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又一跨国车企放缓电动汽车战略

    电车汇头像电车汇头像
    电车汇2023-12-19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之时,越来越多外资汽车品牌却在放缓电动汽车战略。

    最新消息显示,奥迪将放缓推出电动汽车的速度,而他们此前计划到2026年推出20款新车型,其中一半为纯电产品。

    奥迪新任CEO格诺特・多尔纳在德国英戈尔施塔特的总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不给团队和经销商带来太大压力,我们将新款车型的发布分散开来。”

    他认为,短期内推广燃油和插混车型是更有利的选择。“经过考虑,我们决定采用渐进式的发布策略,将新车发布的时间间隔拉开,确保组织能够有序地应对挑战。”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跨国巨头宣布了类似的计划。

    丰田在最新的财报中下调了其此前设定的电动汽车销量目标,预计该公司本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仅为12.3万辆,低于原计划的20万辆。

    福特汽车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就宣布推迟其约120亿美元的新电动汽车及电池生产扩能投资,包括暂停在美国肯塔基州与韩国厂商SK On合建第二座电池工厂。

    福特汽车认为,北美市场买家更为谨慎,不愿意为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更高的费用埋单,这给电动汽车企业的定价和盈利能力带来压力。此外,今年7月,福特汽车还将年产60万辆电动汽车目标的实现时间由2023年推迟至2024年底。

    通用汽车则表示,放弃从2022年到2024年中期生产4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通用汽车CEO Mary Barra表示:“我们放缓北美电动汽车生产速度,以保护我们的定价权。同时,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及其他改进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以寻求更高利润。”此外,10月26日,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正式宣布,双方于1年前开始的合作打造低价电动车的计划也正式停止。

    欧洲车企也处于类似困境。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奥博穆近日表示,由于欧洲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预期,大众汽车集团将暂时不会就第四家动力电池工厂的选址作出决定。“电动汽车需求增长未及预期,集团在欧洲市场的电动汽车订单已从去年的30万辆降至15万辆。”大众汽车集团坦言。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财务官Harald Wilhelm在一次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甚至表示,如果电动汽车的利润率持续低于此前预期,则需要通过提高燃油车产品组合的回报来提振收益。

    与海外品牌电动汽车战略放缓相反,中国新能源市场及自主品牌风景独好。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11月新能源渗透率37.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7%。这其中,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52.6%,而主流合资品牌仅有7.9%。众多中国自主品牌已经通过新能源产品和技术牢牢占据市场,并持续扩大市场优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在其发布的《2024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中,预计2023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3000万辆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60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0万辆左右,出口量为480万辆左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