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盘点2020 || 国际汽车七大关键词 | 中国汽车报

    中国汽车报头像中国汽车报头像
    中国汽车报2021-01-04

    在近两三年全球车市下行的压力下,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雪上加霜,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全面冲击,从生产到销售,从主机厂到零部件厂商,无不饱受困扰。与早早控制住疫情并实现逐步复苏的中国车市不同,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市场一直未能摆脱疫情的阴影,尤其是欧洲疫情卷土重来,日本、美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有分析机构认为,疫情将导致美国车市出现自198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一方面是疫情冲击车市,另一方面,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代表的“新四化”变革加速,而资本市场在汽车新能源、智能化板块也表现出了强烈的追捧态势,特斯拉市值登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外,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发展良机,尤其是作为主要市场的中国和欧洲,迎来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双双上涨,原因之一是政府扶持。疫情之下,中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纷纷出台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为重点的车市刺激政策,不仅促使车企加快电动化布局,也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购车补贴,最终使得新能源车市销量大幅增长。

    2021年已经到来,过去的2020年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重要回忆?

    关键词1:停产停工

    提起2020年疫情对全球汽车行业的影响,最直接的应该就是停产停工。尤其是2020年3月欧洲、北美等地疫情全面暴发后,出现了大范围的汽车工厂停工潮,丰田、戴姆勒、大众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FCA)、雷诺、标致雪铁龙(PSA)、沃尔沃、日产和福特等众多主流整车厂商,以及布雷博、米其林、倍耐力等零部件厂商,纷纷宣布关闭部分或全部欧洲、美国工厂。

    销售方面,由于多国采取了疫情管控措施,一度要求经销店关门歇业,2020年3~5月的各国汽车销量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甚至出现了月销量为零的现象。

    由于中国疫情管控得当,汽车市场需求较早得到恢复,而进入下半年后,欧美等地汽车工厂也大多复工,多国汽车市场也出现复苏迹象。

    关键词2:车展取消

    如果说2020年日内瓦车展在开幕前夕因瑞士政府一纸政令被迫取消的消息令人感到惊讶和措手不及,那么随后北美车展和巴黎车展的取消则在意料之中。至于东京车展和法兰克福车展,2020年本就没有展出计划,否则恐怕也难逃取消的命运。除了这些顶级车展外,还有不少车展出现延期,例如洛杉矶车展、华盛顿车展等。

    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现象已经延续至2021年。例如,由于日本疫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原定于2021年1月中旬举行的2021东京改装车展日前宣布取消,改以线上展览的方式进行。另外,日内瓦车展主办方此前已经宣布,2021年日内瓦车展也被取消。这意味着,2020年异军突起的“云发布”将继续成为车企对外宣布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3:禁燃令

    禁燃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前两年法国、德国、瑞士、荷兰、挪威、瑞典、比利时等多个国家先后传出禁燃的呼声,但之后逐渐平息下来,而进入2020年,英国、日本、美国加州有意禁燃的消息再次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英国的禁燃时间表略显激进,原计划2040年禁售燃油车,之后两度更改,最终决定把燃油乘用车和货车的禁售时间提前至2030年。作为美国环保先锋的加州,则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要求到2035年该州新出售的乘用车和轻卡实现100%零排放。日本也在研究禁燃时间表,预计2035年前后禁止销售新的汽油车,而其首都东京已经率先宣布2030年禁燃。

    禁燃已经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一环,随着近期中国、欧盟表态着力减排,拜登也承诺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关键词4:英国脱欧

    2020年12月24日,经过英国三任首相之手,在长达四年半的努力后,在脱欧过渡期结束前7天之际,英国与欧盟终于敲定了一份贸易协议。在平安夜,英国平安地逃脱了无协议脱欧的风险。

    自2016年6月英国举行全民公投决定脱欧后,英国与欧盟之间展开了一场马拉松式的谈判,双方互不让步,谈判多次陷入僵局,也直接导致英国前任首相特蕾莎·梅哭着下台。鉴于丰田、日产等多家车企将英国视为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英国脱欧谈判的迟迟未定令汽车行业一直惶惶不安,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曾警告称,英国无协议脱欧对于欧盟汽车行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而今,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出现。汽车行业对此表示欢迎,但具体协议细节还有待公布。

    关键词5:大佬离场

    在汽车业的舞台上,悲欢离合一刻不停地上演,也许前一刻站在金字塔尖,下一刻就跌落尘埃。尤其是2020年疫情叠加“新四化”转型的压力,不少企业加快了重组的步伐,包含管理层。不久前,大陆集团宣布任命49岁的Nikolai Setzer担任执行董事会主席一职,而原掌门人德根哈特于2020年11月底离职,他在大陆集团已耕耘十余载,原本的合同到2024年8月到期。德根哈特的突然离任在业内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也折射出诸多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在“新四化”浪潮中所面临的转型压力。此外,为麦格纳效力33年的CEO唐·沃克也于2020年正式退休。

    还有一位汽车行业的老人,执掌三菱汽车15载的益子修,于2020年8月上旬宣布因健康原因卸任三菱汽车董事长和董事职务,并于当年的8月底去世。今后三菱汽车由加藤隆雄掌舵,并确定了收缩战略,聚焦东南亚市场。

    当然,2020年不止有伤感的离场,也有血脉的传承。2020年3月,郑梦九宣布正式卸任现代汽车董事长一职,其子郑义宣当选为新一任现代汽车董事长,带领集团旗下所有品牌继续前行。

    关键词6:大众迪斯

    大众集团CEO迪斯在2020年多次因其“出格”的言论和集团内斗传闻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作为大众集团掌舵者,迪斯与传统、古板、严谨的德国汽车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无论是公开表扬特斯拉及其CEO马斯克,还是预言苹果造车会给大众带来更大挑战,迪斯的目光都显得更加开放和有包容性,但在大众集团内部不少人看来,却是有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更何况,迪斯一意推动大众集团大力转型,为此与监事会及工会矛盾重重,再加上软件问题频出,改革方案举步维艰。从申请延长任期被拒绝,到兼任的大众品牌CEO一职被剥夺,之后甚至一度有迪斯将要下台的传闻传出。

    不久前,大众集团内部达成妥协,迪斯虽然没有得到提前续约,但是大众监事会在成本削减、董事会人事任命方面都对迪斯做出了比较大的妥协。迪斯也将带着大众集团从一个传统的汽车公司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

    关键词7:特斯拉市值登顶

    从质疑泡沫严重,到眼见特斯拉股价一路高涨,超越行业巨头大众集团和丰田,在汽车圈市值登顶,不少汽车业人士的心情想必都很复杂。但无论是大众集团CEO迪斯对特斯拉的赞赏,还是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近日“炮轰”电动汽车,从中都可以看出,传统汽车企业已经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来自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及造车新势力的威胁。

    这种潮流的受益者不止是特斯拉,也惠及全球新能源汽车板块,尼古拉、菲斯克、洛兹敦、Canoo等多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谋划借壳上市,而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汽车股价上涨,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也借势成功在美股上市。虽然通用汽车与尼古拉的纠纷给这场资本的狂欢泼了一盆冷水,但智能化、电动化作为行业未来趋势并没有改变,依然是汽车业前行的方向。

    文:张冬梅 编辑:李沛洋 版式:蒙轩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