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电池银行"——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新兴概念

    华远系统头像华远系统头像
    华远系统2023-12-10

    来源:网络


    在“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政策利好的黄金时期,整体产业已经迈入了成长期,并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了明显的先发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来源,动力电池行业也在这个大潮中实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的日益扩大和成熟,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制造商的售后服务和运营管理的需求也随之提高,这成为了一个新的挑战。

    在行业实践中,围绕动力电池资产管理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痛点。因此,构建一个完整且高效的商业模式对于推动行业的有序发展和实现闭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池银行”这一创新概念逐渐引发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投融资机构的高度关注。它的出现,可能会为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视角。


    01

    行业挑战与困境:动力电池资产管理痛点解析

    动力电池资产管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发展势头强劲。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些核心问题逐渐浮现。其中,动力电池资产管理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企业重资产运营、换电模式快速发展、电池产权不统一、电池规格不统一四个方面,探讨动力电池资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路径。

    一、企业重资产运营与成本压力

    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中,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占比最高,且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电池成本不断攀升,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据预测,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动力电池成本增长20-30%,进一步拉升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这使得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价格差距加大,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面对未来政策与市场的转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面临更多挑战。

    二、换电模式快速发展与电池需求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拓展,换电模式逐渐受到关注。预测显示,未来几年内,换电车型渗透率将显著提升,从目前的3%增长至13%,换电车型保有量预计增至约400万辆。然而,换电站需要储备更多的电池以保障正常运营,这使得动力电池的资金投入随之增加。数据显示,换电模式下每台车需要储备1.3-1.8倍的电池,进一步加剧了换电模式下的运营压力。

    三、电池产权不统一与回收难题

    在新能源汽车全款购车模式下,动力电池产权转移至消费者手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下,当动力电池面临退役回收问题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难以引导和掌控退役电池去向。尤其针对C端用户,存在二手交易、报废回收等多种退役方式,此时不仅电池产权再次转移,且存在二手车销售商是否规范进行电池回收或二次售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综合利用企业的回收难度。

    四、电池规格不统一与换电站客户群受限

    动力电池标准化程度低是制约换电车型及换电站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型号众多,动力电池规格、电压、材料、尺寸、安装位置、接口标准各异,导致换电车型兼容性较低。这不仅影响了换电站的运营成本和市场推广效果,也限制了换电站客户群体的拓展。

    面对以上挑战,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首先,企业可以采取创新模式如“车电分离”,降低购车成本的同时减轻重资产运营压力;其次,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广,推动换电模式的快速发展;再次,建立完善的电池回收体系和回收标准,统一电池规格以方便换电站的运营;最后,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的合作,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进程和行业健康发展。

    02

    "电池银行"模式: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资产管理的创新策略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诸多痛点之际,“电池银行”这一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为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电池银行,其初衷是针对车电分离模式下的电池资产管理业务。通过与整车制造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以动力电池作为资产抵押获得金融机构的投资,电池银行承担起电池采购和换电站运营的责任。这种模式下,整车制造商和换电站得以从高昂的电池购置成本中解脱出来,有效减轻了资产运营的压力。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可以通过直接向电池银行租赁电池,降低购置成本,并获得更好的电池状态监控服务。电池的所有权归属于电池银行,从而解决了电池产权不统一的问题,便于对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的收集,确保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更为有效和安全。

    此外,电池银行凭借其行业整合实力,能够联合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共同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和型号的统一,从技术层面促进标准化,解决因电池标准不统一造成的换电运营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电池银行并不仅限于换电车型。对于充电车型,同样可以通过价值意义上的车电分离,降低整车企业的制造和运营压力,并减少消费者的购置成本。动力电池的产权也可以统一归属至电池银行,推动回收端综合利用企业的有序发展。

    可以说,电池银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链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前期融资、动力电池制造、销售运营到回收利用等环节都得到其有力支撑,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03

    “电池银行”模式在企业的实践应用

    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关注并布局电池银行业务,以形成企业、用户和电池资产公司之间的商业闭环。这些企业通过建立电池银行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电池资产管理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实践中,电池银行模式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一方面,它有效降低了整车企业和换电站的运营成本,解决了重资产运营的问题,提升了行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电池银行模式还推动了动力电池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大型企业通过投入巨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升电池银行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他们与金融机构合作,获得资金支持,扩大电池采购规模,降低采购成本。同时,这些企业还积极与整车制造商和动力电池生产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动力电池的规格统一和标准化。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银行业务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型企业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拓展合作伙伴网络,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



    04

    “电池银行”模式下的参与主体如何实现共赢

    电池银行是一种将电池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包括金融机构、电池制造商、整车制造商、换电运营商、消费者和回收综合利用企业在内的参与主体,通过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实现了多方参与主体的共赢。

    对于电池银行来说,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获得融资支持,同时掌握动力电池的产权和电池健康状况相关数据。这使得电池银行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运营电池资产,为参与主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参与电池银行,可以开拓绿色金融业务,获得绿色金融投资收益。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数据和信息,更好地评估和管理投资风险。

    对于电池制造商来说,参与电池银行可以统一电池规则,降低设计生产难度,增加电池销量,减轻运营压力。同时,电池制造商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市场信息和用户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

    对于整车制造商来说,参与电池银行可以增加整车销量,减少电池购置和维护成本。同时,整车制造商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电池健康状况数据,更好地了解和保障车辆的性能和质量。

    对于换电运营商来说,参与电池银行可以轻资产运行,缩短投资回报期。同时,换电运营商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电池更换和回收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参与电池银行可以减少汽车购置成本,获得电池运行数据。同时,消费者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电池健康状况数据和回收服务,更好地保障自身的权益和环保意识。

    对于回收综合利用企业来说,参与电池银行可以使退役电池产权明确,便于回收。同时,回收综合利用企业可以利用电池银行提供的电池残值数据和安全性保障,更好地开展回收和再利用业务。

    此外,包括储能企业、风光等新能源企业在内的其他相关主体也可以通过电池银行生态圈进行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这种合作可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绿色能源的普及和应用。

    总之,电池银行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参与主体的共赢和利益最大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创新,还可以推动绿色能源的普及和应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大数据物联网|储能系统集成|智慧充电运营平台

    |智慧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运营平台建设|


    华远系统是致力于人工智能(AI算法以及流媒体技术),信息软件技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的集成商,在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停车,新能源及充电桩软件管理平台,储能系统集成,智慧充电运营平台,车联网有整套解决方案以及成功的项目案例。

    说明:本文章所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小编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小编删除。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