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英瑞弃疗,美欧告急,全球车企防疫该抄抄中国“作业”了!

    智阅汽车头像智阅汽车头像
    智阅汽车2020-03-17




    随着新冠状病毒的持续发酵,意大利失守,疫情席卷欧洲,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已全部沦陷。

    而在全球层面,疫情已蔓延至90多个国家,确诊病例人数已超过了20万人,近4000人不幸病故,涨势之猛令人心惊胆战。

    然而,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却是不按常理出牌似的出乎意料,意大利超级跑车制造商兰博基尼宣布停产两周已是最常规的操作,英国则是直接官宣让60%人口感染,称可产生抗体,而瑞典更是直接向疫情缴械投降,不再抵抗。


    意大利放弃老年患者、法国人继续三五成群仿佛疫情不存在,而美国虽然拉响了疫情警报,但“天价账单”却是让新冠成了富贵病……总而言之,各国对待疫情的做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我们看到的却只有不战而退的懦弱,和蔑视生死的冷血。

    殊不知,面对这场疫情,中国人民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惨痛的教训,才为世界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而多国不作为的态度却是在让中国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事到如今,难道还不打算抄抄中国的抗疫“作业”吗?

    经验一:抗疫复工两手抓

    纵观国外面对疫情的态度,实际无非分为两种。一种诸如韩国现代,发现一名员工感染于是多家工厂就此停产。一种就如法国对疫情视而不见,不控制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对于大型传播源诸如公交系统,也不作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而不管是韩国这种全盘停摆还是法国这种若无其事均属于两个极端。反观中国,复工的集结号早已吹响,而各行各业在响应这一号召的同时,对于病毒的防控也一样做到了严丝合缝。


    以汽车产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截止3月11日,汽车行业的复工率为90.1%,整体复产率超过40%,员工返岗率77%。复工复产一个月后,零输入、零感染、零事故的成绩也无疑让人欣喜。

    一方面是加紧复工复产与时间赛跑,一方面是严防死守将疫情挡于工厂门外,为什么中国汽车产业可以做到鱼和熊掌都可兼得?这背后无疑是企业严格落实抗疫复工两手抓的战略举措。

    对于抗疫和复工这份“作业”车企们写得都很认真,在疫情爆发期间,众车企都在第一时间捐款捐物,加紧负压救护车的生产下线,有的还转战生产口罩,尽己所能助抗疫地区一臂之力。

    在复工复产之后,车企对于疫情的防控也做到了百分之百的严格。无论是从消毒、餐盒配送、班车等全方位进行防疫工作,还是设立防疫领导小组,对于入厂人员进行严格的把控,均尽全力从各方面切断疫情爆发的源头,皆可看出企业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度。


    而从经济层面来说,此次疫情所造成的诸多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企业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把损失降到最低”是被不断提及的重点,防控复工两手抓,一旦条件允许就要加大马力密集行动,把时间抢回来,把疫情对经营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就如美国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疫情下的中国:无论面对怎样的疫情形势,中国都没有因为恐惧而无所作为。

    经验二:把防疫落实到细节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疫情面前也是如此。

    在疫情期间,除了外地返程人员自觉在家隔离14天,社区负责人挨个上门排查的硬性标准,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细微之处。


    比如,公共场合的一米等候线随处可见,二维码成为了最方便的购物、咨询等途径。

    对于像电梯这样封闭且公共的空间,为了防止人们直接用手触碰电梯按钮,各小区个公司商场也是花样百出,牙签、餐巾纸、保鲜膜,有的甚至直接推出了乘梯小程序,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可以看出整个社会对于疫情防控的重视。

    此外,疫情之下的食堂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人一桌一椅,相隔一米分开吃饭,禁止交头接耳。有人笑称:“一进食堂以为到了高考现场。”


    对于员工、学生宿舍,体温测量、例行巡检、外来人员拦截也成为了每日必做且严格执行的工作,而宿舍人员也从多人改为两人一间,切实构筑疫情“隔离墙”。

    这样落实于细节的小事还有很多,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才能做到一边有条不紊地进行复工复产,一边零感染率且治愈率上升。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人民可以说是付诸了巨大的努力,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高效调动如此多的人力和医疗资源,也鲜少能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人这般听话明事理。


    当国外还有人因为戴口罩而被嘲笑的时候,中国人对于自身的防控却是整齐一致的自觉。

    当意大利疫情防控全面失守,有华人却选择留在原地,理由是“不想给祖国添麻烦”,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骨子里的家国情怀,造就了中国人注定是这场抗疫之战里的胜利者。

    而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不止讲究细节,更讲求精益求精。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的通气会上提出建议,万人大厂要重视防疫工作,他建议富士康对员工进行双重监测,即核酸检测和IgM抗体快检。


    钟南山称,大企业一旦爆发疫情,将对复工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为了不让疫情反复,对万人大厂的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和IgM抗体快检是极为必要的。

    之所以如此建议,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形态非常小,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根本无法见到,只有通过检测病人体内的病毒核酸,方可判断病人体内是否存在病毒。

    目前,富士康已对员工展开地毯式的双检排查,而核酸检测还进入了一些工地,对工人进行免费的检查,或许在这之后将有更多的企业开始对复工员工进行双核检测,全面排查以安员工之心,保障生产的持续进行。

    总而言之,对于疫情,中国从政府到普通人民,都在尽己所能有所作为,而不是充耳不闻或逃避。

    经验三:上下游协同作战

    疫情爆发所带来的延迟复工给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所带来的冲击是显然易见的。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中国汽车产业对于全球汽车产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额超过600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在华子公司对外出口占40%。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疫情爆发最为严重的武汉拥有数十家整车制造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更是超过百家,博世、法雷奥、采埃孚等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前20强中,就有半数均落户于武汉。

    其中,有许多汽车公司的底盘部件都是湖北地区独家供应的,因而在短时间内难寻替代,于是我们看到停产就成为了一些汽车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而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也有车企选择以更换中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来维持工厂的正常生产,以达到自救的目的,比如现代,但是停工的事实上似乎又证明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其地位确实难以取代。

    但停工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中国车企告诉世人:非也。


    比如,一汽-大众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温州长江,因受疫情影响导致在职员工中有湖北籍400多人无法返回外,一线员工到岗率不足30%,产能只恢复到25%。

    对此,一汽-大众迅速组建起一汽-大众支援温州长江领导工作组。当决定由距离温州最近的佛山分公司承接任务后,当地员工争先报名,仅用24小时,由156名技术“空降兵”组成的支援突击队便集结完毕,并于2月29日飞赴温州,助力供应商伙伴复工复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汽,当旗下的北京现代面临重庆工厂部分员工因疫情而不能及时返回,导致复工过程人员紧张的情况时,当下就从北京、沧州工厂选拔170名员工组成“双线战役”突击队,分两批包机赶赴重庆,临时支援重庆工厂。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不论是一汽-大众飞赴温州,还是北京现代驰援重庆,或许就是车企上下游协同作战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中国车企也以行动告诉世界,面对疫情肆虐,只有停工这一条路可走吗?不,是直面,与战斗。

    不论是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发布疫情信息,还是尽全力做好抗疫防疫工作并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中国均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和担当。

    从钟南山团队发布的论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科学测算,如果“封城”等强制举措推迟5天实施,中国大陆的疫情规模将会扩大三倍。


    论文显示,如果将干预措施的实施推迟5天,传播系数将会大得多,因为每天与感染者接触的平均人数会增加,病例数将呈现指数增长,在2020年3月4日达到顶峰,预计为173372例。根据模型预测,4月底,整体传播规模将达到351874例。如果这些干预措施比原来提前5天实施,则全国病例总数将为40991例。

    可见,中国竭尽全力所打的这场的抗疫防疫之战,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胜利,也更是为了世界的胜利。

    疫情面前,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当疫情席卷全球,如果多国政府仍旧不愿意从美梦中醒来,将新冠状病毒视为全民第一公敌,并全力以赴进行抗争,那么人类的失败近乎也已是注定。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之下,逃避,是对所有的抗争者们最大的不公。

    次阅读
    3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