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30万元的小米汽车,能满足市场期待吗?

    52RD头像52RD头像
    52RD2022-09-07

    日前,晚点Auto发布独家消息称,小米的第一辆车将是一款轿车,售价上限超过30万元。

    其实,早在2021年小米官宣造车之初,雷军就曾表示,小米的第一辆汽车不是轿车就是SUV,具体要再商量。而对于首款产品的市场定位,雷军表示,根据其发起的微博投票结果,2/3的人希望小米做10万元以上的车,8%的人希望是30万元以上的车,小米第一辆汽车的定价可能在10~30万元之间。

    因此,如今传出小米首车最高配置版本的售价超过30万元,可能着实探到了大部分受众期待的上限。如果传言为真的话,也能看出,小米在汽车方面,可能要一改往常在智能手机上走的性价比路线,而是要从产品配置的角度来打动用户。

    8月11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表示,小米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算法,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已经投入了33亿元,决心可见一斑。

    据晚点Auto报道,小米的首款车型将以1 颗禾赛混合固态雷达 AT128为主,以数颗全固态雷达作为补盲雷达。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厂商自去年以来均获得了小米的投资,作为其在自动驾驶产业链布局的一部分。

    从小米自动驾驶测试汽车的方案来看,其采用的是车顶单激光雷达方案,貌似是机械式旋转激光雷达,可能量产后会采用半固态激光雷达。

    因为相较于机械式激光雷达,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可以符合车规级要求,体积更小,使用 MEMS等半导体来代替机械扫描的选准装置,外观上看不到机械旋转,兼具固态和机械的特性,同时也降低了机械式的成本,被视为接下来会陆续上车的方案。

    因此,如果小米汽车真的选用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作为主雷达的方案,则完全在市场的预料之中。

    相较于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全固态激光雷达在结构中去除了旋转部件,视角更大,扫描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但探测距离较短,适用于捕盲。

    目前,机械式激光雷达因其360°的视场角优势更受无人驾驶的欢迎,混合、全固态激光雷达则更适乘用车。

    如今,除特斯拉坚守纯视觉方案,丰田迫于成本压力加入该阵营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了多传感融合的阵列之中。

    多传感融合方案以激光雷达为主,辅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产品,抗干扰能力更强,成本也更高。

    9月6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系统及自动驾驶控制方法、装置、车辆、设备”专利公布,该系统包括:智能驾驶域控制器ADD、智能座舱域控制器DCD、与ADD电性连接的摄像组件。可见小米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探索仍在继续。

    不知在最后,小米会呈现出怎样的产品,会不会满足市场的期待。

    次阅读
    4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