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汽车论坛的 “15 万级电车怎么选” 板块,一个关于零跑 C10 的帖子还在不断刷新回复。有人贴出用车成本对比图,兴奋地说:“家充谷电每公里才 3 分钱,彻底告别加油肉疼的日子”;也有人吐槽:“车机偶尔反应慢半拍,要是能再优化下就好了”。更有用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一位在三线城市工作的上班族,每天通勤往返 60 公里,以前开燃油车每月油费要 800 多元,换了零跑 C10 后,每月电费不到 100 元,省下的钱足够给孩子报个兴趣班。还有用户上传了自己改装后备箱的照片,用自制的收纳盒解决了储物空间不足的问题,引发众多网友跟帖讨论。在竞争白热化的平价新能源市场,零跑 C10 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车型既期待又严苛的双重标准。它究竟如何在这片红海中站稳脚跟?
把时间拉回十年前,新能源汽车赛道挤满了四百多家 “造车新势力”。那时融资发布会一个比一个盛大,概念车设计天马行空,“颠覆行业” 的口号此起彼伏。但潮水退去后,多数品牌因技术短板和成本失控黯然退场。零跑汽车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 埋头搞研发。过去三年,超过 50 亿元资金砸进实验室,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始终保持在 15% 以上。在研发电池散热技术时,工程师们为了找到方案,在高温模拟舱里连续工作 48 小时,反复测试上百种材料。有位年轻工程师回忆道:“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住在了实验室,困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醒来继续分析数据。” 为解决电控系统在高原地区的性能衰减,团队带着设备徒步登上 4000 米高原,在稀薄的空气里调试参数。高原反应让不少人头疼、呕吐,但没有一个人退缩。这些默默的坚持,最终换来亮眼成绩:今年 3 - 4 月交付 41039 台,同比增长 173%,C10 车型累计销量突破 10 万台。

价格永远是平价市场的核心战场。2026 款零跑 C10 在 2025 年 5 月 15 日上市,纯电版定价 12.28 万 - 14.28 万元,增程版 12.28 万 - 13.28 万元,各地经销商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置换补贴、金融贴息等优惠政策(具体可咨询当地经销商)。相比 2024 款,纯电版直降 1.6 万 - 2.6 万元,增程版直降 1.3 万 - 3.3 万元。零跑能做到 “加量还降价”,全域自研模式功不可没。以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为例,研发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把原本 200 多个零部件精简到 80 个,单台成本直接砍掉 2000 元。这背后是无数次的设计修改和实验验证,团队成员常常为了一个结构优化方案争论到深夜。生产线上,AI 质量检测系统像个不知疲倦的质检员,128 道工序连 0.1 毫米的误差都不放过。有一次,检测系统突然报警,技术人员仔细检查后发现,是一个电池组的焊点存在极其微小的瑕疵,及时避免了潜在的质量问题。
续航焦虑是悬在新能源车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零跑 C10 纯电版 74.9 度的电池能跑 605 公里,满足日常通勤和周末短途游;增程版 1190 公里的综合续航,让长途自驾不再是奢望。但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之路充满坎坷,实验室里性能不达标,实路测试中高温下电池衰减严重。团队建立了包含 1000 多种配方的数据库,经过 238 次成分调整和 126 轮实车验证,才实现电池比容量十倍提升。在一次关键的实路测试中,车辆行驶在沙漠公路上,高温让电池性能急剧下降,团队成员顶着烈日,一次次记录数据、调整参数,衣服被汗水湿透又被晒干,最终找到了优化方案。全域 800V 碳化硅高压快充平台更是解决补能痛点,在 180kW 充电桩上,30% - 80% 充电仅需 16 分钟。节假日在景区充电站,经常能看到零跑 C10 车主利用充电时间去周边探店,而其他车主还在充电桩前干着急。智能充电算法还能根据不同充电桩功率自动调整策略,就算在偏远乡镇的小功率充电桩,也能高效补能。


坐进零跑 C10 车内,很难相信这是一台 10 多万的车。高通 8295P 智舱芯片与骁龙 8650 辅助驾驶芯片的组合,经过 587 次算法打磨,操作流畅得像手机。3D 实时感知桌面能提前预警 500 米内的路况变化;智慧分屏功能支持导航、音乐、视频同时运行。AI 大模型助手堪称 “行车小秘书”,检测到驾驶员疲劳时,自动调整空调、播放提神歌单并规划休息区;下雨天车窗自动关闭,还会推送治愈系白噪音。零跑对用户反馈的响应速度也值得一提,有用户在论坛建议增加方言识别,研发团队 45 天就上线了涵盖 8 大方言的版本。为了确保方言识别的准确性,语音识别团队走访了多个方言地区,录制了数千条语音样本,不断优化算法。

辅助驾驶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2026 款零跑 C10 通过激光雷达与高性能芯片协同,实现 26 项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研发团队走遍全国采集数据:在云南山区记录 327 个弯道参数优化过弯算法,在江南梅雨季节测试暴雨天的感知精度,在西北荒漠验证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在江南的一次暴雨测试中,雨水模糊了摄像头视野,团队成员冒雨反复调试算法,衣服被雨水浇透也浑然不觉。与同价位的深蓝 S7 相比,零跑 C10 芯片算力快 40%,应对复杂路况更从容。有车主分享雨夜在山区高速的经历,开启辅助驾驶后,车辆不仅精准跟车,遇到突然闯入的小动物,还能在 0.8 秒内完成制动。

驾驶体验方面,零跑 C10 搭载的碳化硅 SiC 三合一电驱带来 5.9 秒零百加速,城市中超车变道一气呵成。与玛莎拉蒂团队联合调校的底盘找到了操控与舒适的平衡点:高速过弯时悬挂有效抑制侧倾,过减速带时减震器柔化颠簸。自研的 LMC 一体化底盘控制系统是隐形守护者,120km/h 紧急变线时,系统 50 毫秒内调整四轮扭矩;北方冰雪路面上,每秒 100 次微调确保车辆不打滑。在底盘调校过程中,工程师们在不同的路况下进行了上万次测试,只为找到调校方案。

用车成本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关心的。根据用户反馈,零跑 C10 纯电版百公里电耗约 13 - 15 度,家充每公里几分钱。按年行驶 2 万公里算,电费 1300 - 1500 元,同款燃油车油费轻松破万。保养也省心,常规保养 300 - 500 元,不到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电池终身质保政策(具体细则可咨询经销商)打消后顾之忧,针对老旧小区充电难,零跑推出 “一户一策” 方案。有用户所在小区电力负荷不足,售后团队协调改造线路,采用分时充电技术解决问题。线上预约和远程诊断服务,让维修保养足不出户,充电异常通过视频连线 15 分钟就能解决。

不过零跑 C10 也有进步空间。车主群里常讨论后备箱空间不够大、车机启动初期短暂黑屏的问题。零跑迅速成立专项小组:工程师参考折叠收纳箱设计,开发出可折叠隔板和隐藏挂钩,提升 15% 的空间利用率;软件团队逐行优化代码,预计下次 OTA 升级将启动时间缩短至 3 秒内。通过分析 1.2 万条用户反馈,利用 NLP 技术发现 23% 的建议与储物空间相关,这些都成了产品迭代的方向。

零跑汽车自研零部件对外供应计划,展现出更宏大的战略布局。参考丰田通过零部件输出构建全球产业链的经验,零跑已与欧洲、东南亚企业展开合作。自研电机和电控系统拿下多项国际认证,还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目前其电控系统已与某欧洲车企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开发小型电动车动力系统。合作过程中,零跑吸收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到下一代电池包研发,预计生产效率提升 30%。在与欧洲企业的合作洽谈中,零跑团队凭借扎实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方案,赢得了对方的认可和尊重。

从论坛里的热烈讨论,到研发实验室的日夜攻坚;从价格策略的精准把控,到用户反馈驱动的持续改进,零跑 C10 在平价新能源市场走出了自己的路。当市场从资本狂欢回归理性竞争,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看重 “真实力”。零跑 C10 用均衡的性能、亲民的价格和不断优化的诚意,在 10 - 15 万级市场站稳脚跟。随着品牌持续深耕技术、完善产品,未来或许会带来更多惊喜。这种以用户需求为锚点、坚持自主研发的模式,不仅为零跑的发展筑基,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推动行业向更务实、更贴近用户的方向前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