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又一造车势力暴雷!股东逃离、拖欠薪资、官司缠身,徘徊破产边缘

    木子财科头像木子财科头像
    木子财科2022-07-11

    2014年,造车浪潮席卷大江南北。一时间,资本扎堆,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但,造车绝非易事,湮灭成为历史者不胜枚举。

    昔日的奇点汽车,2017年发行首款车型,豪言次年实现全面交付,将“蔚小理”狠狠甩在身后。5年之后,当“蔚小理”实现两地或三地上市,量产一批接一批时,奇点汽车却是股东逃离、拖欠薪资、官司缠身,徘徊在破产的边缘……

    01

    奇点汽车也曾风光无限。

    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深耕互联网行业15年,先后在日本创立3家互联网公司,曾任职金山软件副总裁,奇虎360副总裁,妥妥的互联网大佬。

    2014年,马斯克带着十几辆Model S来到中国,掀起新能源造车大潮。体验过特斯拉的沈海寅心中波涛汹涌,他料定汽车行业的天,会变。这一年,沈海寅以投资人的身份入局造车,创立智车优行科技。

    彼时在360任职的沈海寅,建议内部做汽车项目,却被否决。于是,沈海寅从360离职,出任智车优行科技CEO,将造车梦提上日程,“奇点汽车”自此启航。

    2017年4月,奇点汽车旗下首款车型奇点iS 6预览版正式亮相,并宣布当年年底实现小批量生产,次年年内完成交付。当时国内市面上只有进口的特斯拉,奇点iS 6可谓是占尽了先发优势。

    再者,自成立后,奇点汽车颇受资本青睐,股东中不乏英特尔资本、伊藤忠商事、光信资本等大牌资本,还有地方政府等国资。据沈海寅所言,奇点汽车前前后后融资超170亿元。

    此外,在研发上,奇点汽车也是下了苦功夫,先后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日本宇都宫、安徽铜陵等地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

    安徽铜陵的汽车产业园,总投资80亿元,占地千亩,年产能20万辆;江苏的生产基地、研发中心,更是计划投资150亿……真真是财大气粗。

    02

    若论开局,奇点汽车无疑是一手好牌,只可惜打了个稀碎

    2017年年末的小批量生产没有实现,2018年初,沈海寅将奇点iS6(图片)量产上市的时间推迟至2018年年末。结果当年全面交付的承诺再次告吹,推迟至2019年春节前后。

    2019年的春节过完了,奇点汽车的量产也没见影,等来的是奇点iS6接二连三的延迟交付。时至今日,奇点的这款车都未实现量产。

    一次次“跳票”,奇点汽车都在干什么?答案是,搞副业。

    2018年7月,智车优行成立智点汽车,杀向新能源商用车

    2018年8月,鲨湾科技成立。这一次,沈海寅将目光投向电动摩托车;

    2018年10月,奇点汽车株洲基地动工,并宣布通过该基地,争相研发商用车电动化平台、智能驾驶系统、智能驾舱系统、智能车联网系统等。换句话说,就是奇点汽车要做软件了……

    2019年7月,鲨湾科技推出首款电动摩托车品牌“蓝鲨Robor”。

    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电动摩托车、软件……沈海寅的盘子是越铺越大。可造车是个吞金兽,是个黑洞,烧钱速度远超沈海寅的想象。

    03

    自2018年10月,奇点汽车出现拖欠员工薪资、拖欠供应商款项等现象。再加上其量产屡屡“跳票”,市场对奇点汽车逐渐失去信心。2019年-2020年,奇点汽车股东接二连三退出,再添一顿暴击。

    奇点汽车也积极展开自救。一方面宣布登陆科创板的计划,另一方面同参与B轮融资的360频频接洽。结果是上市找钱未果,360选择了哪吒汽车

    也就是从2019年起,奇点汽车依靠卖软件来维持生计。但技术授权的变现速度远远赶不上造车的烧钱速度。

    2021年,因大规模拖欠员工薪资,奇点汽车员工纷纷离职,5000员工最终剩下几十人。另一方面,因拖欠供应商款项,奇点汽车被送上法庭,屡屡被列为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

    缺钱、缺人,奇点汽车回天乏力。

    2022年,奇点汽车员工接连发起劳动仲裁,奇点汽车表示会在新一轮融资后偿还拖欠薪资。但能不能拿到融资,就不好说了。

    2022年6月底,智车优行科技被判向中汽研究院有限公司支付64.9万余元服务费和相关违约金。

    2022年7月,智车优行北京公司被申请强制破产重整。

    昔日百亿融资的明星车企,如今深陷法律诉讼、劳动仲裁,更是被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奇点汽车想要活下去已是极为艰难。

    轰轰烈烈起,惨惨淡淡落,添一声唏嘘,留一地鸡毛。

    .万次阅读
    2评论
    47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4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