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新款G9发布会,何小鹏开成了反思会

    财经汽车头像财经汽车头像
    财经汽车2023-09-21





    文|郭宇

    编辑|赵成



    2024款小鹏G9(图片|配置|询价)上市发布会上,CEO何小鹏说,这是一场不像发布会的发布会。


    因为新款G9外观上没有变化,主要改动了一些配置细节;整个发布会也没那么高大上,露营椅充斥全场,发布会大屏幕的尺寸有限;甚至,更像是一场过去一年的总结反思会,从产品、营销到渠道、交付,全流程反思了一遍之前存在的问题。


    但小鹏汽车还是办了发布会,因为不甘心。一年前G9上市,何小鹏希望G9能超过奥迪Q5的规模,月销破万。但一年后,G9的累计销量还不足万辆。



    再战G9,小鹏汽车希望实现曾经的誓言。更低的价格显示出急迫性。新款售价区间为26.39至35.99万元,相比老款降低了四万多元的起售门槛(30.99-46.99万元)。这次,何小鹏希望,G9成为30万元级SUV品类的销量第一。


    反思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结合这次发布会来看,小鹏汽车或许还能做更好。


    01 2024款G9,新变化怎么击败对手?

    时间回到一年前,小鹏G9上市经历了惊险三天。2022年9月21日,G9上市公布售价和配置,9月22日媒体沟通会,9月23日紧急调整价格和配置。


    在发布会现场,何小鹏总结了一年前G9上市遇到的七大问题。


    产品:放弃标配智能驾驶,用户感受不一;

    用户:堆砌了太多低感知配置,用户需求不聚焦;

    价格:脱离用户预期,形成购买障碍;

    营销:节奏拖沓,传播不聚焦;

    渠道:管理混乱,内耗严重;

    组织:营销服缺乏有效传播,销售力与产品力被无视;

    交付:交付不及时,退单严重。


    一一对照来看,2024款G9目前已经改掉了一半问题。


    2024款小鹏G9,新增暗夜黑配色

    摄/郭宇


    产品上,智能驾驶和800V快充全系标配。


    Max版本由于装有两颗激光雷达,可以在城区和高速两种路况使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Pro版本只能在高速使用导航辅助驾驶功能。在一年前G9的最初配置里,30.99万元的起售价并未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三天后调价改配时才变成了标配。


    用户上,由丹拿音响系统打造的5D音乐座舱成了选装,取而代之标配的是自研的Xopera小鹏音乐厅。这非用户强感知的配置,也节省了成本,小鹏G9产品经理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此前与丹拿音响的合作,让小鹏的相关团队在调音方面取得了不小进步。


    此外更加聚焦用户需求。比如中央扶手台的无线充,从之前的一个充电位改成两个充电位;主驾取消腿托,增加了椅背通风。


    何小鹏说,过去一年中,小鹏团队与G9用户进行了千余人次的调研沟通,收集用户建议超一万条,对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系统迭代升级7次。


    价格上,2024款起售价降低4.6万,价格区间跨度从16万缩小为9.6万。2024款G9售价26.39至35.99万元,老款G9为30.99至46.99万元。配置上也从此前的14种、6种缩减为如今的5种。


    组织上,何小鹏谈的最多的是人。


    在发布会上,何小鹏说,去年小鹏汽车还有12名高管,如今只剩下2名(顾宏地、徐吉汉)。 在会后的采访上,他又补充说,很少有企业是因为市场把自己干趴的,都是内部干趴的,最重要的是人。很多高管很优秀,出去之后还是其他企业的高管,但换个角度,在 0 到 1 阶段跟 1 到 2 阶段期望值不太一样。“我说句实话。一次提醒两次喝酒三次踹,高管你还怎么培养?只能筛选,因为他已经 40 岁了、45 岁了更大,必须筛选。”


    组织变动能否推动G9的营销服有效传播,目前还无从判断。但公布新款G9售价的那页PPT排版,让许多媒体思考良多。


    从习惯来看,好的售价配置排序方式,主要是按照价格,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要么是按照续航。但小鹏选择了乍看起来需要理解成本的那种——按照Max和Pro来分类。这对优先关注价格,又不够熟悉小鹏汽车的人来说,信息的传递不够直接简洁。


    交付上,新款G9目前已经抵达小鹏门店,下周即可提车交付。渠道上,小鹏汽车今年已经开放经销商加盟,让门店下沉到更多城市。


    2024款G9内饰

    摄/郭宇


    何小鹏给2024款G9定下的目标是,成为30万元级SUV品类的销量第一。


    这意味着它的对手既有合资品牌中的高端车(丰田汉兰达、大众揽巡等等),豪华品牌的入门产品(奔驰GLB、宝马X1、奥迪Q3等等),还有同属新能源车,但销量一骑绝尘的特斯拉Model Y、理想L7、L8等。


    这对G9主要有两点挑战。


    一是纯电SUV的销量天花板一直不高。卖得好的车型月销量也不过几千辆,只有特斯拉Model Y是例外,目前月销量达4到5万辆。G9的出现是否能打破这种局面,还有待观察。


    二是豪华感信息的传递不强。要想在30万元价格区间做到SUV的销量第一,G9要争取BBA用户,而这些用户还处在传统豪华概念滋养下,你必须反复诉说他们眼中的“豪华”,先得到认可,再寻找机会创新。这不是用科技、或科技豪华能一步到位取代的。


    尽管在发布会的PPT上,有着些超线程智能底盘、中央域控电子电气架构、双腔空悬、等字样,体现着G9在底盘调校和驾控上的优势,但何小鹏并没有过多展开,没有向用户传递直接了当的信息,增加了理解成本。


    02 价格更低,但毛利更高

    在会后采访中,何小鹏坦言,新款G9虽然买得更便宜了,但毛利率却更高了。


    这主要基于规模化、与大众集团共享采购资源、以及王凤英加入小鹏后带来的专业判断,当然,也有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


    规模化方面,就拿老款G9的配置举例子,当时的电池配置方案没有统一,有1C、3C 、4C 充电,有的版本有智能驾驶的,有的没有,这意味着每个配置的出货量都不大。


    但新款G9不仅自己的电池统一了,和G6的电池也统一了,后面的车型也使用同样规格的电池,再加上生产规模扩大,成本也随之降低。“此前有好多配置看起来是一点点东西,但价格差别巨大,动不动就是几千块钱。”何小鹏说。


    大众集团和小鹏汽车的战略合作,也为小鹏汽车降本助力。何小鹏曾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会上称,希望到2024年底实现成本降低25%。但现在,大众来了,何小鹏觉得未来能降的空间更多。


    2024款G9

    摄/郭宇


    他提起双方合作前,他和大众中国 CEO贝德瑞的一顿饭。贝德瑞说,他们把G9拆了,产品很好,但也随后指出G9的这个东西贵了百分之几,那个东西贵了百分之几,“我那餐饭吃得巨有压力。”


    现在,何小鹏的压力应该有所缓解。他透露,目前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在供应链采购上共享资源,比如大众集团在采购钢材上价格更有优势。


    王凤英的加入,也让小鹏汽车变得更专业,更懂车。在小鹏汽车,王凤英担任总裁,直接向何小鹏汇报,何小鹏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王凤英负责产品规划、产供销规划,“现在我做技术规划以及做智能汽车的运营规划”。


    何小鹏说,小鹏汽车此前没有总管汽车硬件的专业高管,导致很多地方不专业。


    但王凤英来了之后不一样了。比如招标海运,把这些汽车运往海外是用滚装船还是用集装箱。员工们倾向用集装箱,因为滚装船运不好,不好绑车固定,但集装箱贵了70%。但王凤英拍板用滚装船,她说是滚装船永远比集装箱便宜,至于如何绑车固定,她能用自己过往的出海经验解决。


    比如座椅和Nappa真皮。看到采购报价单,王凤英就能判断出成本高了多少。至于Nappa 真皮,王凤英很清楚哪些地方要用,哪些地方不用,覆盖面积应该是72%还是68%。细微调整不影响用户感知,但却影响了车企成本。


    新款G9发布会,小鹏选在了敦煌,主题是“长安敦煌三万里”。这是背负了很多希冀的寓意: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G9之于小鹏汽车也是如此,是小鹏赢回销量的重要支撑,也是小鹏向西挺进欧洲的重要车型。今年10月,G9就要在欧洲多国开启交付。



    责编:赵成

    次阅读
    3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