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同心同行 建圈强链——热烈庆祝联盟成立3周年

    成都汽车产业联盟头像成都汽车产业联盟头像
    成都汽车产业联盟2023-09-20

    2023年9月17日,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CDAIA)迎来了成立三周年的日子。联盟是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由一汽大众、吉利汽车、神龙汽车、沃尔沃等整车企业发起,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产业链上和生态圈内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组成的,市经信局主管,市民政局登记的联合性社会团体。成立以来,在市经信局领导下,联盟充分发挥“扎根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独特优势,大力促进产业建圈强链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着力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和机制体系,取得良好成效,受到了广泛好评,成为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领导致辞

    理事长、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总经理 张铁斌

    尊敬的各级领导、专家委员会专家、行业同仁、朋友们:

    大家好!联盟成立三周年的日子即将到来,我谨代表联盟,向长期以来大家给予的关心、理解、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以来,联盟始终围绕成立宗旨使命、《章程》等规定,充分发挥“扎根行业、服务企业、辅助政府、凝聚合力”的独特优势,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而努力奋斗!

    三年以来,联盟主要围绕自身建设、会员服务、辅助政府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助力成都汽车产业规模稳定向好,产量产值持续提升,“三化同步”稳步推进,“四率提升”加速显现,“建圈强链”成效明显。

    2022年,围绕构建和完善“5+N”生态体系,成都大力实施汽车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引培链主企业14余户、聚集公共服务平台17个、培育中介机构10余个、建立超500亿元产业基金、聚集产业领军人才28余人,汽车产业规模突破2100亿元,排名全国城市第八,全产业链规模超50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前7个月汽车产量、产值、出口、利税保持高速增长,其中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3.6%。

    截至2023年8月底,成都汽车保有量超630万辆,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5万辆,位居全国城市第六、非汽车限购城市第一,其中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万辆,位居全国第二。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338公里,建设网联与感知覆盖路口180个,投用C-V2X公共领域车辆超3000辆。

    截至2023年8月底,成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13.4万个、充换电站3000座,既有居民小区充电桩“统建统管,有序充电”试点覆盖小区1100余个,建成综合能源示范站18座、“光储充放”一体站5座,还开展了智慧灯杆、伴随和应急充换电保障、智慧能源网、V2G等试点。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征程,联盟将在持续优化完善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举办市场拓展活动、完善成都造汽车零部件推荐机制、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联合监控平台、探索碳汇交易、争创5A级社会组织等方面开展工作。

    未来,我们必将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辛勤工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联盟力量。

    最后,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专家委员会专家、行业同仁、朋友们一如既往关心、理解、帮助和支持联盟发展!

    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祝愿大家幸福安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秘书长 邓小亮

    一、工作总结

    自身建设方面:

    1、建立联盟党支部,开展党建活动9场,完善党支部参与重大决策和内部监管制度机制,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建立由59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撑。

    3、发展吸纳会员120家,涵盖成都全部整车企业,会员结构科学合理,实现了“产学研用融协”会员类型全覆盖。

    4、秘书处在职工作人员23人,其中专职19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29.7岁。

    5、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商用车、新型电力系统3个专门委员会,秘书处内设综合管理部(会员管理部)、会员服务部(策划设计部)、产业研究部(会刊编辑部)3个职能部门。

    6、财政补助、会费、服务收入等运行经费基本满足运行需要。

    7、建立健全基本制度和管理制度,召开会员大会4次、(常务)理事会14次、秘书处全体会议24次、秘书长办公会47次。

    8、联盟党支部牵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敬老爱幼、乡村振兴等社会公益活动。


    会员服务方面:

    1、建立联盟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宣传平台,收录政策法规文件493个。

    2、建立成都造汽车产品推荐平台,收录汽车产品370款。

    3、建立成都汽车行业企业库,收录企业619户。

    4、建立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平台,收录供需信息1021条。

    5、策划设计制作发布产业、企业及产品宣传视频19个。

    6、编制发布《成都汽车》会刊7期。

    7、组织开展各类行业性活动86场。

    8、团体标准立项11个,发布团体标准6个。

    9、开展项目咨询服务7次。

    10、开展了咨询、对接、市场拓展等各类点对点服务。


    辅助政府方面:

    1、搜集和整理产业运行数据,编制发布产业建圈强链简报。

    2、编制或协助编制相关材料。

    3、调研会员企业经营情况、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提出政策建议。

    4、协助参与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和方案措施。

    5、受托牵头组织开展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申报工作,已成功获批。

    6、受托牵头组织开展国家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申报。

    7、协助组织开展系列招引、对接、调研、考察、交流活动。

    8、协助政府部门开展了其他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持续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展览展示、供需对接、专项对接等活动,以市场为主要突破口,提升产能利用率、产业整零比、本地配套率、整车智能率。

    2、在前期探索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成都汽车行业企业及产品目录,建立完善联盟会员体系内,面向整车企业和大型用户企业的成都造汽车零部件推荐机制。

    3、加强与都市圈、重庆等地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共同争取政府支持,编制成渝地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推动出台政策措施,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4、把握产业发展潮流趋势,用好产业后发优势、关联产业基础优势、国家示范试点等资源,组织引导优势企业入链入圈,建好联合监控平台,探索参与碳汇交易,大力推动“三化同步”。

    5、成立联盟5A级社会组织争创工作小组,对标评定标准,全面梳理改革管理制度流程,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联盟品牌建设,发挥专委会作用,开展行业自律,探索建立联合惩戒机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