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深度解析比亚迪CTB技术:续航里程增加,维修或是难题?

    E电园小编辑头像E电园小编辑头像
    E电园小编辑2022-06-02

    比亚迪在混合动力上的造诣从销量上可见一斑,而在纯电方面,从前段时间亮相的e平台3.0车型海豹(图片|配置|询价)上,就能看出比亚迪现阶段造电动车的真实实力。海豹上的CTB技术,算得上新车含金量最高的新技术之一。这期,用两节七号电池,借着这台新车海豹,聊聊这项技术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 · CTB = Cell to Body 电池车身一体化 · ]

    在我看来,CTB不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但却是纯电动车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过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面前是一个横坐标,比亚迪的海豹现在已经走到了靠前的位置,而其他车企距离海豹还差那么几步。此话一出,我知道会有人站出来说:特斯拉呢?零跑呢?你一定是收比亚迪大不溜了!有同样想法的同学别急啊,你可以看完内容再来评论区反驳我。


    CTB这三个字母全称:Cell to Body,就是把电池放到车身上,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也有叫CTCCell to Chassis的,电池底盘一体化,意思相近。

    [ · 用固有思维 你会怎么造一台电动车 · ]


    为啥我刚才说CTB是纯电动车必然经历的阶段,我们用一个小车举例子:这是一个“老旧燃油车”,如果让你完成这台车的油改电,把这两节电池装到车身上去,你会怎么做?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想法?把电池找一个容器呈上,然后固定到车身底盘上。这是我们固有的思维思考后的结果。但现在实际造车是怎么做的呢?


    手里这两节七号电池就是电芯,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常听到的18650、4680这类电芯。几个电芯放在一起变成一个模组,就像绑了扎带,这就成为了一个模组。然后若干个模组,开始往电池的壳体里面去放,再把电池壳体封住,固定到底盘上来。

    是不是觉得其中有几步挺没必要的?其实CTB就是把这些“没必要”的步骤去除掉。当然这个没必要肯定是带双引号的啊,为什么车企都这么做呢,是因为我们没办法太好的控制电芯电压的一致性,电芯一旦出问题,那当然是极其严重的问题了,冒烟、自燃爆炸甚至都有可能发生。安全自然是得放到首要位置,所以诞生了那么多带双引号的没必要的步骤。


    后来随着技术的迭代,电芯的一致性做得越来越好,热管理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再加上一些新的比如刀片电池的出现,车企开始逐渐的去模组化。原来一台车的电池可能得十多个模组,现在逐渐变成两三个、三四个。逐渐的会去掉模组这个环节,把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也叫CTPCell To Pack),现在多数车企基本处在这个阶段。而今天说的CTB就是CTP的下一个阶段了。

    [ · CTB的结构 · ]

    零跑的CTC


    CTB的制造方式,就和我们刚才说的我们的固有思维是一个意思。电芯直接放到电池包里,电池包不需要上盖,直接用车身的底座上盖。

    特斯拉的CTC


    海豹的CTB


    或者另一种方式,电池包有上盖,车身的底是空的,只有加强梁,然后把电池包固定在车身上。现在一共三家车企拥有这样的制造方式,比亚迪零跑特斯拉。零跑用的是前者的制造方式,比亚迪和特斯拉用的是后者。

    准确来说零跑和特斯拉,都还保留了模组的存在,从图片上能看出来Model Y电池包里面仍然是几个大的模组。真正做到电芯直接固定到车身上的目前只有比亚迪。这也就是我刚才为什么说其他车企距离海豹还是差那么一步。


    其实这也得益于比亚迪刀片电池特殊的设计,它的电芯本身体积就不小,并且是立方体的结构,还非常适合做结构件。刀片电池在车身上是纵向布置的,对整车的强度也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像特斯拉这种4680电芯,就没办法起到结构件的用途。

    [ · CTB的优劣势 · ]


    对车企来说,首先CTB能够降低车身重量、设计和制造的原材料成本,毕竟少了一块板子嘛。其次同样因为少一块板子,电芯的存放空间更大,车企可以选择把这一部分空间利用起来放更多电池提高续航,或者把这部分空间放在乘员舱内,让车内空间更宽敞。海豹就选择了后者,车内的垂向空间增加了10mm。同时车企拥有更多话语权,从原来的电池差不多就能用,变成电池的定制化,专门为底盘服务。


    短板的话,车企需要确保电池包的安全性,因为曾经乘客脚底下踩的是地板,现在是电池。比亚迪是用蜂窝状的铝板结构解决了这个问题。


    再一个是密闭性,因为地板取消了嘛,车身下面是一个洞,水很容易进来,能看出来电池包周围涂了一层密封胶,未来万一密封胶老化或者拆装等等原因,车身是不是还能保证很好的密闭性,这也是车企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用户来说,好处是车辆续航增加或者车内空间增加,肯定得占一样。另外整车操控理论上会更好,因为整体化更强的车身拥有更高的扭转高度,这样车辆会有一个更好的操控底子。虽然车身硬不一定操控好,但是操控好的车一定硬。从发布会的架势来看,海豹是一个比较强调操控的车,具体开着怎么样还得等有实车才能做出结论,我也非常期待。


    那弊端呢就是整台车维修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会增加,比如以前的结构,可能是哪碰了修哪就行。CTB的结构因为电池包受力,事故可能会导致电池包型变等种种问题,换电池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类似的情况可以类比Model Y倒车的这起事故,一体压铸车身导致维修费用高达20万。这样的事儿如果越来越多,到时候保险公司就有可能不乐意了,针对这些结构不同的车辆制定不同的保费报价方案,这都有可能。

    [ · 总结 · ]

    事物发展科技进步必然伴随着两面性,在电池车身一体化方面,比亚迪已经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虽然它的普及可能会面临维修复杂成本高等若干问题,但显然CTB已经是大势所趋,绝大多数车企都会先后实现CTB,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回想一下,你还会怀念那个曾经扣开后盖就能换电池的功能机吗?如果有一个选择,你是不是还是会选择现在这台,用来看这篇文章的,不可更换电池的,维修贵的手机呢?

    次阅读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