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用200块钱把车主骗了?名为升级实为锁电!威马这次摊上事了

    车图腾头像车图腾头像
    车图腾2022-02-25

    文/腾三毛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当年威马沈晖与美团王兴的隔空打赌还萦绕在耳,如今威马汽车的现状却让人多少捏了一把汗。

    2020年初,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在评论汽车公司未来命运时,将威马汽车排除在了造车新势力TOP3之外。王兴表示,中国车企格局基本是3家央企+3家地方国企+3家民企+3家新势力(理想、蔚来和小鹏),即3+3+3+3。

    对此,威马沈辉当时即在微博上作出回应:“愿意和王兴兄弟打个赌,请众网友做见证,威马一定会是Top3之一。当然,我也很看好理想,期待未来道路上能并肩前行。”并在随后的一场活动上细化了“赌约”内容。

    不过两年之后再回看威马汽车,沈辉当时的自信似乎有点过头了。

    2021年,威马接连遭遇了多场祸事:科创板IPO搁浅、巨额亏损、销量掉队、核心技术危机、频繁自燃……如此种种,威马却选择了沉默,很少对相关事件做出有效回应。

    进入2022年,老问题“锁电”再次成为焦点,不过这是车主维权。

    ▍车辆起火后,疑似“锁电”

    2022年2月上旬,一位网名为“米周不姓米”的网友在某投诉平台发起集体诉讼,声称威马汽车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质量缺陷,且在多起自燃事故发生后,官方不仅未对车辆召回及更换电池,反而通过欺骗消费者进店保养等方式,对车辆电池进行软件锁定,导致大量用户产品续航里程严重缩减。

    车主们的诉求是,威马汽车公开致歉、公布产品缺陷细节、关闭静默OTA功能、更换足额续航以及更安全的电池。此外,该发起人还在微博上直接喊话威马汽车董事长。

    实际上,在一个月前,这批车主就有过一次公开喊话。

    2022年1月,173名车主联名向威马汽车发具律师函,质疑车辆在未告知车主的情况下被威马“锁电”,并以实际续航里程大幅衰减为由,要求威马汽车回应动力电池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维权车主中大部分系首批威马汽车用户,自购车使用以来实际续航一直与宣传有较大差距。而进入冬季后,大批用户的续航里程已经跌至原额定续航里程的三至四成。”联名的车主公开称。

    上周一,新浪微博同为“米周不姓米”的用户再度发声,表示这将是“威马维权全体用户最后一次喊话沈晖及威马汽车”,该用户声称,对于“威马私自锁电及其引发的后续风波”,威马至今未与维权用户直接对接。

    此番车主维权事件的直接诱因,是威马汽车于2021年12月23日至2022年1月15日期间开展的“迎新年用户特优”活动,这场活动中,1.8万名“幸运用户”被抽选,将获赠全面车辆检查服务和一定数额的礼品卡。但当活动结束,不少“幸运儿”察觉出似乎有点不对劲……

    “车辆检查回来以后,续航里程明显下降了。”有车主在维权群中表示,在此次保养后,车辆的满电电压从原来的408V降至400V以下,“综合工况为400公里的车型,实际续航里程仅为180公里左右,缩减幅度超过50%。”自己爱车的续航直接打了骨折。

    还有车主通过对照电池容量上限发现了问题:宣传69度的电池,为什么充电只能充进50度,并且还可以维持续航不变?

    也就是说,这些车主的车辆仪表盘变成了“欢乐表”,表面看车辆续航没什么变化,但其实车辆早已被“操作”过了,电池的充电量和续航里程都被限制了,这时的仪表盘的数字也已经失去了真实性。

    威马汽车疑似锁电的操作直接炸开了锅,后知后觉的车主们大呼上当,纷纷在各大网站吐槽和投诉,甚至还有一位车主根据这件事情写了一首名为《200块就把我骗了》的歌曲。

    有媒体将此事件进一步往前推,发现很可能还与2021年12月,威马汽车四天内连续发生3起车辆自燃事件有关。

    据报道,2021年12月20日-23日,四天时间内,郑州、三亚、海口三地的3辆威马EX5先后起火,车辆要么受损严重要么直接烧毁,这也直接导致威马汽车被网友放在了聚光灯下炙烤。

    回看威马汽车,2019年,刚刚度过了一个完整交付年的威马汽车,仍处在艰难的产能爬坡期,2019年全年交付新车仅1.6万辆,与其10万辆的年度目标相去甚远。而当年9月,一辆威马EX5起火,由此拉开了威马起火的无休止之路。

    2020年9-10月,威马曾在35天内连续发生4起起火事故。对此,威马召回了1282辆EX5车型,表示为车主更换其他品牌的动力电池包。

    2020年,威马逐渐度过了产能爬坡期,当年交付新车22495辆,同比增长33.3%;2021年交付新车44157辆,同比增长96.3%,交付量几乎为前三年的总和。而这样蓄势增长的销量成绩背后,一起起自燃事件正在不断敲响警钟,质量问题已经成了威马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什么是锁电,车企为何要锁电?

    实际上,纯电动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大概率出现在BMS电池管理系统与充电桩之间的通信环节。具体来看,纯电动车搭载的电池组并非一个整体,而是由大量电芯成组而来,在充电过程中,BMS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对每个电芯进行实时监测,倘若某个电芯与其他电芯的一致性出现偏差,就非常容易造成过充的情况,进而发生自燃事故。

    从原理上讲,在电池过充等情况下,其锂离子会过度析出,也称“析锂”,这种晶体会不断地生长,甚至会挤压电池里面的隔膜,进而引发电池发热膨胀、电流增加、正负极短路,最后形成热失控。

    据专业人士介绍,“锁电”就是通过升级改写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电量系统级芯片窗口进行锁定,重新定义电池的电压范围,以限制电池的充电上限和用电量,从而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热失控所造成的自燃概率。但这并非是解决电动车自燃的根本措施,反而牺牲了汽车性能和用车体验。例如,一辆电动汽车刚开始续航能达到400km,“锁电”之后续航只有350km。

    业内人士推测,威马很有可能是为了避免自燃事故,而强制将车辆进行“锁电”操作。毕竟与续航缩水这样的“小毛病”相比,车辆自燃才是更严峻的问题。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出现以前,似乎只能降低车辆热失控的概率,所以对于威马来说,锁电也就成了“无奈之举”。

    长期以来,威马在动力电池领域采取多元化供应商模式。公开资料显示,相比蔚来、小鹏、理想,威马汽车的供应商更为多元,包括宁德时代、中兴高能、力神电池、宇量电池、塔菲尔新能源等。

    这一模式曾是威马汽车颇为骄傲的优势,可以避免企业受上游供应商的牵制。但显然,多元化布局也带来了更大的质量管控压力。除了多元采购的品控压力外,威马的BMS系统能否与众多不同厂家的电池配合好,也被外界质疑。

    威马维权用户在1月10日发出的那封律师函中质疑,“锁电”是威马汽车在自燃事件发生后,为躲避对车辆进行大规模召回、更换合格电池,而采用的避险手段。

    ▍“锁电”的无奈

    有一点需要明确,“锁电”是出现问题后的补救措施之一,但绝非正常操作。不过就目前看,锁电是不少车企比较“容易”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电动汽车领域,“锁电”并不是个新鲜词,特斯拉Model S、北汽EX360、荣威ERX5、广汽丰田iA5等车型也都被用户怀疑过“锁电”。

    也有网友表示,出于安全考虑,威马汽车对车辆进行“锁电”处理,似乎也可以理解。但是,很多车主质疑的是,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光明正大地做呢?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做,甚至还以不惜以200块钱做诱饵?以发福利的形式对车辆进行“锁电”,这也算是威马汽车的一大发明了。

    一位威马用户表示:锁电虽势在必行,但车企行事须坦荡光明。该用户称,“福虎生威”活动和“迎新年用户特优”活动,又免费检测,又送积分,还送福包、京东卡,让提车三年的老车主感受到了车企的温情。但是伴随而来的锁电结果,并没有提前告知车主,给被锁电的车主感受就是:200元骗车主进行锁电“升级”

    事实上,威马汽车此举之所以激起消费者众怒,正是侵犯了车主的知情权,大部分威马用户表示对“锁电”不知情。刚开始提及“锁电”时,大部分用户并不知道这个概念,细聊得知是升级后导致续航里程大幅缩水,才恍然大悟。

    面对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业内人士认为,锁电并非长久之计。中国汽研数据中心数据产品部副部长程端前在接受媒体时就曾表示,“对于锁电的合理范围,目前没有统一标准……锁电只是补救的措施,不应该当成常态化手段。”

    好在随着OTA技术的普及,市场监管手段也在跟进。2021年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工信部先后发文,要求企业在备案时明确OTA升级类型、升级目的等详细内容,实施OTA升级时也应向工信部备案,“保证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

    写在最后:

    时至今日,威马对于是否存在对电动车进行“锁电”,官方并未公开进行回应,但是多位车主指出在对车辆系统升级后,充电功率明显下降、续航里程明显缩减的问题确实是客观存在。

    315近在咫尺,用户的诉求能否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们会持续关注。

    次阅读
    7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