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上车” | 36碳要闻

    36碳头像36碳头像
    36碳2023-04-18


    在发布第一代钠离子产品一年半以后,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终于迎来产品化。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4月16日晚间,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车型。在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产品一年半后,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产品终于迎来产品化。

    据悉,奇端将联合宁德时代推出电池品牌“ENER-Q”。双方还将就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M3P等多种构型电池展开合作,合作成果未来将应用在iCAR 03等量产车型中。

    4月18日,上海车展即将开幕,在各路车企动作频频的同时,上游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也将出席。宁德时代表示将于4月18日举行零碳战略发布会,并先后预告了凝聚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两大电池新技术路线落地的消息。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根据原理,钠离子电池也属于“摇椅式电池”,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通过钠离子在正负极间插入和分离来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其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电池相似。钠离子与锂元素属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近,故而钠离子电池也可以兼容锂电池的现有生产设备,被市场视为当下锂电池的备选方案之一。

    近两年来,钠离子电池在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消息不断。无论是传统锂电池厂商还是新兴锂电池厂商都在加大布局,产能铺开迅速。

    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据介绍,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在-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宁德时代的规划是,第二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

    宁德时代此前介绍,公司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布局,不仅包括电池的量产,还包括上游产业链的建成。在宁德时代投产的钠离子电池中,既有用于电动汽车的钠离子动力电池,也有用于储能电站的钠离子储能电池。

    2022年11月29日,宁德时代也公开表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续航能力已经可以达到400公里,未来经过技术提升,将向500公里发起挑战。

    不只是宁德时代,2023年伊始,有关“钠离子”上车的消息越来越多。

    2023年2月,中科海钠与思皓新能源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公开亮相。该车型首次应用蜂窝电池技术的钠离子电池包。该款车型续航里程为252km,电池容量为25KWh,快充充电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

    2023年3月,雅迪科技集团旗下华宇新能源科技公司发布华宇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极钠1号”及其配套整车——雅迪极钠S9。

    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押注钠电,陆续公布了各自在钠离子电池方面的计划。

    有很多市场预测认为,2023年会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元年。不过,钠离子电池并不能完全取代锂电,当下还存在能量密度不如锂电池等劣势。钠离子电池更多是发挥一种补充作用,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对锂电池的过度依赖,丰富电池应用的多元场景,从而达到动态平衡的局面。

    但可以确定的是,钠电的产业化速度将会更快。

    美克生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严晓此前向36碳表示,由于钠离子电池具有跟锂离子电池类似的工艺,可复用大部分生产制造设备,可能在未来2-3年以后就可以形成规模化应用。随着钠离子电池的技术不断进步,钠离子电池的循环次数也有望从目前的2000次延长到数万次,并最终与锂离子电池并驾齐驱,成为电化学储能的主要技术路线。

    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还处于导入阶段,上游技术还未定型,且有多种技术方向可选。随着商业环境逐步成熟,钠离子电池的行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 题图来源 IC photo

    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公司-职务-姓名,添加“36 碳小助理”后可加入读者群。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