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月3日赛力斯公布39,982辆的5月新能源销量时,这个同比增长17.2%的数字背后,藏着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典型样本。透过数据分析,我们看到三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第一战:高端突围
问界M9以15,481辆交付量稳居50万级市场榜首,其单月销量已超部分二线豪华品牌全系车型。这印证了"华为鸿蒙座舱+高阶智驾"组合拳的杀伤力——传统豪车的真皮沙发,终究敌不过可进化的数字座舱。
第二战:产能爬坡
相比4月31,488辆的销量,5月环比增长26.9%的爆发,暴露出赛力斯重庆工厂的弹性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其5月产量35,434辆与销量32,202辆仍存3,000余辆缺口,暗示芯片供应或仍是制约交付的暗礁。

第三战:政策卡位
借力"以旧换新+公务车新能源化"政策东风,问界M7/M5系列在20-30万元主流市场收割订单。这与全国乘用车5月零售同比增长16%的大环境形成共振,但赛力斯17.2%的增速仍跑赢大盘。
隐忧犹存
尽管单月飘红,其1-5月累计12.6万辆的成绩,相较比亚迪同期176万辆的规模,揭示出二线新势力与头部车企的鸿沟。当小米SU7、极氪007等新品持续分流市场,赛力斯需要证明:华为光环之外,自有技术护城河能否持续掘深?

张观评说
智能化溢价正在重构价格体系、政企协同效应超越单打独斗、产能交付能力已成新战场。下一步,看赛力斯如何把阶段性胜利转化为持久战优势。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