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热评 | 特斯拉钣喷中心起火上热搜,专家:如遇电动车起火跑就对了

    懂车帝视线头像懂车帝视线头像
    懂车帝视线2022-07-12

    文:懂车帝原创 贾天钰

    [懂车帝原创 行业] 7月12日,特斯拉苏州一家钣喷中心起火登上了热搜。

    图源:网络资料

    据网友爆料,该特斯拉钣喷中心起火时间或为晚上,火势较为猛烈,远距离可看到滚滚浓烟升起,共有100多辆车被烧毁,烧了5个多小时。起火原因或为一辆事故车底盘磕碰,造成电池组受损引起。目前,火势已被扑灭,尚不清楚是否有人员受伤。

    图源:网络资料

    随后苏州消防部门辟谣称,火灾现场并没有网传的100多辆汽车被毁,网传图片也并非苏州。特斯拉方面则表示,苏州钣喷中心确实起火了,起火原因还在调查中。目前该钣喷中心已经暂停营业。但有关火灾受损车辆的情况,特斯拉方面尚未对外公布。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灾,又有多少车辆被烧毁?我们不做揣测。但每到夏天,电动车起火、自燃等事件频发,总是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

    图源:网络资料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引起电动车起火的原因有哪些?从个人用车的角度该如何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万一遇到电动车起火该如何应急?

    电动车起火的“罪魁祸首”——动力电池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表示,引发动力电池安全性事故的诱因有很多,比如短路、挤压、振动、碰撞等;但从发生机制看,主要是电压失控和热失控两种。

    通俗来讲,电动车起火绝大多数都和动力电池有关,原因主要是非充电起火和充电起火两种。

    非充电起火,主要是指电池包遭遇外力破坏引起的起火。比如,车辆遭遇交通事故或汽车底盘发生磕碰后,电池包可能受损从而起火。

    充电起火,则指的是充电过程中或因充电引起的起火。从工信部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80%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是在充电中或充满电后一小时发生。

    图源网络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董全峰介绍,电池充放电会发生锂离子的迁移、脱嵌等物理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和我们的手机在充电时会发热一样,这种情况下不必担心。

    但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如果是非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比如过充过放,这时候产生的热量会很大,若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池温度升高,当升温到一定程度后会破坏电池结构,使其中的隔膜融化,造成短路,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时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溶剂等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使电池内部温度进一步升高、压力增大。当电池的泄压阀承受不住压力时,就会喷出可燃气体,高温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混合,就会起火甚至爆炸。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也表示,在电池快充充满电的情况下,电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还会进行一段时间,在这种状态下,电池失效概率会增加。刘锴强调,虽然现在整车都有BMS管理系统等措施来防止电池过充,但无法控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

    车主该如何降低充电起火、非充电起火的发生概率?

    那么从车主角度,该如何降低这两类事故的发生概率呢?

    为避免非充电起火,车主只能在用车过程中尽量注意避免外力对车辆造成撞击。如遇车祸或碰撞,不论磕碰程度如何,应及时到正规4S店通过专业检测和查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为避免充电起火,车主应尽量养成良好充电习惯——减少快充、多用慢充、不要过充。

    汽车分析师张翔建议,电动车主应该尽量减少快充的使用频率,最好在外出应急情况下使用;回家还是用慢充桩。一方面,慢充充电桩一般是车企赠送的原装硬件,跟车辆的通讯和联结更匹配,能够对电池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当前的充电技术尚不完善,车主使用第三方的充电桩充电时,可能出现车端与充电端不匹配的情况,增大车辆安全隐患。

    刘锴则认为,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不少电动车主没有私人充电桩可用,外出时快充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车主最好预估车辆的充电时长,同时通过手机App及时关注车辆的充电情况,避免电池过充。若条件允许,快充最好仅应急用,日常多用慢充充电。

    此外张翔还指出,若想真正降低起火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整车和电池的工作状态都上传到网上进行监控,一旦发现电压、电流或者温度异常等情况,及时通知车主或者相关物业以及救援部门,如此才能真正降低起火的风险。不过就当下来看,大数据监控的手段还在逐步推进,目前仍需要车企做出更多努力。

    如遇电动车起火、自燃怎么办?熄火断电、火速离开车辆!

    如果车主在日常用车过程中已经关注到了各种情况,但还是不幸遭遇到了电动车起火,那么这时候该如何应对?

    “不要留恋财物,赶紧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郭春林告诉懂车帝,目前已知的最好办法就是立马给车子熄火断电、迅速撤离,然后及时报警请消防机构帮助灭火,不要试图自行灭火。

    图源网络

    从国家标准来看,给车内乘员预留的安全逃生时间是5分钟。2020年5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三项有关电动汽车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增的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明确要求动力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

    郭春林进一步解释称,不同于一般物品起火,用水、沙子、普通灭火器就能熄灭。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封闭空间内本身自带氧化剂,可以一直内部“闷燃”并引起爆炸,不仅很难从外部控制火势,同时还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因此,若发生电动汽车自燃的地点是在商场、小区的地下停车库内,会比露天环境下更加危险。

    此外,要想降低电动汽车自燃的概率,从车主角度来说,郭春林建议,车主要定期保养,由专业机构定期对电池进行检测维护,保持车况良好。另外,在用车过程中时,除了过充之外,车主还需要做到的一点是不要每次都把电全部用完,这样也会影响电池寿命,增加电池自燃的概率。

    .万次阅读
    38评论
    18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