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天下车智 丁萌
“小米三年磨一剑,极氪一年磨三剑。”
“极氪汽车,消费欺诈,辜负车主信任。”
曾经在发布会上高声呼喊“聪聪YYDS”的那群极氪老车主们,围堵了极氪总部大厦,高举着抗议条幅,企图为自己发声。

时间追溯于8月13日极氪的一场发布会。这一天,极氪正式发布了2025款极氪001和2025款极氪007。前者在保证售价不变的同时,新增WE版95kWh车型,起售价为25.9万元,其他售价不变车型在智能驾驶上进行了很大的升级;后者不仅价格下调2-3万元不等,而且搭载了首发的第二代金砖电池,标配激光雷达以及最新的超快充电池。
随着此次换代,目前,极氪001“三代同堂”,消费者可购买到2023款、2024款、2025款三款车型,极氪007也“二代同堂”。
半年换三代,不少极氪001老车主哭晕在厕所。有车主更是等了60天刚提到手2024款极氪001,还没握热方向盘,配置更高的2025款就已经上市了。
一次违背车主意愿的换代让极氪曾经积攒起来的口碑直线下滑,甚至与老车主刀锋相见,但极氪不得不这么做,摆在它面前的是销量压力、IPO后的亏损、同行们的智驾进阶。
老车主泪眼汪汪
到底什么引起了老车主们的集体抗议?首先来看一下两款新车升级了哪些地方。
除了极氪001新增一款车型外,2025款极氪001和2025款极氪007外观内饰新增,前者新增“晴天蓝”和“晨雾米”两款颜色,后者新增“苍穹绿”和“暗影黑”两款颜色,内饰新增“黛绿”颜色。
这是次要,两款换代车型最大的升级就是在智驾方面。两款新车型均标配两颗英伟达Orin-X智驾芯片和激光雷达、全新的第二代金砖电池包,车机加入AI大模型,升级为全新的极氪AIOS。
具体到使用场景上,老款和新款差距巨大。以激光雷达这一项为例,老款极氪001采用双Mobileye EyeQ5H智驾平台,算力仅48Tops,很难实现城市NOA,而2025款极氪001,提供512TOPS算力,比老款足足强了10倍。
再说2025款极氪001所搭载的浩瀚智驾2.0,支持机械车位自动泊车和NZP高速NOA,后续会推送遥控指尖泊车,以及城区NOA通勤模式,年底推送无图NOA,实现有导航就能开。

最重要的是,2025款极氪001和007所搭载的这些全新智驾方案,老车主们是无法免费升级的。而前者所搭载的电池升级,以及降价两三万元,老车主完全享受不到。
极氪的做法只是提供了价值 1 万元的购车抵用券作为补偿,希望以最优的价格让老车主能够购买到最新的极氪产品。
但这并不能抚慰老车主烦躁的情绪。
要知道,早在新款极氪001上市之前,网络上就已经爆出了“新版本001将于本月底正式公布”的消息,但随即被极氪法务部辟谣,极氪CMO关海涛还在微博很高调地公开征集线索和证据,并要奖励提供者一辆车。更有车主在购买2024款极氪001之前问过销售是否有改款,但最终被明确地否定了,于是这位用户下定了2024款极氪001.
这直接让老车主们在极氪新品上市直播间沦陷,以至于极氪不得不关闭直播评论,并在发布会后进行了紧急的《答用户问》。
还有友商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来蹭一下。例如,凯迪拉克直接打出了“三年八折回购,即刻(极氪)开始”的海报,在拉客户的同时,内涵极氪。

事实上,极氪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改款,老车主反对,但不改款,面对不少车企在智驾上不断进攻,极氪只能被超越,甚至在智驾的“牌桌上”消失。
极氪需要盈利
不得不承认,极氪凭借着电动化已经走在了前列。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7月,极氪累计交付新车为10.3万辆,同比增长89%。而极氪001也登顶20万元以上纯电动车销量第一。

但这一成绩随着小米汽车的到来变得越来越难得。自3月底小米汽车上市后,其交付量一直攀升,在7月销量破万,该成绩仅靠小米SU 7一款车获得的,可见其竞争力很强。
伴随着小米汽车交付量上升,极氪去迎来了下滑。7月,极氪001销量仅9335辆,环比下滑35%。
事实上,极氪和小米纠缠颇深。新款极氪001和007上市海被网友质疑“疑似抄袭小米”,笔者看过后,虽不能说“抄袭”,但是相似度太高,很难不让人想极氪在众多美图中选出这一张的用义。
早在小米造车的时候,其就挖走了吉利的大量研发团队,两者之间埋下了纠葛。
近日,一媒体进行的极氪和小米的对撞再次将极氪推向热搜。8月13日,知名汽车博主@原来是翔翔啊发布了《当小米SU7撞上一辆极氪007。。。》的视频,引起大量关注,原因是,在测试中,其称小米SU7在碰撞后出现车辆断电无法呼出救援、无法打开车门的情况,而极氪007可正常作业。

事后小米汽车做出回应,否认了测试中“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失效”的说法。小米呼叫中心在碰撞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了呼叫并成功接通,后台连续呼叫持续5分钟却未收到任何反馈。随后,对车主登记的手机号码进行了5次回拨,但均未接听。
事态发酵后,不少网友发出疑问:博主是否收了极氪的钱?这再一次将极氪置于不利境地。
不管是改款上市,还是努力宣传,极氪都是在为销量而努力,销量的背后是盈利的压力。极氪高管不止一次指出盈利是极氪的当务之急。
“2024年,极氪在销量提升、毛利上涨的前提下,力争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吉利汽车集团副CFO戴永在吉利汽车2023年业绩会。
“极氪作为独立的上市公司,会争取在2024年内实现收支的平衡。”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则在新款极氪009的香港发布会上说。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极氪实现营收147.37亿元,同比增长71%;同期净亏损20.22亿元,同比增长18%。2021年-2023年,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82.64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约204亿元。
IPO后的极氪也没有持续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上市第二天,极氪股价达到32.243美元/股的高点,但随后却下行,自5月份上市以来,极氪股价已经连续跌了4个月,接近腰斩。8月16日,极氪收盘报15.68美元/股,较历史高点回撤约51%。

发布会上,安聪慧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再来一次,大家还会选择极氪吗?
如今,这个问题让消费者犯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