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税风暴下的“自家人”倒下了?道朗格为何突然暂停中国订单

    春风聊车头像春风聊车头像
    春风聊车04-14

    大家好,我是春风聊车!

    中国的高端车玩家还没来得及感受北美硬汉的魅力,一盆冰水就从大洋彼岸浇了下来。

    4月中旬,一条看似普通的APP页面变更,却在汽车圈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浪。通用汽车旗下高端平台——道朗格(Durango),悄然在官方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信息:暂停中国市场的新订单,仅接收意向登记。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你或许对这个平台还不太熟悉,但如果我告诉你,它正是将TAHOE太浩(图片|配置|询价)、YUKON育空、ESCALADE凯雷德这些美式“大块头”引入中国市场的关键角色,那么这个消息的份量,就变得沉甸甸了。

    但这究竟是一场纯粹的品牌战略调整?还是中美之间新一轮贸易摩擦中的牺牲品?又或者,是传统汽车产业对电动化趋势的“最后挣扎”?

    这一切,值得我们细细拆解。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一、一场来得太突然的“暂停键”

    如果说特斯拉用Model Y刷新了大家对新能源车的认知,那通用旗下的道朗格,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画风——它主打的,是“美式肌肉豪华”,是一种硬汉主义的生活方式。

    但就是这样一个强调文化符号、产品力也颇具独特性的品牌,突然宣布在中国市场“按下暂停键”,无疑让不少原计划下订的消费者猝不及防。

    要知道,道朗格原计划在2025年进一步拓展在华产品线,YUKON XL、SIERRA 1500、HUMMER EV等都在引入计划中。

    如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暂停接单”背后,是通用全球供应链和利润模型遭遇的突变考验。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二、谁在背后“捅刀”?是关税,也是自己人

    事情的导火索,指向了美国近期的一项关税调整政策。

    2025年一季度,美国政府再度上调对中国制造产品的关税,涵盖电动汽车、电池、光伏产品等关键技术产业,旨在“保护本土制造业”。

    但问题是:道朗格这些大排量燃油车,不也正是“美国产”的么?为何反而受到冲击?

    答案很简单——零部件供应链全球化。


    道朗格旗下不少车型,虽然整车组装在北美,但车载智能系统、部分电子元件、内饰配件,甚至是部分模块化车架部件,依然大量依赖来自中国的供应商。

    尤其是芯片、电控模块、电池系统(用于小型电控单元)等关键件,多数仍出自中国或中国企业主导的区域。

    这场关税战的“无差别打击”,让通用的本土供应链体系遭遇了空前打击。

    如果继续维持原有价格,亏本是板上钉钉;如果价格上调,消费者流失几乎可以预见。

    于是,道朗格作出了一个对市场“体面”的回应:暂停新订单。

    其实,这不是退出,而是规避风险的“静观其变”。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三、美式豪华SUV:情怀还能扛多久?

    我不否认,道朗格引入的TAHOE、YUKON等车型,在中国小众高端SUV圈层中,依然有着非常铁杆的受众。

    我曾亲测2023款YUKON Denali Ultimate,在沙漠营地试驾会上,它的6.2L V8自吸发动机声浪如雷、车身姿态如坦克、内饰质感也不输奔驰GLS。

    那是一种与国产高端新能源截然不同的硬派美学。

    但问题是——这类美式豪车的魅力,还能延续多久?


    在“碳中和”目标压力下,在限购、限行、油价高企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主流用车群体正在向智能化、低碳化、高科技体验全面倾斜

    当腾势D9打出“科技+舒适+新能源”组合拳,理想L9用智能底盘和座舱体验虏获奶爸车市场,仰望U8更是靠轮边电机和浮水技术引爆全场……

    对比之下,道朗格这些“大块头”,无论油耗还是科技配置,仿佛还停留在2015年。

    情怀,很贵,但也很脆弱。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四、道朗格“撤退”背后,隐藏三个行业趋势

    从道朗格这次的“暂停”可以看出,汽车行业正面临三大趋势交汇:

    趋势一:进口高端车“本地化”是大势所趋

    哪怕是奔驰、宝马这样的传统豪强,也纷纷把生产线和部分研发中心落户中国本地。道朗格若不寻求与本地合作方共研共造,将始终难以躲避政策波动的“天谴”。

    趋势二:传统燃油豪车在中国越来越小众化

    无论是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指标红利,还是日常用车的能耗压力,V8大排量的魅力逐步被智能化、续航、科技感等维度所取代。这是消费习惯变化,不是谁能逆转的。

    趋势三:中国高端新能源正全面抢占传统豪车市场

    数据显示,2024年理想L9全年销量达16万辆,腾势D9突破12万辆。仰望U8上市半年即破万辆。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场由技术创新引发的消费结构替代。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用户案例:他们为何“转身”放弃道朗格?

    我在道朗格暂停订单发布后,联系了三位原本有意订购TAHOE/YUKON的用户,他们的反馈也颇具代表性:

    1. 林先生(45岁,企业主,原打算入手TAHOE Z71):“我喜欢这车的调性,但现在等不确定、涨价可能性大,我干脆转投理想MEGA,智能化比道朗格强太多。”
    2. 刘小姐(38岁,城市独立女性):“本来想订凯雷德Escalade,看了仰望U8后彻底改主意。科技感更强,品牌也更本土化。”
    3. 郭先生(50岁,越野发烧友):“道朗格的产品我认可,但政策变动太频繁,太不稳定,还是选了方程豹豹5,云辇系统比美系车底盘更灵活。”

    他们的变化不是孤例。高端消费者正在被“技术标签”而非“国别标签”所吸引。

    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五、结语:给通用的建议:不要放弃中国,但要读懂中国

    如果说这场风波有什么启示,那就是:不能再用十年前的全球化思维,去理解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

    我给道朗格三条建议:

    • 尽快推进插混版本适配中国市场,哪怕是“轻混+四驱”的改良版本,也能打开政策与市场的双保险;
    • 与中国本地车企达成合资或代工协议,绕过关税壁垒,强化供应链稳定;
    • 升级智能座舱与驾驶辅助能力,在OTA、语音交互、城市导航辅助等领域追上主流需求。

    记住,中国消费者的认可是建立在产品体验+情绪共鸣+科技含量之上的,不是靠“进口”两个字就能打动人心。

    在关税与智能化浪潮的双重夹击下,道朗格选择了暂时退场。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镜鉴。

    你愿意为美系大排量情怀买单,还是更倾向于技术领先的国产新能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文章的话可以给主播点点关注,感谢大家支持!

    #美系车##合资车##中美关税战下一步将向何处扩散##买车到底是该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白送你30万,只能买车。你是买国产车,日系车,德系车,法系车还是美系车买什么型号的#

    .万次阅读
    42评论
    24赞同
    收藏
    分享
    42评论
    2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