber,是打算亲自下场搞自动驾驶,而非“请外援”的。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的一起事故,彻底撞碎了Uber的安排。


    这起事故,就是大名鼎鼎的全球第一起无人驾驶致死案;而涉事车,正是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


    事故发生时,位于主驾位上的安全员在看手机,没发现一名路人推着自行车正在过马路,因而错过了及时接管车辆采取措施的时机,致使路人被撞后死亡。



    回头来看,这起事故的责任划分看起来相对简单,如果安全员没有分神,而是及时接管,大概率能避免事故;或者至少在采取减速措施后,不至于让惨剧发生。


    于是Uber在事故发生后仅两周,就和死者的家属达成和解,安全员面临的官司则长达5年,且最终被判有罪。


    可这起事故本身,也暴露出Uber自动驾驶技术的不足,以及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缺陷:



    一方面,测试车上搭载的自动驾驶系统没能识别到路人,致使事故发生,证明Uber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力有限,没有资格落地商用(至少在当时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尽管有安全员作为行车安全的第二道保险,可安全员在后续的官司里被发现,在测试车上有30%的时间都在看手机。


    如此散漫的工作态度,意味着Uber并没有尽到管理责任。哪怕Uber免于刑事指控,是“疏于职守”的安全员被判有罪,但这不代表Uber能逃脱道德层面的审判。



    事实上,从后续Cruise的遭遇也可以看出,不能危害人类生命,是所有人对自动驾驶划定的一条绝对底线。


    (详情请戳:100亿美元打水漂!全球自动驾驶巨头也难逃一死?



    因而,Uber实际于2018年,就彻底丧失了自己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打造“嫡系”robotaxi车队的机会,只剩下和外部自动驾驶公司合作的选项。


    而逐渐走向行业领先位置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自然成了Uber理想的合作对象。


    02. 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野心


    若要给三家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关系排个序,文远知行或许要排在No.1。


    文远知行不仅2024年就成为了Uber的合作伙伴,前两天还有消息称,Uber承诺向文远知行追加1亿美元股权投资。从甲方变成股东,关系不可谓不一般。


    而这笔投资,据称是Uber迄今为止在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Uber肯这么大手笔,主要还是文远知行自己争气。


    2023年,文远知行获得了阿联酋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国家许可证;


    2024年,文远知行于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


    目前,文远知行在10个国家/地区的30多个城市开展业务,是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和美国五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基于此,Uber在2024年与文远知行率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展开合作后,又在今年追加了全球15个城市的合作计划,其中也包括欧洲地区。


    不过,这并不代表只有文远知行足够优秀。小马智行、Momenta,也都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中的佼佼者。


    小马智行常年和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并称中国自动驾驶公司Top2,妥妥的老资格。


    2016年成立的小马智行,次年就开始在美国加州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在国内也是最早一批获得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牌照、开启主驾无安全员自动驾驶测试、开启无人驾驶商业化试点的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的身影,虽然更多地是凭借L2辅助驾驶系统活跃在全球量产车市场中,也在德国、法国、日本等地区布局了“无图辅助驾驶方案”。


    但凭借“一个飞轮+两条腿”的战略,Momenta能通过已落地的L2量产合作为L4提供海量数据,从而持续优化未来的L4级自动驾驶技术。



    不难发现,三家中国自动驾驶的共性,就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全球化的定位。



    而在背后作为支撑的,是自信不逊于人的技术实力。


    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诞生时,有成体系成规模的汽车产业托举,有成熟的科技人才储备,更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产业视角。因此不必如当年的自主品牌一般,以一穷二白的落后者身份猛猛追赶。


    即便放眼全球,如今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引领潮流的,也只有中美两国而已。



    正因如此,Uber这家美国公司,才会在robotaxi的全球布局上,采取了“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避险策略:


    在美国市场,Uber将于2025年底和Waymo、大众、以及两家美国自动驾驶公司May Mobility/AV Ride合作推出首批Robotaxi,初期配备安全员,逐步过渡到无人驾驶;


    虽然中国市场已经无望,但在欧洲与其他国际市场,依然可以背靠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技术实力,逐步在当地推广Robotaxi。


    说不定,未来robotaxi的全球市场之争,很有可能就发生在中美自动驾驶公司之间。


    03. robotaxi主导权之争


    正如Uber自己所担心的那样,在robotaxi时代能否保住现有优势,还是个未知数。


    robotaxi领域的中美之争,网约车平台只是载体,根本没有选择和站队的权利。



    目前,robotaxi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派系:出行平台、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


    其中,出行平台掌握用户资源和市场需求,自动驾驶公司具备技术实现能力,车企则提供车辆制造能力并开放软硬件接口。


    理论上讲,以上三个派系都可以凭借自己独有的优势,在robotaxi赛道上闯出一片天。


    不过现实的情况却是,三大派系或主动、或被动,最终很可能会实现合流。


    首先自动驾驶公司不造车,得找车企才能落地。


    Uber如上文所述选择与外部公司合作布局robotaxi,滴滴则将造车项目打包卖给小鹏、保留自研自动驾驶方案,最后也还是得找广汽埃安合作才能把robotaxi造出来。



    最有可能单打独斗跑通的车企,又因为需要兼顾的项目太多,很难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和人力,专门为L4级别的自动驾驶服务。


    强如特斯拉,也只是把robotaxi视为下一个阶段的主要增长点,落地依然遥遥无期。



    于是从节省资源、效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实现robotaxi最合理的方式,还真就是“专业的事留给专业的人”——


    自动驾驶公司出技术,车企造车,通过既有出行平台提供服务。


    Uber和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隐隐就有这条路将要走通的苗头。


    而站在中国自动驾驶公司的角度看,在具备自动驾驶技术实力的基础上,自有出行平台、造车合作伙伴都有,又有全球出行巨头牵线搭桥,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只看在全球市场,能抢到几块蛋糕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