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特斯拉“伸手”补能领域,试点开放充电站,适用30个品牌37款车型

    华夏时报头像华夏时报头像
    华夏时报2023-04-2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凯 于建平 北京报道

    在五一假期来临前,特斯拉这条“鲶鱼”选择将手伸向了补能领域。

    4月25日,特斯拉官方宣布,正式在中国大陆地区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站,进一步推动“充电网络开放试点计划”落地。首批试点开放的充电站中,包含10座超级充电站、120座目的地充电站,可支持37款非特斯拉车型。

    特斯拉不断开放充电网络

    事实上,特斯拉早在2021年11月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启动超级充电站试点开放计划,截至目前已经有包含中国大陆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非特斯拉车辆可以享受此服务。对此,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向非特斯拉品牌车辆开放充电网络,可以鼓励更多车主使用电动车,这为我们推广新能源的使命提供了支持。”

    而此次在中国大陆开放的10座超级充电站,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务办公区、购物中心等新能源车主聚集区,包括上海静安国际中心一期和北京宝隆大厦布局的大型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而试点开放的120座目的地充电站,则覆盖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25个省份及直辖市。

    在可充电汽车品牌方面,《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首批试点可对30个品牌的37款非特斯拉车型开放,包括比亚迪汉EV、小鹏P7、宝马i3、理想ONE、保时捷Taycan、广汽埃安LX、奔驰EQC、东风风神E70等。对此,特斯拉方面表示:“该计划后续也将在更大范围内覆盖特斯拉充电网络,不断扩大对不同品牌和车型的服务范围。”

    据了解,截至2023年4月底,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大陆布局了1600多座超级充电站、10000多个超级充电桩。配合700多座目的地充电站、20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了中国所有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如果特斯拉今后能将这些充电设施全部对外开放,将会解决一大部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问题。

    汽车分析师田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充电桩开放共享也是一个趋势。”在他看来,特斯拉面向其他品牌开放充电站,不仅可以提高其充电桩的利用率,还可以提升充电业务的增长。

    不过,对于试点的开放,有特斯拉老车主表示:“特斯拉的超充贵,但是平时没什么人,随时来都可以充,现在共享了可能就需要排队了。”还有的车主表示:“太贵了,不是急用根本不会去充,放不放开都不影响。”记者了解到,目前特斯拉超充均价约为1.8元/度电,部分地区大于2元/度电。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由于特斯拉充电桩的充电费较高,目前一些特斯拉车主也会选择非特斯拉充电桩充电。不过从行业角度来看,特斯拉开放充电桩也属于造福新能源车主,更多的补能选择可以缓解车主的充电焦虑。

    而除了开放充电网络试点外,特斯拉在4月份还推出了“赛博充”充电桩。据了解,该充电桩是由特斯拉中国团队设计,不仅可以作为家用充电桩,还可以当“随车充”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该充电桩可以兼容比亚迪、大众、小鹏等品牌车型。

    充电桩开放或成行业趋势

    作为新能源赛道的主角之一,“鲶鱼”特斯拉的动作总能引起一系列的反应。那么,此次开放充电网络,是否又会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趋势?

    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在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64%,预计2023年将突破30%。而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充电难”这一问题依旧存在,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时期,排队充电的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

    汽车分析师徐嘉平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节假日期间充电站排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车流量太大,需求过多所造成。这也说明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因此,充电桩开放也有利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同时,国家也在政策层面推动充电桩共享。早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就显示,要引导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

    目前,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就共享了充电网络。同时,一些充电桩运营企业也开始进行布局。包括国家电网、特来电、南方电网、小桔充电等。其中,蔚来方面表示,今年春节期间,蔚来充电桩的充电服务订单超过90万次,其中只有24%的用电服务来自蔚来品牌,其余76%主要服务于比亚迪、特斯拉、小鹏等第三方汽车品牌。对此,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呼吁:“做电动汽车的品牌一定要做充电设施,做充电设施的品牌要尽量对公众开放。”

    在徐嘉平看来,充电桩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充电桩的占比和利用率都不高,所以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企业完全可以将充电桩开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车主充电的难题,也可以为自身带来一定的收益。“未来,充电桩共享或许会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徐嘉平表示。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