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跟随别克寰行中国:从秦到清,桂黔的“水”到底有多“绝”?

    嘴角上扬88头像嘴角上扬88头像
    嘴角上扬882020-02-11


    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


    泱泱华夏结束了长达500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秦王政终于站在权力的巅峰,以皇帝之姿,俯瞰整座神州大地。


    图片来源:设计原


    然而已是中原共主的秦始皇,却仍有夙愿未了,他不仅统一中原,还要继续开疆扩土,征服岭南百越,实现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


    于是两年以后,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调集五十万大军,遣国尉屠睢领兵,分五军南下,征伐百越。


    图片来源:搜狐历史


    其中一军,分十万,进攻“西瓯(今广西桂江一带)”,岂料途径之处,遍布群山峻岭,形如天险,当地百姓依托地势,与秦军鏖战三年,终将十万大军阻隔于外,三年不得入内。


    图片来源:搜狐历史


    西瓯四面环山,隘道狭窄,可谓易守难攻,所以秦军久攻而不入,索性在湘南地区的漓江上游驻扎,坚守交通咽喉,与百越人陷入了旷日持久的胶着态势。


    《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外纪之属·赤雅卷一》:秦始皇发卒戍五岭……兵勒湘南,握其咽喉,临溶、漓二水之间。

    译文:秦始皇发兵征战五岭……一军镇守湘南,扼住交通咽喉,驻扎于溶江与漓江之间。注:溶水为漓江支流,在漓江上游处。


    又逢后方山路难行,军粮无以为继,眼看大军日久僵持,秦始皇便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为解决粮草问题,监御史禄征调军士与农夫,共十万人,于兴安地界的湘江与漓江之间开凿水渠,以此连通航运。


    秦凿渠示意图/图片来源:历史春秋网


    渠修五年乃成(公元前214),一艘艘粮船顺江而下,直抵湘桂,十万大军如鱼得水,终于冲破天险,一路势若破竹,攻占岭南。


    而这条渠,因秦朝始修,便命名为“秦凿渠”。


    后经汉,乃至唐宋多朝修筑改建,最终改称为“灵渠”,遂沿用至今。


    图片来源:历史春秋网


    两千多年来,灵渠作为中原文明传入岭南之地的运河航道,使原本殊途的湘江与漓江合流,成为千年来孕育民族之灵的湘漓走廊,更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实现了南北航运,形成气象万千的通航格局。


    今天,我们便跟随“别克·寰行中国”车队,由桂林沿漓江而上,驶入兴安县,寻访通航千年的古运河——灵渠



    援引“中国灵渠网”披露的资料,灵渠全长约为37公里,分为南渠和北渠,二者之中,南渠最长,达33.15公里,分四段,大部分皆为喀斯特地貌,遍布两岸的石灰岩,经过亿万年岁月的风化浸蚀,形成了一种“千峰抱水”的独特景观,水的流蚀作用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南渠多达70%的喀斯特地貌,都是由水造就而成。


    图片来源:美篇网


    再说起予人而言最重要的通航作用,南渠实际上利用的仅是天然河道,大部分渠道仍保持自然原始的状态,人工开凿的部分只有不到5公里,反观北渠,虽然长度仅有4公里,但修凿之初,监御史“禄”经过反复考察与论证,集结军士与当地农夫,共调用近十万人力,凿开原本平坦却坚硬的泥地,挖出一条宽阔运河,也正是这条绵延仅4公里的人造运河,却一举连通了湘江与漓江之间的航道,尤其是在隋朝时期开通京杭大运河后,位于云南与广东地区的船只沿灵渠北上,驶入京杭运河,更可直达北京,航道之便捷,由此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历史春秋网


    灵渠虽名为“渠”,但本质上还是运河,正是这条运河,在秦朝时,将原本相隔甚远的漓江水系与湘江水系互相连结,使湘南地区的军粮得以通过水渠横跨入漓江,而坚守漓江要道的秦军,自然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军粮补给,与此同时,秦始皇通过灵渠又将更多的兵马调入西瓯地区,百越人很快便被势不可挡的秦军所击败。


    此次战役,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瓯之战”,此战过后,不仅宣告秦国入主岭南,也宣告着中原文明随灵渠凿通而融入,百越人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因为秦人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与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所以“水”的作用,在灵渠的身上体现出三层深刻含义:

    一是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历史上首个大一统政权,带来莫大助益。

    二是凭借灵渠连通江水,发挥出的航道效益,更为先进的生产知识与技术得以进入岭南,使百越人从相对原始的生存状态,摆脱了蛮荒与闭塞,逐渐步入了农业文明。


    青铜器:“孱陵”铭铜矛(左)年代:秦/“布七斤”铭环耳筒形铜钟(右)年代:汉

    图片来源:广西博物馆官网:《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


    三是在第二点的基础上,大量的部落氏族,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辐射,被中华文明所同化。可以说灵渠的修建,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文化相互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东方网


    回望过去,灵渠自古而今的多次修造,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发展史,船只即使逆流而上,也能凭借灵渠内精妙的航道设计,从而翻山越岭,驶向此前陆路交通想都不敢想的险阻地带,南北文化因而荟萃。



    如今我们来到灵渠,会看到游人如织,竹筏往复的热闹景象,也可享受顺着江水乘筏漂流,欣赏沿岸喀斯特地貌所造就的自然奇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化覆盖了古老运河的昔日威严,曾经贯通南北的航道,逐渐变成了人们慕名而来的旅游胜地,但如果顺着灵渠盘山而上,驶入融水县,我们就会看到都柳江水系所孕育的不同风貌。



    纵观广阔的广西地区,地理环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水资源十分充沛,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河流,几乎遍布山涧与峻岭之中,或者说,也正是这些充沛的水源,对可溶性岩石起到了溶蚀性作用,才创造出如今壁屻万丈的震撼奇观。


    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


    而在此奇观下生长繁衍的苗族,更与水有着长达千年的不解之缘。


    追溯苗族的历史起源,可谓无比悠久。传说早在大禹时期,苗族部落便沿长江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繁衍生息,后由于自然灾害与时局影响,苗族持续沿长江往南不断迁徙,经过清江流域和洞庭湖水系,其中的一小部分苗族后人,最终迁徙至位于都柳江流域的融水县定居,逐步建立起与水有关的密切文化。


    这种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地理条件来说,由于喀斯特地貌中水溶蚀岩石形成众多峭壁悬崖,平原相对较少,所以苗族大多数情况下会沿较为低矮的平地定居,日常农作时要想灌溉,苗族会用手工雕刻的木渠,将临近的水直接引至田中,但这是考虑到水与田之间距离较短,单条木渠则可实现灌溉,如若距离较长,比如田与水之间相隔悬崖或峭壁,苗族就会搭建起“枧”,将木渠隔空架起,支撑一条又一条的渠道,将井水引至相隔较远的农田之中。


    木枧示意图,枧:同“笕”,意为引水的长竹管


    第二,从文化层面来讲,苗族风俗的起源,也同样深受水的影响,比如融水县的雨卜苗寨,至今仍保留着沿袭古代的水鼓舞,每到年中六月,苗族人民便会将鼓架设于水面上,于鼓面起舞,以此祭祀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赞扬苗族世世代代传承的劳动精神;再如每年二月二举办的传统龙舟大赛,赛事的全部环节,几乎都是从水中完成,如“龙舟起水仪式,龙舟夺标”等,每一个赛事项目都离不开水的参与。


    图片来源:新华网


    水在这里的形态,不仅是缔造者,更是参与者,千百年来与苗族文化相生相伴,且每当苗族家庭有女孩儿诞生,父母都会为女儿起一个与水有关的苗族乳名,用苗语书写,寄托女儿能如水般澄澈,柔情。



    总而言之,水在此处有着与众不同的两层含义,一是造就了震撼人心的喀斯特地貌,二是缔造出亲水而生的苗族文化,二者共同组成了当地的独特风貌。反言之,这种兼具地质与人文特点的核心来源,正是水。


    水,是创造一切的核心。


    而当我们走进荔波小七孔的深邃幽谷,水与喀斯特地貌的共生关系,更加毫无保留的集中展现。



    小七孔的奇妙之处在于,短短的十公里深邃幽谷,包容了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貌与流水组成的自然奇观,诸如喀斯特峰丛、水上森林、溶洞等,在小七孔内随处可见,除此之外,还有“鸳鸯湖原始森林”,“悬崖飞瀑”等独特奇景,水流淌其间,以一种绵柔却无比生动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塑造小七孔的自然风韵,抬头可见弯弯扭扭的水流,沿着数百尺高的台阶徐徐垂落,挥洒而下,为茂密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使粗壮的藤蔓由水中攀附向上,与周遭坚硬的岩石紧紧相拥,最终形成水与喀斯特地貌交融共生的自然大观。



    水,勾画出小七孔的一切,它就像大自然那支最为精妙的画笔,描摹着森林的青绿,瀑布的银白,岩石的冷峻,所有的色彩,在小七孔内凝聚成一幅视觉冲击强烈的画作,而在历史的书卷中,古人也曾在小七孔留下过点睛一笔。


    这还要从小七孔的名字由来说起,清道光十五年,那时的荔波,便是贵州通往广西南丹的交通要道,乘车渡船,皆由荔波内的河流通达四方,而为了便于上游的行人过河,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麻石条在较窄的上游处砌成一座石桥,因桥有七孔,遂命名为“七孔桥”,但在两公里之外,另有一座比之更大的七孔桥,所以为了区分二者,此桥也被称之为“小七孔桥”,景区之名亦源于此。


    而在2007年6月27日召开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荔波的“喀斯特森林”与“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塔状喀斯特”,以及“重庆武隆的天生桥、地缝、天洞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贵州第一个,乃至中国第六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当然,来到小七孔,绝少不了“喀斯特地貌”最有特色的景观:溶洞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溶洞的形成与水密不可分,大量的可溶性岩石,经过水的溶蚀作用,从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绝景观,这也是贵州广西等地区,最广为人知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之一。



    流连于光怪陆离的溶洞之内,会直观感受到水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像江河湖海般汹涌澎湃,点点滴滴,以百年千年为期只生长几毫米,每根石柱都是岁月洗练的痕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员吉姆·桑塞尔,曾经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组的评估专家,来到过贵州,并在荔波浏览小七孔风景区时,发表过如下感慨:

    如果‘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喀斯特头顶上的一顶皇冠,那荔波则是皇冠上最为璀璨的绿宝石。

    (资料来源:《当代贵州》杂志2010年5月上·第09期)


    两百年来,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此地繁衍生息,为小七孔本就美奂绝伦的风景,又增添了许多缤纷的人文色彩。



    如果小七孔自然风景区,是喀斯特地貌中极为罕见的一类,那么三都水乡,即为同一种地貌特征的延续。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的东南部边缘,总的地势是自北向南倾斜,由于纬度位置偏南,降水十分充沛,河流的水量丰富,导致对周边岩石与山体的流动性切割,溶蚀、侵蚀等作用更为强烈,为典型的喀斯特溶蚀丘陵地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对于当地依水而生的古老民族“水族”而言,与众不同的喀斯特地貌特征,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他们的文化与生活。这种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水族的文化血脉中充斥着“水”的元素,比如古老的“水书”。


    水书 ,即水语“le-sui(泐睢)”的意译,通俗来说,水书有着两层含义,一是特指“水族中由‘水书先生’世代相传的象形文字”,二是“用水族古老象形文字编著的有关水族文化信仰的典籍”,所以“水书”二字,既是代表了水族的文字,也代表着水族的典籍,可谓二者的通称。


    水族人创造了水族象形文字,将族中的习俗,礼仪,文化、宗教等信息,记载到书籍之中,这类书籍便被称为“水书”。


    图片来源:《人文与科技》期刊·第三辑


    因此后世的水族人民每逢祭祀,或添丁嫁娶,以及举办各类民俗活动,都会遵照“水书”中的祖训进行,可以说“水书”奠定了水族的信仰与习俗的基础,由此延伸出的水族文化,成为了水族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最大特征,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等方面,均依托这些古老的文化习俗传续至今。



    而随水而来的,还有生态环境的考验。随着时间推移,丰沛的雨水和大量的河水对周围的岩石与泥土不断侵蚀,如果不加以有效的人力控制,很可能会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生存环境,使宜居度大大降低,所以如何避免生存环境恶化,让水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继续传承,是需要通过各方努力尽快解决的问题。



    这一实例表明,喀斯特地貌的风景固然震撼人心,但也隐藏着莫大的风险,“水生万象”的含义,再一次从不同层面被验证,所谓“万象”,即天地万物,有好,自然就有坏,毕竟事物的好坏与正反,都是相对而言,所以水能造就出三都水族自治县奇特的喀斯特景观,同时与之共生的风险也同样不容忽视。这个视角也为这趟2019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传播文化或许怀揣与有荣焉的使命感,但在这条砥砺前行的道路上,我们也会时常见到文化脆弱的一面,有的文化之所以能传承千百年,靠的是每一代人的信仰与坚定守护,时间跨度如此之长,中途必然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坎坷,因此每一种传承至今的文化,在历史的沧海桑田中,都是克服了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才呈现给了今天的大千世界。



    而这种充满变数与未知的传承,更值得我们尊重,也使文化的传播更有意义,我们追寻着前人的足迹,去发掘那些鲜为人知,甚至面临危险的文化与古迹,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它们的现状,发自内心的去保护,爱护,使它能在历史的长河中,尽量走的够远,这也正是“别克·寰行中国”文化之旅的价值所在。



    水的流动,孕生了万物,也流逝了一切。

    时间已经告诉我们答案,没有什么物质,能够真正永恒。

    但在水中应运而生的文化,却日复一日以坚强的姿态,去对抗时间的流逝。

    这或许正是水的奇妙,亦是文化的力量。



    点击观寰行中国第二程线路视频


    上一站,我们跟随“别克·寰行中国”车队去了“南海一号”,探索了“海上丝绸之路”。


    点击阅读《跟随别克寰行中国:广东广西的“水”里藏了多少历史之谜?》


    下一站,我们将去往位于贵州铜仁的云舍村,感受大自然静美的一面,再去到芙蓉镇的酉水画廊,体验洞庭泛舟,感受与水相融的人文魅力。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