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传统车企反攻,新势力的故事“讲不动”了?

    扉旅汽车头像扉旅汽车头像
    扉旅汽车2023-05-04

    “新势力不新了,旧势力不旧了。”

    刚刚进入5月,新能源车企4月的成绩单如期而至。数据之中,国内新能源汽车格局,也出现了新趋势:销量层面,传统车企正在围剿造车新势力,除了独领风骚的比亚迪,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走进了销量排行榜的前十,而蔚小理的故事也不再高调。

    传统车企:强势崛起

    “后来者”居上,原来那些“传统”的品牌开始有了增量。

    比亚迪,以绝对优势稳居传统车企“新能源”榜首,更是遥遥领先蔚小理等一众造车新势力。

    数据显示,4月份,比亚迪销量为21.03万辆,同比增长约98.3%,1-4月份,比亚迪共售出的新车有76.24万辆,同比增长94.3%,比其它品牌一整年的销量成绩还要高。

    排在第二位的广汽埃安,称得上一匹黑马。4月销量达4.1万辆,同比增长302%,环比增长2.5%。1-4月累计销量12.13万辆,同比增长120%。

    在埃安的产品中,售价在10万~15万级的AION S和AION Y是销量主力。但今年,埃安并没有加速猛推中低端新车,而是一直拉动品牌向上突破,目前,昊铂GT已经开启预售,起步价突破21万,等于直接冲向中高端市场。

    而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极氪汽车,市场表现同样不俗。4月交付量为8101辆,同比增长279%,环比增长21.6%,连续3个月保持增长,成为国内豪华纯电品牌销量冠军;此外,长安汽车旗下的深蓝品牌4月交付量为7756辆。尽管环比下跌9.48%,但月交付量超过了蔚来和小鹏。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在低谷中挣扎的品牌,也露出生机。岚图汽车4月交付3339辆,同比增长210%,环比增长10%,同样是创今年新高。智己汽车4月份销售2009辆,增长势头明显。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赛场,早已不是新势力车企的独角戏,来自传统车企的反攻战已经打响。

    “凭借扎实的造车经验和稳固的供应链体系,传统主机厂大船掉头已完成。”

    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竞争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变成了由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组成的“三电系统”,但传统车企数十年积累的资金、产能、研发、渠道、品控及供应链整合等优势,并非造车新势力短短三五年,单纯用钱就能烧出来的。

    而当传统车企调转航向马力全开之后,弯道超车并非不可能。有数据显示,如今传统新势力的销量在所有新势力中的占比,已接近6成,玩家数量和销量规模都完成了超越。

    新势力:黯然失色

    面对传统车企不断“追新”,善于讲故事的新势力,似乎很难再轻易地“打动”市场。

    曾经稳坐第一阵营中的“蔚小理”,如今也仅剩下理想还稳居前三,蔚来和小鹏都开始不同程度的掉队。

    扉旅汽车查阅最新数据显示,4 月,理想汽车共交付新车 25,681 辆,是其单月交付新高,其中迎来完整交付月的L7单月交付破万辆。而后续拉低配置的L7 Air、L8 Air,也在4月份稳固了交付,推动理想汽车的新车交付量在4月份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516.3%的同比增长。

    不过,围绕在理想周围的竞争对手也开始变多。近期,不少传统车企都将对标选手对准理想,其所在的细分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而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销量很不理想,小鹏4月份的成绩是7079辆,同比下滑了21.36%,环比基本持平,并且是连续3个月销量都是在7000辆左右;蔚来4月销量6658辆,环比下跌35.85%,是2023年交付量最低的一个月。

    对于两者的“掉队”,有分析称,对蔚来而言,主要受新老产品切换影响,其旗下车型正在向第二代技术平台切换,目前还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除此之外,今年4月,蔚来汽车调整首任车主用户权益逆势涨价,其削减的免费换电、充电桩以及NOP+免费使用权等权益合计价值约3万元。蔚来汽车CEO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直言,做好了用户购买意愿降低的准备。

    而小鹏的销量下滑,主要受G9和P7i等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影响。在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看来,小鹏目前已经触底,即将迎来转折点。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G6,该车定位在20万~30万元之间,将补强小鹏汽车在SUV市场的竞争力,更将成为小鹏今年的救命稻草。

    虽然,哪吒与零跑汽车,销量反超蔚来小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表现也相对稳健,不过由于主攻中低端市场,其对于品牌力的推动以及未来盈利,其实并不友好。

    在新势力的战场上,竞争很是残酷:不少车企,已然经受不住现实的挑战,被一一挑落下马。威马、天际、恒大等,不管曾经如何的一腔热血,如今却仅剩下英雄迟暮。

    而这样的洗牌,将变得更为严峻。早期,凭借着智能科技标签,新势力的故事充满着想象,但在传统车企强势反攻下,两者技术和产品差异化不断缩小,甚至后者还有着强大的品牌沉淀。至此,新势力的故事还能讲多久,不得而知。


    次阅读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