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小鹏P7上市在即,但真正的对手并非Model 3

    驭电头像驭电头像
    驭电2020-04-23

    “如7而智”,小鹏P7(图片|配置|询价)将于4月27日迎来上市。

    如果说之前小鹏G3是一份小考成绩单,那么P7上市绝对应该算做小鹏汽车的一次大考。

    从2014年初创开始,用5—6年的时间,小鹏汽车在绝对主创人何小鹏的带领下,完成了从平面手稿到立体呈现,再到量产上市的造车梦想。

    在业内人士都难以完全辨明的众多“造车新势力”群体中,能够量产出车的,其实不过十数家,其中能够量产中型级别以上轿车的,更是屈指可数。

    电动汽车制造领域,有一个不宣之秘:首款车型一般确定为SUV。

    原因是SUV车架高,有更大的空间来考虑电池的摆放,研发和设计要比轿车相对容易。加之,SUV车型一般理解为拿来“干活的”,而轿车是拿来“拉风的”,所以对整车工艺要求,轿车也要高于SUV。

    因此,量产中型轿车比量产中型SUV要难。

    小鹏P7,小鹏汽车的第二款车型,定位于中型高性能智能电动轿跑。并且以超长的续航能力,不俗的整车工艺,浓厚的运动基因,丰富的智能化配置著称,辅之以L3级别自动驾驶,完全有资格成为当下电动汽车“第一梯队成员”。

    从这个层面来看,小鹏汽车是值得尊重的。何小鹏也完成了一次从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到小鹏汽车创业导师的华丽转身。当然,这也为小鹏P7对标Model 3埋下了伏笔。

    3月,工信部官宣,小鹏P7 NEDC工况续航里程706公里。

    仅从续航里程是衡量电动汽车级别第一要素的角度来看,小鹏P7力压Model 3。

    同时,二者在售价区间上的还有部分重叠。

    由于上述两条重要元素的叠加,无论是小鹏汽车的主观暗示,还是媒体的客观引导,小鹏P7对标Model 3的新闻效应在逐渐放大。

    更何况,P7的电池确实系出名门,它来自于小鹏汽车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NCM811方形电池。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赋予了小鹏汽车一段专利保护期。在保护期内,P7的电池是唯一的。当大多人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停留在刚刚进入600+的概念中时,P7的700+的确有其说道之处,彼时风头无二。

    4月,Model 3长续航版(NEDC工况668公里)上市消息落地,Model 3丰富了其产品线,战斗力提升。

    668公里和706公里之间的续航差距,在NEDC工况之下,实际续航需要做一个冬季5到6折,夏季7到8折的折算,如果再加上车身负载,个人驾驶习惯等因素,差距已经可以小到忽略的程度。

    其实,当续航里程进入600+时代,在公用充电桩每年以成倍速度增长的趋势之下,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将得以淡化。

    电动汽车未来要比的是车机系统,实现人脑和汽车CPU之间的最佳关联度,还有整车工艺与品质,甚至换电技术,电动车的原生度等等。

    难道P7和Model 3还需要换一个维度继续比下去?对于临考的P7真的那么重要吗?在信息如此爆炸的时代,这些冰冷数据,最终需要消费者的热情来温暖,方可有存在的价值。

    如同面对一个足够努力的孩子,临考之前,真心不必再去强调哪一科是优势,哪一科是弱势,更不必去思考在它的身位之前,还有多少个强大对手的问题。

    所以,Model 3不必成为小鹏P7的对手。

    特斯拉不可能在电动造车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领先。但特斯拉是牛人马斯克带领着一帮科学家从最基础的数据做起,超过十年以上时间浸润的产物。一定有其独到性和先进性。从马斯克宣布特斯拉专利开放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特斯拉成为了现阶段行业的“老师”。

    有过车队行进的人都知道,跟车其实是最累的,远不如自己单独行车来得自在。目前Model 3还算头车,小鹏P7在后面。与其受累,不如坚定属于自己的行程,只要目的明确,最终都会碰面的。

    这真的不是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

    在目前国内,电动造车主机厂有传统派,本身就是传统汽车厂,比如上汽、长安等;有造车新势力这样的新生派,他们之前没有任何造车背景;还有特别派,既有别于传统派,也和新生派有明显不同,特斯拉是,比亚迪也应该是。

    每一派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传统派有价格优势,整车工艺和售后是长项;新生派没有历史的窠臼,灵活多变的销售模式,“舍我其谁”的投入精神,产品智能化程度高都是长项;特别派的特别就在于,一定有一项或者多项其它主机厂难以望其项背的技能“护身”,比如特斯拉有基于基础数据打造的高集成度的电子电气架构,比亚迪则有世界级的电池制造水准,以及电机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

    如此,如果刻意地去思考谁跟谁走,谁跟谁对标,其实都是舍长求短、自废武功的不智之举,殊途同归,反而才是正道。

    这也正是延续百年传统造车时代和电气化造车兴起的时代,造车思维最大的不同:前者需要对比和参照,后者需要个性化追求;前者需要紧瞄对手,两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改款换代,后者只需要在OTA架构下不断升级,完善自我。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小鹏P7力求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蛋糕太大了,谁都不能一口吃下。

    P7大考的成绩不以是否对Model 3的销量形成了冲击为参考。而是以客户对产品真实的反馈为依据,把实际销售数据与自己客观的预期比较,从而谋求到更有效的的产品研发、设计信息。

    “风物长宜放眼量”,小鹏P7真正的对手是最初设定的那个未来的自己。尽快战胜TA,超过TA。

    次阅读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