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高速公路收费大调整,“车牌付”时代来临,高速ETC或将成过去

    村民B头像村民B头像
    村民B2023-09-21

    近日,高速公路收费大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未来几年内,国内将逐步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实行车牌识别自动扣费系统。这一消息意味着,“车牌付”时代正式到来,而传统的高速ETC可能会成为过去式。

    先来回顾一下高速ETC的发展史。早在2003年,我国就开始推广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以提升高速公路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推广,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已有1.71亿张ETC卡发行,并实现了全网互联。

    无疑,在某些方面看来,“车牌付”确实比ETC更加便捷和普及。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常驾驶长途或者没有装设ETC设备的车主们而言,“车牌付”可以带来更多方便和舒适体验。

    然而,在另一些方面看来,“车牌付”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和问题。首先是安全性问题:虽然目前技术上已经能够实现车辆识别、追踪等功能,但如果被黑客攻击或者个人信息泄露,则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风险和威胁;其次是操作难度问题:由于“车牌付”的核心技术涉及到复杂算法、软件程序等内容,在使用时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再者是网络稳定性问题:由于网络通信环境复杂多变,在某些地区或时间段内可能会出现网络延迟、阻塞等情况导致支付失败或错误。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汽油质量门”。2017年10月26日晚间,《财经》杂志刊文称:“中国汽油存在严重污染。”文章援引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各地市场上销售的汽油中含有铜、铅、锰等元素超标情况严重。”这对私家车主造成巨大影响。“汽油质量门”事件暴露出我国石化行业监管不力等问题。

    因此,在取消省界收费站后采用“车牌付”的方式之前还需考虑周全与综合评估一番,并解决好相关难题后再做决策。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类似“汽油质量门”的事件再次发生。

    总之,“车牌付”肯定会成为未来支付方式之一并取代部分传统方式,但是否真正能够成为万民共享消费工具则需要进入深层次探讨与改进完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