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换车时,我的购车清单上充满了矛盾与纠结。既希望满足家庭出行时的空间需求,同时也想体验纯电动车带来的低使用成本;又对10万元级别车型的品质保持一定谨慎,担心实际表现不如预期;同时对智能驾驶技术充满好奇,但又怕新技术尚不成熟。三个月来,我在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反复权衡,正当犹豫不决时,零跑B10(图片|配置|询价)上市了。试驾之后,这辆车让我有了不同的思考,也开启了我购车“冒险”的旅程。
最初吸引我的是它表现出的参数“越级感”:CLTC续航达到600公里,搭载激光雷达,并采用高通双芯片,这些技术配置出现在12万级车型中显得颇为罕见,多少颠覆了我对该价格区间纯电SUV的认知。但与此同时,周边也有不少声音提醒我,“一分钱一分货”的传统理解仍然存在,大家担心续航数据存在虚标,智能驾驶功能实际上可能比较鸡肋,且一些新兴品牌的售后服务尚未被充分验证。为此,我专门翻阅了大量用户真实续航反馈,认真研究了零跑在全域自研技术方面的积累,并亲自走访了多家4S店,考察其服务网络的广度和深度。当了解到零跑2024年销量即将逼近30万台,旗下C系列车型的月销突破3万辆,在2025年3月还一度登顶新势力销量榜时,我内心的天平逐渐倾斜,兴趣变得更加浓厚。

试驾当日,零跑B10(读测评)的表现一一验证了我的期待。160kW电机的动力输出带来明显推背感,2735mm的轴距保证了后排空间的宽裕,副驾拓展孔的巧妙设计体现出细节上的灵活性。经过一系列的犹豫后,我最终选择了600激光雷达版,官方指导价12.98万元,落地价约13.5万元。经过一个月的使用,行驶里程约3000公里,积累了不少切身体验,下面将结合实际感受详细分享我的用车经历。

我选择的是银色车漆,这个颜色给人的第一印象较为舒适宜人。阳光照射下,车身上的金属颗粒分布均匀,细细观察时,车漆色彩在银灰与浅蓝之间微微变换,层次感明显优于纯色涂层,让整车更显生动与精致。关于车辆尺寸,其长度4515毫米,宽度1885毫米,高度1655毫米,符合紧凑型SUV的主流标准。设计上,车头采用三段式线条切割,营造出视觉上的重心上提感,配合从前大灯延伸至尾灯的腰线,让整车姿态更为修长且富有动感。夜间驾驶体验也让人满意,大灯采用飞翼星芒造型,车辆解锁时三点式灯带依次点亮,既醒目又具有辨识度,为行车安全加分。

进入车内,第一感觉是整体氛围偏向冷静和沉稳。采用竹影灰色调,哑光材质中控面板配合细腻缝线和适度的镀铬点缀,虽然没有太过强调的屏幕堆叠,整体质感却让人感觉不俗。副驾驶座区域的“魔术拓展孔”设计尤为受家庭成员喜爱。比如周末带孩子去郊区时,只需简单装上折叠桌板,便能临时变成小餐桌,孩子坐在副驾位置可以随手拿到绘本和零食;夜晚露营时,利用磁吸小夜灯投射出的星星光斑配合车顶的全景天幕和氛围灯,带来惬意温馨的环境氛围。不过内饰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是硬塑料材质的普遍应用,在夏季阳光曝晒后,偶尔会出现中控面板轻微异响;其次,座椅包裹感一般,激烈驾驶时侧向支撑略显不足,对注重驾驶操控感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理想;最后是空调出风口设计较为基础,调节角度有限,副驾驶乘客想避免被直吹,常需多次手动调整,略显不便。

空间表现方面,零跑B10(用车口碑)的得房率达到约87.4%,这一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较优水平。本人身高175厘米,坐在后排时,膝盖与前排座椅间距约两个拳头加三指,头部空间约一拳头加两指,整体感受并无压迫感或“顶头”的不适。带着父母进行周边游,单程两小时车程,二老并无对后排空间感到不适,且对座椅倾斜角度表示认可,舒适感较为明显。前排座椅放倒达到近180度平整大床效果,适合露营及短暂休息。曾在日照海边露营时,将充气床垫铺于前后排之间超过1.8米的平整区域,全家三口躺在车内静听海浪声,比起搭帐篷更为方便舒适。需要注意的是,座椅放倒后头枕需要手动拆卸,操作稍有不便。

后备箱常规容积为420升,其中下层隐藏储物格约95升,是我收纳婴儿车、妈咪包及露营炊具的“私藏空间”。上层空间足以放下两个28寸行李箱,日常出行较为宽裕。后排座椅按照6:4比例放倒后,行李厢容积扩展至约1415升。曾帮朋友搬家时,轻松装下4个24寸行李箱、一辆山地自行车与3把折叠椅,实际装载能力令人满意。后备箱尾门支持两档高度调节功能,尤其适合带小孩家庭,调低高度单手即可操作,提升便利性。前排开放式中控岛台设计合理,左边凹槽能稳固放置500ml水杯,右侧平整区域适合摆放手机、钥匙,底部兼具隐藏储物格,方便放置驾驶证、高速卡等常用物品,取用顺手。副驾手套箱容量达到8.5升,能轻松容纳14寸笔记本电脑,偶尔可临时作为流动办公的桌面。

智能辅助驾驶配置相对扎实,尤其是在12万元左右的价位中配备激光雷达并不常见。高速行驶时,高速领航辅助功能表现令人较为满意。曾经在沈海高速上,车辆提前识别200米外的施工锥桶,自动减速并顺利完成变道超车,其感知和判断逻辑相对成熟,有接近经验丰富驾驶员的表现。大雨天驾驶时,激光雷达优势凸显。某次暴雨中,同行纯电车因摄像头模糊导致频繁误报警,而我驾驶的车辆依靠激光雷达实现稳定感知,自动紧急制动响应更为迅速,从心态上提升了驾乘安全感。语音助手“小零”使用频率较高,其内置的双大模型(DeepSeek与通义千问)支持较为复杂的语音指令处理。例如有一次我说:“我手凉,帮我打开方向盘加热和座椅加热,设定温度26度”,系统能同步执行多项功能。不过偶尔出现理解偏差,如导航想让系统推荐沿途咖啡馆,它却多次推荐停车场信息,多轮语境识别还有待优化。目前自动泊车表现仍有提升空间,在商场地下车库,标准侧方位车位的识别率约为70%,遇到旁边障碍物时系统易退出操作,垂直车位泊车偶尔出现压线现象,需要驾驶者介入调整。以12万元左右价格对比部分20万元以上的新势力车型,自动泊车功能虽有差距,但从硬件配置角度看,未来通过OTA升级改善的空间存在。

驾驶过程中,后置后驱与50:50前后轴荷比的设计使零跑B10在操控上展现出“小钢炮”气质。市区超车时,160kW电机的动力响应及时,6.8秒破百虽非性能车级别,但足够满足日常高效起步需求。转向反馈清晰,虚位较小,5.25米的转弯半径适合城市老旧路网,能够轻松完成调头动作,灵活性优于我之前驾驶的紧凑燃油车。底盘由零跑携手Stellantis集团联合调校,兼顾舒适与操控性。通过减速带时,后多连杆悬架对颠簸过滤良好,车内震动较小;高速过弯时,车辆侧倾控制合理,为驾驶者提供了足够的信心。试驾时体验的“爆胎稳定控制”技术,在模拟60公里/小时的爆胎情形下,车辆仅有轻微偏移,电子系统迅速介入调整方向,整个过程无需人为干预,增强了安全保障。
续航方面,CLTC标称600公里表现较为扎实。近来天气炎热,空调维持24℃自动风速,结合市区通勤与周末短途出游,实际续航约为540公里,每天行驶40公里通勤,满电情况下可维持一周不充电。充电速度表现令人满意,快充桩上十二分钟时间即可将电量从12%提升至80%,补能相当于500公里续航,基本上喝杯咖啡的功夫便完成充能,轻松实现从济南到淄博的出行需求。家用7kW慢充桩利用晚上谷电时段充满电仅需约九小时,电费低于20元,相较公交出行成本显得经济实惠。车辆配套的APP内置“驾驶行为分析”,能够清晰显示急加速、急刹车次数,按照建议进行驾驶习惯调整后,平均电耗从13.5kWh/100公里降低至12.2kWh/100公里,同步提升续航完成效率约8%。

车身方面,虽然起初未特别关注数字指标,但实际使用中发现整车做工扎实,关门声沉稳厚重,给人可靠感。结构采用横向9根和纵向7根笼式设计,高强钢比例达到79%,热成型钢使用占比28%,安全性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较好。电池经过新国标48小时无热扩散测试,每次充电时我会关注APP显示的“电池健康度”,带来一定安心感。在湿滑路面曾遇见一次险情,地下车库环氧地坪积水导致起步轮胎轻微打滑,“起步融合控制”系统及时介入,限制扭矩避免侧滑。高速环境中的“高速预稳定控制”功能同样实用,车辆高速变道时自动调节悬架阻尼,有效减少侧倾,提高行驶稳定感。

以一个月3000公里的使用成本估算,累计电费约240元,每公里电费约0.08元,明显低于之前燃油车每月800元油费,节省约560元。家充桩谷时段电价约0.296元/千瓦时,一次充满67.1千瓦时电池仅需20元,相较燃油车500元油费预算的同等续航,成本相差数倍。保养方面,首保免费,后续年度维护费用预计约800元,电动车本身保养流程较为简化。保险费用首年约4125元,包含100万元第三者责任险,零跑品牌为电池、电驱、电控及整车提供终身质保,有效缓解三电系统衰减相关担忧。相关优惠活动信息建议前往当地经销商处咨询。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和3000公里的路程,零跑B10用其在多个维度的均衡表现打破了我对10万元级纯电SUV的固有偏见。它并非完美无缺,但在多数家庭用车核心诉求上呈现较少明显短板,包括续航真实、空间宽敞、智能驾驶功能实用、安全配置值得信赖以及养护成本较低。对于预算10万至13万元的家庭用户、城市通勤者或科技体验者而言,这款车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购车体验。
如果你曾像我一样,对于纯电车型的可靠性存在顾虑,担心低价背后或存在的配置缩水,那么零跑B10用销量成绩、技术沉淀和用户口碑呈现出另一种可能。得益于其全域自主研发体系的加持,10万元价位的车型依然可以具备较为成熟完整的产品力。理性来看,如果你重视品牌溢价或对细节有更高要求,市面上同级或更高价车型仍值得多方比较;但如果注重性价比,将有限预算投入到实用且配置丰富的车型,那么试驾体验后,你也许会对它多了几分认可,甚至会由衷地说出“真香”二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