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尺寸全面升级!捷途旅行者加长版,能装下全家向往的移动方舟

    智车百晓生头像智车百晓生头像
    智车百晓生昨天 09:13

    引言:当越野遇上全家出行,谁在重新定义"六边形战士"?

    在成都车展的露营体验区,我曾见过这样一幕:一家四口从一辆方盒子SUV里搬出折叠桌椅、烧烤架、儿童自行车,甚至还有一顶全自动帐篷——这辆车的后备箱像哆啦A梦的口袋,永远能掏出惊喜,这样的场景想必是很多家庭的向往,而捷途旅行者(图片|配置|询价)加长版就是一款把"越野基因"和"家庭实用性"揉碎重组的神奇车型。

    当市场还在争论硬派SUV该主打硬核越野还是城市通勤时,它用5米车长、1653L后备箱和七座布局给出了新答案: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带着这份好奇,我深度试驾了两周,穿越城市高架、山间泥路和草原公路,终于明白它为何被用户称为"移动城堡"。

    初见旅行者加长版,你很难不被它的"棱角分明"打动。2025款延续了经典的方盒子造型,但在细节处藏着十大质感升级:引擎盖的两条棱线从A柱延伸至中网,配合熏黑矩阵式LED大灯,像极了老式越野车的"挑眉"设计;侧面腰线没有刻意追求流线型,而是用一条水平直线贯穿全车,加长部分巧妙藏在后门与后窗之间,既保持了车身比例,又让第三排乘客拥有完整的侧窗视野(这点对晕车人群极其友好)。

    值得玩味的是轮眉设计:外扩的黑色塑料件并非单纯装饰,而是与底盘护板、前后保险杠形成防护体系,轻度越野时能有效抵御碎石冲击。车尾的"小书包"备胎罩支持定制化图案,试驾车上贴着车主手绘的雪山图案,这种可DIY的细节让工业产品多了份温度。

    对比同价位的坦克300城市版(圆润化设计)和BJ40(过于硬核),旅行者的外观更像"温柔的硬汉":既能让都市白领开去写字楼,也能陪户外玩家扎进无人区,这种无龄感、无场景限制的设计,恰恰切中了当下家庭用户"一车多用"的核心需求。

    坐进驾驶舱,我感受就是"反硬派套路":没有夸张的机械按键,取而代之的是15.6英寸2.5K悬浮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搭配高通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堪比主流新势力车型。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设计师的巧思:空调旋钮保留了金属质感的物理按键,阻尼感调校得恰到好处,盲操作时不会出现"转过头"的尴尬;门板和中控台大面积使用软质材料,手肘常接触的位置还做了菱形缝线,谁说硬派SUV就得糙?

    25款升级的UI/UE系统带来了真正的"自定义乐趣":导航地图支持切换卫星视图、地形模式,甚至能把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设为语音助手;空调界面可以自定义三排温度优先级,比如我习惯把第二排设为24℃(照顾老人),第三排设为26℃(避免小孩着凉),这些个性化设置能保存到不同驾驶员账户,再也不用每次上车重新调整。

    捷途旅行者(看资讯)加长版空间表现相对于标准款,空间进一步提升,加长车身部分带来的比较直观变化是后备箱纵深:常规状态下(七座全开),后备箱能轻松放下3个20寸登机箱+婴儿车,对比汉兰达(七座状态仅620L)优势明显;当放倒第三排(支持4/6比例),此时能横放一辆山地自行车(无需拆轮);若进一步放倒第二排,直接形成纯平空间——我实测过,1.8米的成年人可以伸直腿躺下,配合原厂充气床垫,秒变"户外大床房"。

    在细节设计方面更可以看见捷途空间表现的功底,后备箱地板下方有分层储物格,露营时可以把食材、餐具和脏衣物分区存放;右侧隐藏式挂钩能挂住10kg的露营灯架,左侧电源接口(220V/12V双接口)支持外接投影仪,车尾秒变露天影院。

    这次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宽敞,7座的加入,第二排是全车比较舒适的位置:150mm的前后滑动距离+靠背角度调节,能兼顾儿童安全座椅安装和第三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实测身高1.75米乘客坐第三排,膝盖距第二排有3指余量)。第三排专属的顶部内凹设计避免了"磕头感",两侧杯架和储物格、独立阅读灯一应俱全,甚至还有前文提到的足部出风口——这在25万级七座SUV里堪称罕见(多数竞品第三排只有头顶空调,冬天脚部冰凉是通病)。

    动力上,2025款捷途旅行者加长版搭载升级版**鲲鹏2.0T+8AT**动力总成,390N·m的扭矩在阿拉善沙丘攀爬时游刃有余。搭载了 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集成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和智能限滑差速锁,可智能切换 6+1 种智能越野模式,根据路况自动分配动力,提高抓地力、通过性与过弯稳定性,增强脱困能力,轻松应对泥地、雪地、山路等复杂路况,高速超车信心充足。转向手感有"轻便"和"沉稳"两档可调,女士驾驶时推荐轻便模式,原地打方向毫不费力;运动模式下阻尼感增强,山路劈弯时指向更精准。

    NVH表现惊喜:100km/h内风噪控制优于同级硬派SUV(方盒子造型居然不吵),秘诀在于双层隔音玻璃和车身密封条优化;非铺装路面上,轮胎碾过碎石的胎噪会传入座舱,但相比牧马人等纯越野车已是云泥之别——毕竟它的定位是"轻越野+全家用",这种取舍完全合理。

    新增的沙地模式是本次升级重点,在内蒙古响沙湾的实测中,开启后系统会自动提升换挡转速、锁止中央差速器,配合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车辆能轻松穿越30°斜坡的沙丘,轮胎打滑时电子限滑介入迅速,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

    对比同价位的适时四驱车型(如哈弗大狗),旅行者的越野模式更"智能":它不是简单的预设程序,而是能通过传感器实时识别路况,自动在雪地、泥地、岩石等7种模式间切换——比如从柏油路驶入草原搓板路,系统会在3秒内完成动力分配调整,仪表盘同步显示轮胎附着力状态,这种"傻瓜式"操作对越野小白极其友好。

    底盘调校偏向韧性,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能过滤大部分颠簸,过减速带时后排弹跳感轻微,但连续弯道中车身侧倾较明显——毕竟2吨的车重+较高的离地间隙,建议原厂轮胎升级为AT胎(目前高配版为HT胎,适合城市/轻度越野)。

    被动安全层面,旅行者采用高强度钢笼式车身,全系标配6安全气囊(含主驾膝部气囊),中保研同类车型碰撞测试中获得"G级"评价。主动安全系统涵盖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刹车(支持行人/非机动车识别)、车道居中保持,高速跟车时能精准控制车距,拥堵路段的自动跟停功能平顺性优于多数合资车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域健康座舱":内饰材料经过CN95认证,新车几乎没有异味;空调系统带PM2.5净化和负离子发生器,实测在西安重度雾霾天,车内PM2.5浓度从200μg/m³降至30μg/m³仅需5分钟;前文提到的三排足部出风口,不仅提升了冬季舒适性,更避免了因局部温差导致的晕车问题——这些细节体现了捷途对家庭用户的深度理解。

    相比新势力的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旅行者的智能驾驶更偏向"够用就好":没有NOA领航辅助,但基础的L2级功能(含车道居中和交通标志识别)覆盖了90%的日常场景,高速巡航时能有效减轻驾驶疲劳。

    真正的亮点在于车机系统:8155芯片带来的流畅度无需多言,自定义功能堪称"千人千面"——我把常用的"露营模式"设为方向盘快捷键,按下后自动打开后备箱电源、切换氛围灯颜色、播放白噪音,这种场景化联动比单纯堆屏幕更有价值。

    在试驾结束的那个傍晚,我把车停在山顶,打开后备箱低音炮,放着许巍的《蓝莲花》,看着孩子在放倒的座椅上搭积木,妻子在车尾准备晚餐——这一刻,旅行者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承载着全家幸福的移动空间。它没有刻意追求某一项参数的极致,却在"家庭实用性"和"轻度越野"的交叉领域做到了90分:方盒子造型不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拓展空间;七座布局不只是为了凑数,而是让每一排都有尊严;越野模式不只是为了炫技,而是让普通人也能享受探索的乐趣。

    在这个新能源车狂飙的时代,捷途旅行者(用车口碑)加长版用传统燃油车的扎实,证明了一个道理:好的家用车,从来不是堆硬件的参数游戏,而是读懂用户真实需求后的精准回应。如果你厌倦了新势力的屏幕战争,也不需要硬核越野车的粗犷,那么这辆能装下全家梦想的"移动城堡",或许就是你一直在等的答案。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