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长安汽车是一个从造微型车起家到跻身全球市场前三,从燃油车时代的国民神车到新能源时代的科技狂人,这个拥有160年历史(前身可追溯至1862年上海洋炮局)的品牌,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闷声干大事的国货之光。

一、40年造车路,见证中国汽车崛起
- 微型车霸主:1984年,长安生产出中国第一辆微型车,仅用两年销量破万,2005年累计产销300万辆,市占率38%,成为微车代名词。
- 乘用车转型:2006年后推出逸动、CS系列等爆款,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全面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布局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枢(智能化)、海纳百川(全球化)三大计划。
- 全球研发网:在意大利、日本、德国等建立六国十地研发中心,拥有1.8万技术团队,专利数量居行业前列,仅智能座舱专利就超3000项。
二、2025年的“三百万辆目标
- 销量狂飙:2024年总销量268.3万辆(自主品牌占83%),新能源73.3万辆同比暴涨52.4%,海外53万辆增长47.9%。2025年目标直指300万辆,剑指全球前十。
- 海外逆袭:2025年1月出口量暴涨8倍,首进中国品牌前三。东南亚工厂投产、欧洲品牌发布会、中东非市场深耕,海纳百川计划让长安在80多个国家卖爆,CS55 PLUS等车型成海外网红车。
- 子品牌矩阵:
- 阿维塔:高端智能代表,阿维塔07上市3个月订单破3万,2025年目标22万辆
- 深蓝汽车:27个月销量破40万,2025年将推全尺寸SUV深蓝S09
- 长安启源:1周年销量15万辆,C798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狙击比亚迪唐

三、不玩噱头,只拼真功夫
- 新能源技术:新蓝鲸混动系统、固态电池研发、超充15分钟补能400公里,纯电/增程/插混全路线布局。
- 智能化标杆:
- 中央环网架构SDA平台量产,L3级自动驾驶2026年落地
- 天枢AI大模型实现“可见即可说”的语音交互
- 脉冲加热技术解决冬季续航痛点,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 脑洞黑科技:飞行汽车2025年底试飞、人形机器人2028年量产,布局海陆空全生态。

四、2025年13款新车轰炸市场
- 新能源王牌:阿维塔06(25万级轿跑)、深蓝S09(35万全尺寸SUV)、启源C798(激光雷达+华为智驾)即将上市
- 燃油车HEV化:CS75 PLUS等主力车型全面混动化,油耗低至4L/100km
- 全球化车型:针对欧洲推右舵版,在东南亚主攻皮卡,中东非偏爱硬派SUV

五、不做中国的丰田,要做世界的长安
- 五大海外基地:泰国罗勇工厂、德国子公司、巴西物流中心、中东非三大品牌导入,2025年海外销量目标100万辆
- 用户生态:2800万车主基盘,“千家万店”渠道计划,超级工厂产能提升15%
- 终极目标:2030年总销量500万辆,新能源占比70%,海外销量占30%,成为全球头部品牌

长安做对了什么?
- 战略定力:40年专注技术积累,新能源转型不搞“大跃进”,而是HEV、PHEV、纯电多线并进
- 用户思维:从CS75 PLUS的“10万级8AT”到深蓝的“超级增程”,始终瞄准老百姓的真实需求
- 全球视野:早于多数自主品牌布局海外,用“本地化生产+区域定制”打破文化壁垒。

当某些新势力还在为月度销量发愁时,长安已悄然完成从“国产车到全球车的蜕变。它的故事告诉我们:汽车工业没有捷径,唯有技术深耕与长期主义。这样的长安,配得上国货之光的称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