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海家动力电池容量,5ah*220/1000计算出电池容量1.1kwh
林肯航海家2.0T油电混合版有着Ecoboost2.0t燃油发动机外加1.1度比亚迪三元锂电池,“起步像电车般丝滑,高速超车时燃油加电机的爆发力随叫随到”,混动系统精准分配油电动力,城市通勤与高速巡航无缝切换。

路上下坡多,正常的话一般能到6-7个
“75L油箱续航超1000公里,实测综合油耗稳定在6L左右”,甚至有人挑战出市郊4L+的低油耗,彻底打破美系车“油老虎”的刻板印象。
那么,混动版如上所说,兼动力、燃油经济性、平顺性于一体的“六边形战士”,车价比燃油版高出了两万(燃油尊逸与混动尊逸版比,因为只有混动尊逸和燃油尊逸的差别只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的配置差别,具体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那么我们已经买了混动车型的车友或者还在犹豫油混还是燃油车型的车友,是否真正了解混动车型?混动车型是否仅仅只有动力、油耗和加速平顺性这三个优点?又有哪些缺点?他到底适不适合你?今天的文章就要详细说一说混动车型,相信各位看了我的文章,以后将不再迷茫。(蒙迪欧、锐界L和林肯z也可以参考。至于丰田的车型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了,因为丰田的油电混合版和燃油版发动机差别较大)
一、定位

懂车帝航海家参数显示,燃油尊逸和混动尊逸指导价相差两万,配置差别仅有发动机和变速箱
首先,肯定要分析,为什么林肯要推出一款油电混合车型?
在推出23款航海家之前,林肯航海家的老车型有着2.0t和2.7t两种动力,作为主打家用性、舒适性和豪华性的林肯车,2.7t虽然有着v6强劲的发动机,但是其较高的油耗,让很多喜欢它的人望而却步,作为家用车,燃油经济性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考虑到让动力与经济性完美结合,推出了2.0t+动力电池的油电混合动力,虽然动力参数上没有2.7t那么亮眼,但是大大降低了耗油量,可以说在动力与燃油经济性上寻找一个平衡点。(冒险家(图片|配置|询价)的混动是1.5t,是2.0t燃油发动机的平替,跑题了。。。)
二、油电混合技术原理
航海家的油电混合与丰田的混动很接近,那么它又与丰田的油电混合有什么区别呢?是否有车友在汉兰达(皇冠陆放)和航海家混动之间徘徊犹豫呢?从油电混合系统上来讲,林肯(也可以说是福特)与丰田混动技术原理相同,专业点说叫动力分流式混动,和丰田THS混动一样,不属于插电混动,也不属于增程式混动,不需要外接充电桩,电池的电量完全由燃油发动机供应,自给自足。丰田车型在节油方面表现出色,但其设计初衷主要着眼于降低油耗。在自吸和阿特金森循环的共同作用下,节油效果显著,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豪华车型所应有的强劲动力。而美系车型也一直保持着动力为第一要素的风格,在混动车型上以动力表现为首要,在其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很多人都说(包括一些销售),都说,林肯用的是丰田第三代THS动力分流技术,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福特与混动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福特与丰田共同开发了功率分流系统,并获得了专利。福特曾考虑过全盘购买丰田的技术,但最终选择了引入项目启动时所必须的专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研发。2004年,福特和丰田签订了一份协议,引入了丰田约20项混动专利,福特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并最终摆脱了丰田的技术限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混动之路。

丰田THS第一代到第四代发展史,红色方块里是电机最高转速

航海家发动机舱内电机实拍,最高转速同为17000rpm
由上图得出,丰田第四代THS采取的是高转速的永磁电机,最高转速为17000。而第三代THS使用电机最高转速为13500,航海家的电机最高转速同为17000,而据现在我了解的信息,丰田的第五代THS,也就是最新使用了三元锂电池的卡罗拉用的THS技术,电机最高转速也同为17000转。且殊途同归的是丰田第五代THS也从镍氢电池转用为三元锂电池。这也恰恰证明了我阐述的观点,福特的技术并非完全和丰田相同,而是如上所述,在和丰田共同开发了动力分流系统后有一条自主的路。
三、航海家油电混合版本各方面表现(和燃油版对比)
1 加速

北美版航海家2.0t燃油版发动机参数,功率比国内小了6kw,扭矩小了10NM

零百加速7.6s,速度为表显时速,非GPS显示时速

北美版航海家2.0t混动发动机参数,比国内调教略高一点,可以忽略

零百加速6.7s,速度为表显时速,非GPS显示
北美针对航海家油电混合的零百加速测试,为6.7s,发动机综合功率比国内仅高了4kw,可以忽略不计。比燃油版零百快接近一秒。油电混合原理为功率分流,在加速方面显现了非常大的优势,可以将发动机功率和电动机功率分流并一起作用在动力上,从上图也可以看出,速度越快,混动的优势越明显。
2 油耗

懂车帝车型参数中得出,官方WLTC综合油耗百公里相差约两升油

燃油车型各种情况的油耗

油电混合车型各种情况的油耗
上图的几个数据由左至右分别为,城郊(最高限速为100公里每小时)/城市/高速(最高限速120km/h)/综合平均油耗。
可以看出在城郊、城市以及综合平均油耗上,混动均有明显优势。当然,北美的路况和中国不同,可能城市平均时速较低,造成燃油版油耗更高,高速限速为140km/h,比中国的限速要高,所以油耗也会比中国的高速油耗要高一些。
当然,测试是同一个网站做的测试,所以驾驶环境,条件以及技术应该是趋于接近的,但是放在咱们车友日常开车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脚法,驾驶习惯,天气,路况等等均不同,造成油耗存在差异,但如果综合整体来看,混动在非高速的油耗上是有明显优势的。
3 变速箱

燃油8at的加速曲线,可以看见基础明显的波动

油电混合ECVT加速曲线,比较丝滑,几处有些轻微波动应该是发动机介入或者是综合输出时功率的变化
在全力加速过程中,ecvt的表现肉眼可见的比8at丝滑流畅,当然8at的表现也非常好,但是还是做不到像ECVT没有挡位这么好。
四、油电混合车型独特的工作机制
前面的文章将ECVT解释的很清楚了,其实ECVT远比我说的要复杂的多,机械结构,包括电控的逻辑,发动机、发电机及动力电机三个结构的配合,变化多端。我也只是略微学习了一点皮毛。但是可以看出,油电混合的本质是油车,并且可以自给自足,不用额外插电充电,并且可以综合发动机和电机综合功率输出动力。
油电混合车型也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可能很多车友不了解,我列举出来给大家参考:
1 动力分配

之前的文章说了ECVT,但基本是从结构入手的,逻辑实际远比结构复杂,而航海家油电混合车型在判断车辆行驶过程中用什么驱动速度并不是第一要素,而是以高效为最首要。行车电脑会从驾驶者设定的驾驶模式、踩油门的深度、道路情况等等综合分析出当前行车时最高效的功率输出方式,比如低速时,浅踩油门,电脑认为纯电驱为最优效率输出方案,则采取纯电输出,但如果深踩油门,电脑会判断在当前需要更快的加速时,油电同驱为最优效率输出方案,那么就会启动发动机采取油电同驱。
福特的逻辑应该还是以动力输出为首要,所以在踩下油门的同时,汽车大脑会判断应如何达到需要的加速的最佳动力输出方案。只有浅踩油门时,才会是纯电输出。
2 蓄电池

停车前的动力电池电量

在车中测试一小时的音乐,动力电池掉28%的店,蓄电池几乎没掉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平时,动力电池不仅可以提供动力,还可以给蓄电池充电(当然熄火断电的情况就不会充了),那么这也就是在车里仅通电时听歌或使用车上电子设备时蓄电池更容易保持一个健康的电量,这也是油电混合车型12v电瓶出问题几率较少的原因。
3 电池衰减

官方提供的电池质保标准
很多车友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是不是几年过后电池衰减了上面提到的特性就会削弱很多呢?上图为官方给的电池质保的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限值,也就是在相应时间内,电池衰减如果大于该数值,是给予换新或免费维修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动力蓄电池的Wh容量较额定容量的衰减不会超过图中的标准。我认为这个衰减值是可以接受的。
4 电池循环次数

还有车友关心电池的循环次数,是不是和手机一样,会不会循环达到一定次数会加速他的衰减呢?
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完全是,三元锂电池的循环次数不是优势,但是航海家油电混合电池是浅充浅放,它的的充放逻辑是电池低于50%就会启动发动机进行充电,比如停车时,动力电池电量低于40%发动机就会启动来给电池充电,充到62%就会停止,无论再怎么加速,也不会再给动力电池充电了。所以动力电池的电量大部分处在一个较为健康的区间内,但是所谓的循环次数是完全充放电的次数,所以,对于航海家油电混合来说,不停的充放电对电池健康的影响较小。不必过多担心。
5 刹车盘

因为混动车型减速时优先使用动能回收系统,在电池电量充足时,则将储存的能量用于刹车,一定程度的节省了刹车盘,有现实车主开了7000多公里时,才完成了对刹车系统的磨合。
6 ECVT齿轮油


ECVT所需齿轮油4.45L,而燃油8AT需要变速箱油10.35L。未来更换变速箱油时可以节省一点。
7 主电机冷却方式

主电机的冷却方式采取了比风冷更好地油冷,以保证散热性更佳。
五、是否适合选择混动
那么上文所说全部都是混动的优点,我也确实想和大家表达,油电混合比燃油版贵两万元换来的不仅仅是节油,有享受了更好的动力和平顺性。那么假设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是不是就可以混动闭眼入呢?
答案是非也非也。请听我从以下几点详细道来。
(一)、通勤单程里程

行车手册原文说明
先说我的建议:
根据行车手册说明,如果平时通勤单程距离较短,较短的定义我认为是10km以内,尤其5km内,低速我理解为60km/h以下,属于低速。基于油耗问题,以及颗粒捕捉器综合来看,不适合购买混动车型。
再说原因:
以下从两点说明:
1 颗粒捕捉器
因国家国六b的排放标准要求,大部分新车都采取给车戴上“口罩” 的做法以达到排放标准,可以说是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就像跑步时给你戴上口罩,用来过滤呼出气体的细菌,却没有真正从健康入手,让身体里的细菌减少一个道理。
所以这种“戴口罩”的做法势必会让发动机感觉“憋得慌”,呼吸不畅。不仅油耗提高了,动力也会下降。
想让“口罩”保持通畅,就需要维持排气温度,以便提高排气温度,使汽油燃烧后排出的“灰分”充足燃烧排到颗粒捕捉器外。关于排气温度需要达到多少,我查询了很多网站以及文章,以550摄氏度说法较多,少数也有提到需要600摄氏度以上。综合来看,至少需要达到550摄氏度以上才可以做到颗粒充分燃烧排除颗粒捕捉器。
所以,颗粒捕捉器普遍安装在了国六b的车型上,在有些车上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文中提到的油电混合车型就是其一。丰田近期投诉量上升,大部分也是因为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福特油电混合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本身颗粒捕捉器就安装在了三元催化器后端,远离发动机,又因油电混合的工作机制,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并不是一直运转,尤其在低速情况下,如果再加上冬天,室外温度较低,那么就更容易造成颗粒捕捉器堵塞。

堵塞的直接表现就是电驱不参与动力,行驶时因系统强行提升排气温度,所以发动机转速较日常开车大幅提升,平均油耗激增至15L/km以上等。
当然,堵塞也不是不能解决,就是在堵塞或者接近堵塞时,可以通过挂L档(也就是低速前进档),深踩油门,强制让发动机高转速行驶20分钟或者到高速路,以中高速持续行驶20分钟,可以进行再生,即可恢复正常。
但是,大部分人购车是为了生活更加方便,如果因为颗粒捕捉器定期要去被迫拉一次高速,无疑会给你带来困惑以及不必要的烦恼。
2 油耗

刚启动车辆动力电池电量为29%(左下角数值是动力电池电量百分比)

跑了1.3公里,动力电池充到56%
看上图的油耗,平均油耗达到了惊人的24.5L/100km,当然这个也和启动车辆原地怠速包括从地库上坡等因素有关,但是混动车辆还有一个机制,就是发动机不仅负担着驱动车辆前进,还需要给动力电池充电,所以,在行驶里程较短时,和燃油车同等路况的情况下,发动机输出的功率要大于燃油车,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电池电量充足,发动机不用过多参与到给电池充电的工作,逐渐油耗才会降低到低于燃油车水平。所以,如果要油耗保持在上文所说的正常水平范围,无疑需要更多公里的行驶。
3 气温
在北方的冬天,气温较低,通常会达到零下甚至更低,那么在寒冷天气,以上所说的情况就要加个更字,行车电脑感受到室外的低温,水温也无法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温度区间内,那么发动机可能几乎不会停止运转,以维持水温,以及排气温度。低温之后,发动机怠速从1250低转速可能上升为1850-2200的高怠速转速,发动机也会跟着咆哮。且低于4摄氏度时,后视镜会自动启动加热,也会额外耗费一些电量,造成发动机额外给电池充电等等因素,发动机启动的时间长了,势必混动的优势会减小很多。而且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动力电池也有电池的特性,就是天气寒冷它的输入和输出功率以及能量储备会相应的打一些折扣,这样在开车过程中也会对油耗以及动力有一些影响。
最后上数据

右下角显示为排气温度
上图右下角数据显示为排气温度,在时速49公里速度行驶中,排气温度仅为400摄氏度。当然这个不是匀速49开了一段时间的排气温度,只是加速过程中的。

加速到82时的排气温度,为508
只有加速到80+km/h,排气温度才接近上文提到的550摄氏度,但此数值仅为加速到82的排气温度,如果匀速行驶一段时间,也许排气温度还能上升一些数值。
所以如果长时间行驶,排气温度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温度,势必会造成颗粒捕捉器里有较多不能排除的颗粒,造成颗粒捕捉器堵塞。



上面三个图是在一次行程中3个公里数拍的平均油耗,当时的驾驶路线主要为北京五环路,全程一半畅通一半拥堵,在前10公里行程中交通畅通。明显可见,在行驶了5km时,油耗为9.6L/km,10km时,油耗下降至7L/km(交通畅通,不然10km内油耗还要升高),最后行程结束,行驶30.5km,油耗为5.6L/km。所以油电混合车型随着单程行驶里程数越高,油耗才越有优势。
(二) 停放车辆时间过长
上文所述,如果停放车辆时间过长(具体多长,确实无法测试,请各位车友见谅),动力电池电量被放空,无疑对动力电池存在一定的损伤,其实就和手机同理,用到完全没电关机,肯定是损害电池的。我的车最多停过两个星期没开,动力电池还有比较低的余量,还请各位车友购买前仔细思考个人用车习惯,如果一两个月才会动一次车,对电池确实不好。
六 混动车型注意事项

1 由于存在锂电池,不能在高于60摄氏度的烤漆车间作业,且烘烤车漆时间不能高于45分钟。如必须作业,请提前拆下动力电池。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