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何小鹏再押宝小鹏G9,资本市场波澜不惊

    车壹条头像车壹条头像
    车壹条2023-09-22

    为了“一雪前耻”,小鹏汽车对新款G9可以说拿出了推倒重来的诚意。9月19日,2024款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五款配置,售价区间为26.39万-35.99万元。相比现款车型30.99万-41.99万元的售价区间,新车售价大幅下调,起售价就下调了4万多元,而如果我们以对应的配置来看,新车价格整体下调幅度在6万元左右。


    从30万级直接下探到25万级市场,小鹏G9可以说相当“卷”了,至于卷起来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市场目前确实处于高度内卷的状态,没有最卷只有更卷;另一方面,小鹏汽车的发展拐点是一年前G9的“失败上市”,经过一年的调整,小鹏急需用这款车为自己正名。

    一年前,小鹏汽车发展还处在高位,所以旗舰车型G9当时的推出可谓万众瞩目,结果因为产品配置过于复杂、优势配置大量选装,导致用户极为不满,也让该车直接“见光死”,尽管小鹏当时紧急在48小时内调整配置方案,但小鹏G9依然被消费者抛弃,月销量长期仅几百辆水平,而且还让小鹏几乎一夜之间走上了下坡路。


    好在这也让小鹏汽车意识到了企业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果我们也看到了,6月29日上市的小鹏G6,让外界终于看到了小鹏走出困境的希望,该车上市后带动小鹏整体销量终于重回月销过万的水平,8月,该车交付7068辆。


    对于小鹏来说,小鹏G6和小鹏G9虽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分量都很重,企业在这两款车上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上市后的热度也都表现优秀,然而资本市场对于这两个车上市给出的反应似乎有很大不同,
    小鹏G6上市后,小鹏汽车在美股连涨三天,最高涨幅达到13.44%;而小鹏G9上市后,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却连跌三天。


    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区别?资本市场为何不看好小鹏G9?

    一年的反思之后,小鹏G9有了哪些改变?


    新车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毫不避讳的反思了过去公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列出了产品、用户、价格、营销、渠道、组织、交付七大方面的问题,表示在这七大方面,小鹏都有问题,所以让公司陷入了困境。

    他这番反思是对企业思考的阐述,也是在为小鹏G9的改变做铺垫,在新车上,小鹏充分吸取了一年前的教训,没有在玩配置套路,而是把小鹏最为优势的扶摇架构、XNGP智能驾驶和800V碳化硅架构、3C快充全系标配,并减少了产品款型。


    其中,官方透露,XNGP智能驾驶系统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扩增至50个城市,覆盖接近80%小鹏车主所在的城市,2024年将扩增至200个城市,实现核心城市全面覆盖。新车的3C快充可实现20分钟从10%充至80%的效率,而且小鹏自营充电体系已经覆盖国内337个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将于2025年在补能生态上建成3000个具备超快充能力的自营站点。

    当然,这些成本高昂的配置,并不是随便标配还能降价的,所以小鹏G9实际上是取消了一些舒适性配置,来实现价格下调的,取消的配置包括丹拿音响、副驾座椅4向电动腰部调节、副驾座椅电动腿托、主/副驾座椅靠背按摩、后排座椅加热、方向盘4向调节等,小鹏将其打包成了舒享套装,可选装,选装金额1万元。


    对于这样的改变,外界的评价并不是一边倒的叫好,部分潜在消费者觉得这样的改变,让小鹏G9性价比明显提升,可以冲;也有潜在消费者觉得这些配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低感知配置,小鹏还是有玩套路的嫌疑。


    而老车主有不少觉得被“背刺”了,虽然官方给了老车主“3亿感恩礼”,比如50W无线充电硬件、行车记录仪功能升级等,可并非所有老车主都觉得这样的补偿足够了。


    整体来看,小鹏G9上市后热度虽高,可争议依然存在,所以新车最终能实现多大的销量突破,目前来看难以确定,不过何小鹏显然是很有信心的,除了国内销售,小鹏G9还将在明年进军德国市场。

    销量改善可期,资本市场为何反应冷淡?


    即便我们无法确认小鹏G9销量能有多好,但基本可以确认的是,该车销量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改善,毕竟之前的销量确实太低了。

    以这个角度看,小鹏G9上市对企业而言可以说是一大利好,但是新车上市后资本市场的反馈却有点冷淡。9月19日晚该车正式上市,当晚小鹏汽车美股股价就下跌了5.25%,并在随后两个交易日继续保持下跌,出现三联跌的情况。


    作为对比,小鹏G6上市时,美股股价却呈现三连涨,并被资本市场一致认为是小鹏汽车的业绩拐点。


    为什么资本市场会对小鹏G9如此冷淡?原因可能有两大方面:


    一方面,以这个级别细分市场目前的销量态势来看,小鹏G9即便销量会有改善,但能达到的销量规模有限,大概率难以达到小鹏G6的高度,所以对小鹏汽车销量整体的带动作用可能并不如官方预期那样明显。

    另一方面,小鹏G9如此凶狠的定价也被担心会压缩盈利,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情况。有机构认为,小鹏G9超预期的价格或将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和盈利压力。


    中报显示,小鹏汽车毛利率由正转负,由去年同期的11.6%下探至今年上半年的-1.4%,二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更下跌至-3.9%。光大证券此前指出,今年三季度小鹏主力车型仍处于爬坡阶段+仍存部分G3i去库存影响,预计其三季度毛利率将继续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依然偏弱,远不及“抠厂”理想,这也是拖累企业业绩的一个关键,而这项能力的提升或许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所以产品改善并不能代表小鹏的整体向好。

    次阅读
    1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