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数车企还在玩“智能配置选装费”的套路时,零跑B10(图片|配置|询价)甩出一张直接掀桌的预售单:预售价10.98万起,12万级标配激光雷达,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今天我们就抛开参数表,从买车、开车两个角度,替大家摸摸这款新车的底。
第一次摸到零跑B10(逛导购)实车,说实话和想象中不太一样。以前总觉得10万级纯电SUV都是大塑料壳子里塞块电池,结果B10前脸的封闭格栅带点折线设计,侧面溜背角度在实用和动感之间拿捏得还算到位。现场看的云白配色实车,阳光下车漆颗粒感挺细,前保险杠接缝的工整度比前两年零跑的老车型明显进步。不过现场拍图的观众清一色围在车头激光雷达的位置——放在传统雾灯区域的黑色方形模块,有点像是给家用车装了双“智能眼睛”,确实有点新鲜感。

拉开车门,遮阳板上的软性材质包裹算是挺贴心的,副驾驶前方面板上那个被用户称为“万能黑洞”的魔术拓展孔很有意思。原本以为是个装饰,现场试了下插手机支架、纸巾盒、甚至是20cm长的车载吸尘器都能稳稳卡住,这设计对副驾乘客的小物件收纳简直是救星。后排中央的抽纸盒储物格应该是从C10继承来的,实测塞得进三包抽纸,伸手就能抽,总比在门板兜里来回翻方便。有点可惜的是中央扶手箱深度一般,塞500ml水瓶高度刚好,但拿取时容易卡手,盖板阻尼感稍微偏紧。

看中控的这块大屏屏幕——14.6英寸的大屏分辨率做到2560x1600,这个价位段算挺少见,车机滑动菜单流畅度确实对得起8295芯片的名号。实测连续说了四轮指令(“打开空调27度+播放周杰伦的歌+导航到虹桥机场+关闭副驾车窗”),语音助手能准确执行到第三步才开始反应变慢,支持方言这点对广东用户算是福利。比较意外的是后排居然没有独立空调控制屏,好在后排头顶位置留了Type-C快充口,腿上再放个充电宝其实也能凑合用。
要挑几个“痛并快乐着”的点,一是座椅通风/加热全系需要选装,二是后尾门没有脚踢感应,这价位确实没法既要又要。不过全系标配的电子儿童锁、能拉2.5吨的牵引模式、前备箱的快拆隔板这些小功能倒是同级少见。换句话说,如果你对“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这两项刚需配置很看重,其他细节适当妥协倒也能接受。

试驾车被主办方刻意安排了一段城乡接合部烂路+高速路段,这车开起来的第一脚油门就暴露了调校取向:电门初段故意压制了前30%行程的爆发力,基本踩到中段才开始线性输出。官方标的7.5秒零百加速,实际体验属于“后发制人”类型,对晕电车的乘客算友好,但急性子可能要调到运动模式才行。特别试了60km/h时速下地板电超车,电动机声音被抑制得很好,反而是来自底盘的胎噪有点抢戏,用的朝阳SU318a轮胎在粗颗粒柏油路上确实不太安静。

底盘质感是个亮点,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组合在同价位不多见,过减速带时后排抛跳感控制得比预期好。不过在连续细碎颠簸的水泥路,悬挂对余震过滤得不够利索,会感觉车身有多余的轻微晃动。转向手感稍微有点分裂——舒适模式下过轻,运动模式又太紧绷,最后发现还是自定义调到中间档最顺手。这里想重点夸下刹车脚感,满载四个成年人的情况下,动能回收中挡位和机械制动衔接得很默契,反复加减速不点头,很适合堵车环境。
关于智驾的体验,试驾车暂时还只能开放高速NOA。跟车距离设置到最低档时,离前车大概1.2个车身的间距控制得比较合理,遇到突然插队的加塞车辆,系统减速动作不突兀。仪表盘投射的激光雷达建模路况,公交车和三轮车的分类标识准得有点惊喜。不过方向盘的电容感应有点敏感,手只是轻轻搭着也可能误判为脱手导致提醒——听说上市后会OTA优化阈值,现在只能忍着点。
有个细节可以说打中家用车痛点:试驾车的TCS牵引力控制系统介入很聪明,停车场出口铺的碎石坡道上大脚电门,前轮完全没出现空转打滑。倒是215mm的胎宽在急转弯时显得有点保守,毕竟1.8吨的车重摆在这,追求驾控乐趣的话这车可能不会给太多惊喜。
如果说两年前10万级电车还在卷续航,现在的战场已经变成“如何让普通家庭用得起真智能”。零跑B10(用车口碑)打出的激光雷达+双旗舰芯片组合,把智驾竞争直接拖进12万区间,这波操作对传统车企的杀伤力可能要比降价更狠。
建议北方的朋友重点看600km版,不仅续航更长,电池还带柴油驻车加热;城市通勤为主的话,510激光雷达版性价比更高,省下的钱够装套家用充电桩;家里有油车置换的可以等等正式上市,按零跑惯例说不定还能再便宜三五千。
这车值不值得买,建议各位亲自到店摸摸实体按键的阻尼、试试语音打断反应的灵敏度——毕竟这个价位段,能同时做好“智能不缩水”和“家用水桶车”的角色实在太少。看完实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愿意为激光雷达多掏2万块钱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