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技术迭代下的购车决策全解析
2025年,增程与插混车型的竞争已从“续航比拼”升级为“技术博弈”。面对综合续航普遍突破1000km、纯电续航迈向400km+的车型,消费者如何选择?本文从技术趋势、车型对比、用户痛点三大维度,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份深度购车指南。

一、市场趋势:增程/插混成“全能选手”,技术迭代加速分化
2025年,增程与插混车型销量增速超纯电50%,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两大技术突破:
1. 电池革新:宁德时代“骁遥”增混专用电池实现纯电续航400km+,支持4C超充(10分钟补能280km),大幅降低充电焦虑。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5%,插混车型快充缩短至15分钟。

2. 热效率跃升:自吸发动机热效率达45-46%,涡轮增压发动机突破44%,馈电油耗普遍降至3-4L/100km。例如比亚迪第五代DM发动机热效率46.06%,秦L实测馈电油耗仅3.8L/100km。

技术路线分化:
增程:以理想、问界为代表,主打“纯电体验+长续航”,依托大电池(40-50度电)实现“城区用电、长途用油”,但亏电油耗仍较高(6-7L/100km)。
插混:比亚迪DM-i、吉利雷神EM-i等采用多挡DHT,直驱模式下高速油耗更低(比增程低0.5-1L/100km),适合高频长途用户。
二、车型对比:四大热门车型谁更值?
1. 家庭用户首选:理想L7 Max
核心优势:52.3度电池+双Orin-X芯片,纯电续航180km,综合续航1200km;支持全家出行场景的智能能源管理,配备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架。

痛点解析:增程器噪音控制一般,亏电时动力响应略迟滞,但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完美契合家庭需求。
2. 长途驾驶利器:比亚迪秦PLUS DM-i 2025款
技术亮点:1.5L自吸发动机热效率46.06%,馈电油耗3.8L/100km,综合续航1100km;10.98万起售,售后电池终身质保。
用户评价:“高速油耗比增程低1L,加速平顺无顿挫”,但内饰质感一般,智能化配置偏基础。
3. 科技先锋之选:小鹏G01增程版
黑科技加持:宁德时代骁遥电池+静音增程器,纯电续航430km(行业最高),综合续航1400km;支持800V超充和城市NOA智驾。
适用场景:适合追求纯电体验且偶尔长途的用户,但18万起售价略高于同级插混车型。
4. 豪华全能选手:问界M9增程版
性能标杆:1.5T增程器+华为ADS 3.0智驾,纯电续航240km,综合续航1400km;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可化身移动电站,支持户外露营。
争议点:35万级定价偏高,但品牌溢价和鸿蒙生态联动吸引力强。
三、用户痛点直击:增程VS插混,如何避坑?
1. 续航焦虑:数据≠体验
增程陷阱:标称200km纯电续航,冬季/空调下打7折,实际需频繁充电;插混标称100km续航,但日常通勤足够,充电频率差异不大。
解决方案:优先选择支持3C以上快充的车型(如小鹏G01、比亚迪汉DM-i),缩短补能时间。

2. 能耗成本:场景决定胜负
增程劣势:亏电油耗高(7L/100km),适合城区为主用户;插混高速直驱油耗低至4L,长途更经济。
精算建议:年均行驶2万公里用户,插混比增程省约3000元油费,但增程保养成本更低。
3. 驾驶体验:平顺性VS爆发力
增程优势:全域电驱,加速线性无顿挫,NVH接近纯电车;
插混短板:多挡DHT车型偶发换挡顿挫(如长城Hi4-Z),但P1+P3电机方案(吉利雷神)已优化此问题。
四、购车策略:按需匹配,理性决策
1.家庭用户:选增程,侧重舒适配置(如理想L7、问界M9),纯电续航需≥180km;
2. 长途高频者:选插混,关注多挡DHT和馈电油耗(如比亚迪秦PLUS、吉利银河L7);
3. 科技爱好者:兼顾续航与智驾,优先800V平台车型(如小鹏G01、昊铂HL)。
终极建议:2025年购车需打破“参数迷信”,实测续航、试驾体验比纸面数据更重要。若预算有限,可等待下半年技术迭代后的价格战红利——宁德时代骁遥电池普及后,增程车型价格或下探至15万级。
结语
增程与插混的“千公里续航内卷”,本质是技术路线的殊途同归:前者以电为主,后者油电协同。2025年的选择,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精准匹配需求。记住,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方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