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选购新能源车的用户越来越多,即便是大家不曾感冒的15万级纯电轿车,如今也迅速进入销量榜单前列。而从近期销量榜来看,大家最感兴趣的两台纯电轿车,分别是月销量屡次破万的广汽埃安AION S(图片|配置|询价)(下称AION S)与比亚迪秦PLUS EV(下称秦PLUS EV),那它俩产品力如何?二者谁的实力更强?选谁更划算?带着这些问题,咱们不妨将这它们拉出来练一练。

就两车最新款来看,AION S刚完成Plus版本到MAX的进化,从2023款升级到2024款;秦PLUS EV也在今上半年从2021款切换到2023款,拥有420km、500km、510km、610km四种续航,而2024款AION S 续航分为两种,分别是510km、610km,最高续航两车都一样,顶配价格都超过20万,其中AION S顶配指导价为20.29万、秦PLUS EV为20.99万,价格接近,也代表着两车“最强战力”,下面咱们就以这两款配置为例,展开今天的讨论。
从车头聊起,AION S保持了一款纯电车的简洁与科技风格,整个前脸进行封闭式设计,通过型面变化等设计手法,让底部格栅几乎没有什么视觉存在感。两侧大灯狭长且别致,点亮之后具有不错的辨识度,同时支持常见的灯光功能,包括自适应远近光,但考虑到它20来万的价格,这样的灯光配置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秦PLUS EV同样如此,灯光配置缺乏亮点,但大灯造型富有设计感,呈现箭羽形状,不管点亮与否都有较高的辨识度,同时以宽厚的镀铬条贯穿车头,配合凹凸变化的车头造型以及底部格栅,整个车头显得层次分明。

(AION S)

(秦PLUS EV)
从侧面来看,AION S更像是一款新能源车,其采用隐藏式电动门把手以及相对张扬的轮圈,而秦PLUS EV为传统门把手设计,轮圈也是稍显保守的密辐条样式,且侧面造型更具“肌肉感”,而AION S线条感更强,运动姿态会更强烈,秦PLUS EV则是更具力量感,孰优孰劣,全看大家的审美了。

(AION S)

(秦PLUS EV)
尾部方面,跟车头一样,AION S会更加简洁直观,而秦PLUS EV设计“戏份”更多,仅仅一个下包围就有数次型面的起伏变化,AION S则是以寥寥几笔的线条与平滑的曲面勾勒出大体为左、中、右的型面起伏变化。至于上半部部分,两车都是采用贯穿尾灯+微隆的扰流板,增强了车辆的辨识度。整体而言,AION S设计偏时尚运动,秦PLUS EV更显沉稳务实,两车各具设计魅力。

(AION S)
尽管AION S背靠传统车企,但从它外观设计手法来看,却有点新势力的味道,包括进入车内与秦PLUS EV对比后,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放眼中控台,实体按键几乎都集成到了14.6英寸中控屏之内,挡把功能集成为拨杆换挡,腾出更大的无线手机充电面板以及更大的T台储物空间。常规车机功能基本都有,且有少见的面部识别、手势控制,语音声控也有更多个性化设定,诸如可见即可说、主副驾分区语音识别、情绪识别,整个声控功能表现较为突出。

(秦PLUS EV)
再看秦PLUS EV内饰,不管是传统T台换挡的布局,还是挡把四周的按键设计,都遵循了传统燃油车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双色方向盘、双色中控台、双色运动风格的座椅,呈现不俗的高级感。此外,中控屏支持旋转,可以更好满足用户在车内观影、追剧的需求,该有的车机功能都有,且具备大量第三方应用资源,整体娱乐体验表现出色,但声控功能乏善可陈,整体科技感落后于AION S。让人意外的是,两车价格都在20万以上,却没有HUD抬头显示。

从尺寸来看,AION S比秦PLUS EV大一点,但大出的程度也有限,毕竟都是紧凑型级别,所以实际空间方面,两车差距并不大,以我178cm身高示范,两车前排头部剩余空间都在半拳左右,后排头部空间稍微小一些,均为2指剩余,倒是后排腿部剩余空间AION S略占优势,接近3拳,秦PLUS EV为2拳出头。值得一提的是,秦PLUS EV多出后排座椅加热,而AION S多出前排座椅通风、主驾记忆以及前排纯平放倒,整体乘坐体验会更好一些。

(AION S)

(秦PLUS EV)
储物方面,两车乘员舱都具备了多处大小不一的储物格,后排也支持比例放倒座椅,进一步扩大储物空间,而常规状态下,AION S与秦PLUS EV后备厢容积分别为453L、441L,差距不大,包括放倒座椅之后,两车后备厢纵深也都是维持在2米左右的水准,表现尚可。遗憾的是,它俩都未配备电尾门,便捷性差点意思。

说了那么多,其实决定两车性价比的关键在于配置、动力与续航。毕竟两车价格都达到了20来万,所以基础配置它俩都未缺席,两相对比,AION S还会多出香氛装置、感应雨刷、带照明化妆镜、大尺寸全景天幕、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外后视镜记忆与倒车自动下翻、1颗扬声器、原厂ETC、自动泊车、疲劳驾驶提示、车内生命体征检测……秦PLUS EV会多出后方碰撞预警、倒车车侧预警、并线辅助、侧安全气帘、带遮阳帘单天窗、内置行车记录仪、K歌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等等,结合上文的座椅、车机配置差别,AION S整体配置优势更大。

从前文能知两车续航一样,CLTC纯电续航均为610km,都具备30分钟快充,也都是采用前置单电机驱动,但电机功率却是AION S更高,达到180kW,而秦PLUS EV电机功率为150kW。因此,即便是AION S尺寸更大,它的提速也更快,当然这也跟AION S使用更小的电池减轻了车重有关。其电池容量为67.9kWh,秦PLUS EV电池容量为72kWh,而两车续航一样,可见AION S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AION S)
写在最后
经过一番比拼,除去见仁见智的内外设计外,AION S尺寸、配置、动力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虽然秦PLUS EV也有一些局部优势,如更全面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但整体来看还是AION S优势更大,同时在不考虑终端优惠的情况下,AION S还比秦PLUS EV便宜7000元,性价比更高,更值得入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