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押重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相关产业必将迎来利好

    汽车财经视野头像汽车财经视野头像
    汽车财经视野2020-04-10

    4月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规划咨询委员会主任万钢在北京主持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咨询委员会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参会并介绍《规划》编制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关情况。


    据报道,会议上万钢强调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做好工作:一是在市场结构调整中扩大产业规模和占比;二是在集成创新中提升产品性能质量;三是在开放竞争中实现降本增效;四是在乡村振兴中拓展市场应用。

    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积极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从措辞可以看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定位得以再次确认。

    同日,工信部放宽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准入。


    总结一下,这次的主要修改内容在于:

    (一)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

    (二)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

    (三)删除有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申请准入的过渡期临时条款。

    (四)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

    两个文件结合着看,可以发现这样几个要点:

    1、新能源汽车在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得以确认,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2、国家将对整个产业进行政策性倾斜;

    3、降低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产业的主体,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4、进一步开拓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未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指日可期。

    总结一下,就是要政策倾斜,创造好的进入环境和销售市场,但是不再对个别企业进行保护,而且整个产业要进入完全的竞争市场,不仅是国内竞争,也要进行国际竞争。

    这个政策出的恰是时候。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进入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受到疫情的严重打击,出现了惨不忍睹的局面。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仅有3.9万辆,到了2月份,更是下滑到1.4万辆,3月份大幅回升,但是也仅为5.6万辆,同比下滑了一半还多。

    落到具体车企上,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蔚来汽车今年第一季度,预计销量仅有3400-3600辆,而去年全年蔚来汽车的销量为2.5万辆。


    事实上,在政策扶助下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年简直是一地鸡毛。车财经以前的文章就此写过多次,大多数企业都是基于拿补贴出发,出了各种奇葩车型,甚至左手倒右手,大部分新能源车都进了自己的出行公司。有鉴于此,2019年7月针对车企的补贴开始退坡,未来将全部退出。


    温室中的花,必然经受不住外边的风雨。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催生出优质的企业。同样是在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却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销售业绩,全球销量8.8万辆,快赶上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之和了。

    从这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表述来看,高层充分认识到企业保护政策孕育不出好的企业,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整个产业,在企业层面放开竞争,通过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这样的思路有着成功的先例,比如苹果的IPHONE带来了整个国内手机行业的飞速发展。市场环境下,这也是最优的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推动下,相信和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材料、电池等行业都会有着长足的发展。但是,国内那些擅长讲故事的新能源车企,却将迎来真正的生死大考。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